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济南“二安”

编辑推荐 济南“二安”


作者:江雨 布衣,48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10发表时间:2017-05-13 08:48:41

采千百枝坚韧且柔美的垂杨,编结成好看花缆,能不能系住你的小兰舟?掬千百觯纯正且甘甜的泉水,酿造成上佳琼浆,能不能洗去你的英雄泪?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仕多。”大唐诗界巨匠杜甫与李北海在济南历下亭畅论济南名仕时,可曾想到?后世有过一朝沦落的南宋,而南宋的此地,前后曾出过济南“二安”。“二安”是两个人:男子辛弃疾,号稼轩,字幼安,济南历城人;女子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皆为词中大者。二者虽皆称作“安”,却都身逢乱世,于沦丧中,一生皆未得到安宁。
   闲来时,会对此“二安”的模样作番遐想。遐想中当是:“楼中清照,冷清独上兰舟;帐里弃疾,怅叹交游零落。”的模样。是啊,在那个软弱偏安且汉奸当道的朝代,人杰中的济南“二安”,如何能不凋零落寞?
   是谁?曾说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又是谁?曾说过“梧桐最嫌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难不成皆逃不过一个悲怆、苍凉和无奈的命运吗?是的!没有国,哪有家?何况个人命运,国家尚在沦陷亡国之中,“二安”的命运又岂能安生安逸?
   当千佛山的袅袅禅烟映进鳞鳞波光大明湖,趵突泉激昂的涌动仍訇然未歇,它们可曾消解“二安”的悲怆?当历下亭的清风吹过曲水流觞街头,齐烟九点的泛青含黛依旧生辉,它们又能抚慰多少“二安”的苍凉?当一脉大河雄姿,万顷岱岳霸气以及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城统统都收入眼底,又可否能使“二安”的无奈心绪,稍微叹出一口气来?
   呜呼:帘卷西风,又上心头。栏杆拍遍,都无人会;眼见青山妩媚,入心却红耦香残。分明香车宝马,回眸是灯火阑姗;鸥鹭一滩,惊起处又添段新愁。美芹十论,题罢时恰逢断鸿声里。
   人这一生,就是个命,生在亡国乱世,任你再能,也是个亡国奴,亡国之下,或当汉奸,争得一时苟安;或默默不闻,忍辱偷生地命如草介。当然,或许更该走第三条路,即心里得有个信,这信不是道佛或上帝的那种,得是实实在在有用且信得过的,并为之奋斗。有了她,活着时把命交与她,死了随她去,不然会苦会痛.
   其实,苦和痛等,不管心中有信无信,都会存在。不同的是有信与无信的苦痛是不同的。长征时苦不苦?痛不痛?抗美援朝时苦不苦?痛不痛?还有扎紧裤带搞两弹一星苦不苦?痛不痛?心中有信,且愿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命都不要了,苦痛算什么?有意义,有价值,心里畅亮。
   然而,料想在幼安、易安的心里,大约是没有东西可信罢?在那个软弱偏安且汉奸当道的朝代。
   人生在世,除了信,还应有爱恨。
   有人爱,死了也心安。有人爱死了风花雪月;也有人爱死了花天酒地跟权倾朝野;但也更有人爱死了优国忧民跟壮怀激烈。而且,有多爱壮怀激烈,就有多恨醉生梦死跟软弱无能。千百年来,我们一直这样走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我们渴望安逸,却偏偏战乱时多;我们热衷过日子,可别人往往并不与我们一样的想,总来烧杀抢夺;我们软弱和坚强过,可我们扬弃了软弱之后,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不间断的坚强?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就是济南,她无疑是座地貌与人文皆都美丽且安逸的城市,辛幼安、李易安从这里走来又走过,走过时,留下豪放、婉约的词句跟更多的悲怆、苍凉和无奈。
   我们不要悲怆、苍凉和无奈,我们要不间断的强大。
   悲哉!壮哉:冰清玉瘦李清照,啼血杜鹃辛弃疾。
   (公元1140年5月28日1155年5月12日分别是辛弃疾、李清照的逝世日,谨以此文聊慰记念。)

共 13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的确,李清照和辛弃疾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最软弱的时代之一,赵宋朝廷在外交和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和政治上腐败,还有汉奸当道,使得国家的半壁江山沦陷,而国难当头的时候,也是李清照和辛弃疾最为苦闷的时候,因此他们才会留下用血泪写就的诗词,而如今,当我国不再软弱的时候,人们心里是不是也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安乐呢?【编辑:铁血胡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17-05-13 08:54:34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诗词是永恒的,因为悲壮,因为苍凉。
铁血胡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