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韵】我步履艰难的朋友——《大众电影》(评论)

编辑推荐 【清韵】我步履艰难的朋友——《大众电影》(评论)


作者:老榆树 童生,9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94发表时间:2017-05-11 14:21:18

我曾有一句始终没有传向社会的“名言”是:热爱生活的人一般都热爱文学艺术,而最容易让大众热爱的文艺形式则首推电影。至于今天比较普及的电视,那是忙碌的人们饿了时垫垫肚子的“方便面”。
   我爱生活,我爱文艺,我尤其爱看电影,始终关心着中国的电影事业。《大众电影》四十五年来,忠实而艰难地记录了中国电影事业起伏兴衰的变化情况,及时向大众提供新闻(如拍摄动态、影人行踪),普及电影知识(如各种讲座),扩大了读者的电影视野(如世界影坛、台港之页),提高了人们的欣赏水平(如各类评论),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如拍摄散记、名星生活)等等。我同《大众电影》结缘已三十多年,获益是巨大的。我从《大众电影》里随时看到了中国电影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编辑们要贯彻自己的编辑意图,要努力创造理想的热闹气氛,更要反映来自上下左右的声音,近几年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多不容易呵!作为三十多年的老读者,我有条件回忆一下《大众电影》的风雨历程。
   六十年代《大众电影》掀起过因常用女演员做封面和七十年代用接吻镜头作封底引起的风波,八十年代编辑们呼唤过自由讨论,电影也跟着出现了繁荣景象。随着电影题材和样式的多样化,大讨论以至大辩论接连不断,如关于爱情描写的讨论,关于《潜网》和《红高梁》的讨论,关于《失踪的女中学生》该不该拍、能不能放的讨论,还有上座率、娱乐性问题的讨论,进而发展到“怎样表现性爱、能否展示裸体”的讨论。各种呼吁、疑问以至质问更是不断:中国需要明星制(88年9期)、中国电影面临危机吗(88年12期)、观众向电影要什么(89年10期)、谁在看电影(90年10期)、何必要打进好来坞(92年2期)、为何不可打进好来坞(92年6期);最后是哀叹:上帝呵,你到底要看什么(93年11期)。
   人类的文化是相通的,共有的。中国的电影是世界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电影需要讨论的问题还很多,如为什么好片出世难,劣片通过快?为什么在国外获奖的电影在国内受到冷淡?为什么远离现实的古装片、历史片(这两个概念有交叉)和无聊的打斗片那么多而反映现实生活的好片却少得可怜?为什么中国的电影“分级”那么难?为什么外国人把幻想的电影拍得像真的一样而中国人却把真生活拍得假、俗、浅?叫座的电影一定得是高投入、大制作吗?……
   按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已经讨论和将来可能会讨论的问题,似乎都特别值得讨论,尽管用今天的眼光看过去讨论过的问题是那么幼稚可笑,但当时参加讨论的各方的态度是非常真诚、认真而让人感动的。可是,讨论到今天的结果如何呢?除了评委和远离家乡的民工,人们很少看电影了。我想问问明白人:电影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也讨论这些问题吗?或者问,他们对电影都讨论些什么问题?讨论的结果又如何?我更想问的是:中国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需要讨论?不讨论又会怎么样?
   回忆几十年来对各种问题的讨论,我眼前浮现出的是在网中跳动的鱼,你挤我,我压你,最后的结果是鱼(电影)离开了水(生活和观众)。
   中国电影和反映电影动态的《大众电影》等杂志,今天面临的形势是:热爱生活的人都在想办法捞钱,累了就拿通俗、平庸的文艺作品来消遣(不是欣赏文艺,更不是研究文艺和关于文艺的学问),最不感兴趣的是进电影院,偶然进去又后悔自己白搭了时间。
   中国电影呵,我的所爱,我的所恋,不知何时才有坦途展现在你的面前?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呵,你的电影事业本该走在世界电影的前沿!但愿像《武训传》那样三十年后才正名、像《原野》那样七年后才公映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于一九九四年。《大众电影》给了纪念品,但没有用此稿
  

共 14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本《大众电影》杂志,引发一场对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大讨论。我国电影事业的前景在哪里?前途在何处?我国电影事业的未来之路又该何去何从?这值得人们费解和深思。如此为我国电影事业发展默默作贡献的《大众电影》杂志,现如今人们又是如何对待它的呢?换来的结局却是不被人们看好。原因何在?终归是人们的思想问题。追求大片,却发行不了好片;想进入好莱坞,却在好莱坞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不被人看好。回过头来一看,生活中的生活剧情片难道真没有脱离现实生活的古装武打片或战争片好吗?显然不是!拍得好,一切片子的好除需高超的拍摄和剪接技术外,更需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文化内涵。此文在开头便说道:“热爱生活的人,一般热爱文学艺术,而最容易让大众热爱的文艺形式则首推电影。”我们可否把这句话理解成,是人们的思想问题和文化观念出了问题,发生了错位?换而言之,编导慕名、专拍大片,剧作家专翻新武侠与战争作品,而不注重于现实生活创作文学?电影编导有错,文学大师创作也有错,自然追星族们仍有错。至于最终会不会归根于文学创者没有创作好作品,那结果的下文就不可而知了。此篇评论,观点明确,说理有据,结构严谨,论述充分,用语精准,贬时针弊、针针见血。其内容寓意,更引人深思。拜读欣赏了老师的作品,倾情力荐佳作,敬请品评。感谢老榆树老师赐玉清韵,祝写作愉快!【编辑:饶航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饶航线        2017-05-11 14:23:48
  如有理解不到位或编辑欠妥的地方,还望老师海涵。感谢老师赐玉清韵,祝老师写作快乐!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文学,是我的江山。收江山是自己的事儿,爱文学也是自己的事儿! -----饶航线
2 楼        文友:海域听风        2017-05-12 12:11:27
  看到最后一句话,我笑了。《大众电影》可有阵子看不到了,不过我还是很有印象的,有点印象的是封面,里面的内容全不知道,看到榆树老先生记忆的如此详细,十分佩服,祝老先生身体健康。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