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杨修恃才放旷命休矣(微电影)
故事导读:三国时的才子杨修是曹操的主簿,是一位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无论从命理或者他的聪慧来看,他都应飞黄腾达,但是实际上他最终还是被曹操斩了头,“恃才放旷”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
人物概要:
杨修: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杨修学问渊博,极聪慧,任丞相府主簿。
程昱: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丕: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汉代富家公子装,要装戴佩剑)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独眼龙武将形象)
【第一幕】
日,外,花园
开场镜头:空镜,移拍花园近景,连切几个镜头,镜头最后从花园的门拉出。
夏侯惇:“孟德,你命人修建的花园已经建好了,我们去瞧瞧。”
曹操点点头,站起身来,侍从在前带路。
过渡镜头:曹操在花园里观赏植物,不置褒贬,脸上只端着怡然自得的面容。
曹操走经门旁:“来人,纸笔奉上!”
侍从拿来纸笔,只见曹操在白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活”字。
夏侯惇一看,迟疑:“活?孟德……这是何意?”
曹操举手悬上:“来人,把这个字贴到门上!”
侍从依言照做,众人却都不明其意。
(切镜)
一群臣子围在门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奇怪曹丞相为何会在门上贴这么一个“活”字。
这时,杨修走过来,一把将那“活”字撕下。
(镜头对准“活”字,杨修的手伸入镜头,把字撕下)
程昱上前阻道:“啊呀,使不得呐,那是曹丞相贴上去的,你摘了下来,岂不是冒犯了丞相?”
杨修一脸得意:“你可知曹丞相为何要在门上贴这个‘活’字么?”
程昱半作思虑,摇摇头:“臣下不知……”
杨修:“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门阔耳。”
程昱一疑:“当真如此?”
杨修笑道:“不信?哈哈……走着瞧罢!”随即叫来工匠,“来人,再筑围墙,改造妥当,把这门改小些,此次定让丞相大人满意!”
工匠听命,纷纷运作起来。
(切镜)
曹操次日再来到花园,看到门果然变小了,心里大是满意。
(侧拍曹操上半身,曹操看着门,点头大悦)
曹操笑问:“是谁猜知了孤心里的用意?”
程昱躬身:“回丞相大人,是杨修!”
曹操听后一愣,想必内心忌讳此人,脸上却转微笑:“杨修,杨修……很好!若能多几个像他那样的臣子,孤何愁这道门不够宽呐?”
(曹操此寓是指杨修不知收敛,有多宽放多宽,恃才放旷)
结束镜头:众人对曹操赞扬杨修的话都摸不着头脑,端的一脸茫然。
【第二幕】
日,内,营帐
开场镜头:曹操坐在营帐内看书,程昱和夏侯惇站在两旁,忽然有塞北密使入帐求见。
呈现画面:塞北密使走入营帐,双手托着一盒酥饼,呈递给曹操。
夏侯惇下去接了酥饼,见塞北密使退出营帐,便将酥饼给了曹操。
曹操大喜(看了看):“这是什么?”
夏侯惇:“似乎是塞北特产的酥饼……”
曹操点头,却不说话,只拿起笔,在盒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就放在了案头上。
曹操随即捂着肚子:“唷唷唷……孤肚子不舒服,得去趟茅厕……”
众人又是不解,曹丞相何故会动不动就写字,写完当即又上了茅厕,还当真猜不透他的用意。
这时杨修刚好走入,众人好似遇到救星一般。
杨修走到案头,看见了那盒酥饼:“这是什么?一合酥?”
杨修二话不说,指着那盒酥饼,大声吐出一个字:“吃!”
(低机位仰拍,正拍杨修,杨修对着镜头一指)
杨修这么一说,其余二人毫不客气,当即打开盒子,拿起酥饼吃了起来。
(多拍几个吃酥饼的镜头,务必表现出狼吞虎咽的食相)
呈现画面:三人大口吃光了酥饼,将嘴巴擦干净。
程昱(极是享受):“这酥饼实在太好吃了,我还想再吃一块!”
夏侯惇(表现出忧虑之色):“这酥饼是塞北密使送给孟德的,我们就这么吃光了,你说他会不会责怪我们?”
杨修:“哎呀,你们也忒不聪明了,看看这盒上的字,丞相的意思,分明就是一人一口酥嘛!”
(镜头特写空盒子,杨修伸手入镜,把空盒子重新盖上,用手指着那三个大字,一一为他们分解道明)
程昱(大悟):“哦……原来丞相见我们劳苦功高,是要犒劳大家!”
夏侯惇(猛然震醒):“对呀!我怎没想到这一层?还是杨老弟高明!”
曹操忽然走入营帐,懒腰一伸,笑道:“上完茅厕当真舒服,接下来就该享受美味了!”(镜头独拍曹操一人)
曹操走到桌案前一看,只见是个空盒,愣道:“啊!为何会这样?”
(特写曹操吃惊的表情,曹操一定要表现出东西为什么会突然不见的神情)
杨修笑答:“丞相您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又岂敢违背您的命令呢?”
结束镜头:曹操大笑,众人也跟着大笑。
【第三幕】
日,内,曹操房内
呈现画面:曹操身穿白色睡衣,拿起将剑,只留下走向黑暗的背影,他不断地挥剑杀人,被他砍中的人都应声倒地。
画外音:“孤在梦里好杀人,孤睡觉时,汝等都不要靠近孤。”
过渡镜头:曹操故意把被褥蹬落在地,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当即跳起来拨剑杀了这个违抗命令的侍从,然后又上床装作继续睡觉。
(切镜)
数缕阳光透入窗户,映在人脸上,那人仿佛有了知觉。曹操躺在床上,忽然惊醒,冒出冷汗,痴怔了半晌。
曹操的床边是一个死去的侍卫,脸上染满了血迹,死状可怖。
曹操大叫:“来人!”
夏侯惇领着一批侍从赶入曹操房内。
曹操大怒,追问道:“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杀了孤的侍卫?”
夏侯惇跪道:“这个侍卫在你熟睡之时走近,他是被孟德你误杀的……”(语速一定要足够慢,并且说得心里有点慌)
曹操“啊”了一声,装哭:“孤当真糊涂,错杀爱将,你们去将他厚葬了罢!”(不要哭得太夸张)
结束镜头:夏侯惇和众侍卫将死尸抬出房外,曹操仍在悲泣。
【第四幕】
日,外,曹府一隅
程昱(表现惊慌):“啊呀,杨修大人,丞相最近在梦里错杀了好些人了,你说他下一个杀的会不会是我们?”
杨修:“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我们在梦中,我们都会成为他梦中想杀的人!”
程昱大惊:“啊!”
杨修:“因为丞相担心有人会暗杀他,他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将走近他床边的人杀掉,丞相从头到尾都在装懵,我们才误以为他在梦中杀人。”
结束镜头:曹操躲在角落里,听到了杨修的话,眼中闪露出了杀意,轻嗔了一句:“这个杨修,总是三番四次把我心里的事抖出来,若再留此人,他日必成大患。”
【第五幕】
日,外,文厅
开场镜头:曹丕和曹植在文厅里对坐着,谁也不服谁,端着针锋相对的眼神,似乎有火花迸射出。
曹操一拍文案,大笑数声。(镜头对着桌子,曹操手掌忽然一拍,镜头移对曹操,曹操看着镜头大笑)
曹操:“二位都是孤的爱子,孤今日要考考你们!”(语速要慢,脸上表情要随之变化。)
快进镜头:
1.曹丕思虑半晌,摇摇头,对答不出,坐了下来。(特写思考时候眼神的变化)
2.曹植站起身来,当即拱手作答,说得头头是道,曹操满意点头。(曹植无须站定,可以一边踱步一边和曹操对答)
曹操大笑:“好,你俩出城去罢!”
结束镜头:曹丕、曹植二人并肩而行,侧头嗔视对方,一并走出门外,出门后当即分道而行。
【第六幕】
日,外,主城门下
开场镜头:曹丕很快来到城门,却被两个门兵长叉戟拦下。
曹丕(惊讶):“你们这是做什么?是父亲大人差我出城的!”
门兵长(眼看前方):“丞相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城,少主请回!”
曹丕老老实实退了回去。
(切镜)
曹丕走后,曹植来到城门。
门兵长(眼看前方):“丞相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城,少主请回!”
曹植却二话不说,拔剑就将门兵长刺倒,径自走出城外。
(镜头切回到曹操这边)
程昱:“回禀丞相,曹大少主退回城中,曹二少主已出城外!”
曹操(眼睛转动,一副思考的样子):“奇怪……难道是他在暗中相助?”
曹丕带着随从匆忙赶过来:“父亲大人,你看,弟弟他买通杨修作假!”(把杨修作的答案递给了曹操)
曹操一看,勃然大怒(表现得又急又怒,一拍桌子):“果然是杨修作的答案,这匹夫竟敢骗孤……此人孤必杀之!”
【第七幕】
日,外,魏军大营
素材画面:刘备亲率大军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率四十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
曹操在军营里暗自叫苦,适逢厨师端来鸡汤。
曹操端起鸡汤,随口说了几声:“鸡肋,鸡肋……”
众人眼看蜀军要攻来,丞相却连道“鸡肋”,在营中更是一脸迷茫,众将纷纷去向杨修请教。
杨修:“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丞相如今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
夏侯惇对此极为信服,便吩咐诸将打点行李,忽见曹操走了进来。
曹操一愣:“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夏侯惇:“孟德啊,杨修说你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所以我们便打点行李了……”
曹操大怒:“好个杨修,简直是胡言乱语,造谣煽众,扰乱军心,你去将他斩了!”
故事解读:杨修如果真的是聪明过人,他就应该知晓“才不盖主”的命理原则,违背命理学上的辩证法之原理的人只能是小聪明而不是大智慧。显然,曹操用字谜来考众人,自然是希望有人能解释,但决不是希望有人一下子就给点破了,否则曹操的才能就不突出了,杨修正是犯了“急”字忌。那盒酥饼只能由曹操分给每人一口,以示亲切关怀,而不是让每人自己去分一口,即使现在也是官场文的禁讳。杨修犯了“讳”字忌。他出尽风头,曹操还能英明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既然是自己的隐私,就不希望别人知道。杨修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点破了曹操的隐私,因而犯了第三个错误。一个人的隐私被点破后,这个人的心理安全感就没有了。那么,他失去的安全感就只好由点破的人来负责了,所以要“灭口”。
故事启发:并非人人都能走官运,但是人人都想成功,成功就需要你懂得命理辩证法的真谛,希望小朋友们长大以后无论命理是否有官运都能成功,成就一番事业。
1、该干的时候干是一种能力,不该干的时候不干是一种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时候不该干是一种成熟。
2、该靠前的时候靠前是一种派头,不该靠前的时候不靠前是一种知趣,知道什么时候该靠前什么时候不该靠前是一种修炼。
3、能当狮子是一种威仪,能当狐狸是一种谋略,知道什么时候当狮子什么时候当狐狸是一种素养。
4、该调理自己命理时就调理的人能趋利避害;该调理自己房子风水时就调理的人能成就大事。因为万事皆有灵、风水就在我们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