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立碑(散文)
2017年4月20日是我父亲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我在江山文学网上写了一首《父亲,在远方》的短诗来悼念。坦率地说,在我将近45年的人生旅程中,这还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为他写过一篇文章,说起来还真是惭愧。
爱人老早就说过,等满了一年之后,就给父亲立碑和纳契(所谓纳契,就是指为死人在阴间买地方,换言之,就是相当于活人在阳间买房子一样。因为只有纳契了,死者所呆的那个地方才会真正属于他个人的,也就是说才会拥有永久使用权。)至于究竟是哪一天,这还要请道士看个期辰才好确定。结果还是请了之前为父亲超度亡魂的刘道士,大约是通了两三次电话后,这才放在心上回电说就是今年的五月八日(农历四月十四日)下午两点半立碑和五月九日(农历四月十五日)上午十一时至午时(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纳契为宜。
天公作美,刘道士所看的那两天都是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我和爱人风风火火从县城赶往墓地时,石匠师傅和我儿子的几个舅舅舅妈早都赶来了。没想到孩子的二舅自掏腰包买来了矿泉水分发众人,我们原本也是带去了的,只不过慢了些。爱人对她二哥买水的事表示谢意,又把买来的香烟递给我,我赶紧撕开封条取出来一一上烟。
碑文是我为父亲亲笔写的,之后的日子里因为忙于生意,就不知刻出来的效果到底如何了,而今天,就是现在,石碑仍静静地平躺在墓地下方的斜坡之上,没字的这面朝上。石匠师傅总共两人,一位姓曾,其弟和我是小学同学,另一位姓吴,是爱人娘家那面村子的。我父亲的堂弟也过来帮忙。曾师傅随手扯了一把浓密的马胡草两头稍微一卷,便在石碑上来回扫了几下,先前还附着碑上那些小土块就不翼而飞了。两位师傅一前一后用麻绳套牢石碑,爱人的哥哥们过来帮忙,大家七手八脚好不容易才把石碑移到墓地前方的平台处放稳。五舅则在坟头紧紧拽住一根粗麻绳,只等吉时一到,下面的人肩扛手扶往前挪,他才用力往上拉,众人齐心合力才把这块大约半吨重的石碑翻过面来。师傅们赶紧插上錾子用力一撬,碑底部很快进滑进了卡槽,用砖刀把挤出来的混凝土赶回去固定,最后取来水平尺检查水银珠子是否处于尺子顶端小圆圈的正中央,如是这才算立碑完成。
伫立碑前,我再次见到了碑上的字迹,一时心潮起伏。本来,都快决定了要请人来写了的。石匠师傅们得知我能写毛笔字,就鼓动我自己来写。说这样一来可以省掉一百二十块钱,二来还可以做个纪念,反正都是自己的老人,写得不好点都问题不大,就当是在石头上面练字。爱人也鼓励我去写,说不必多想,写过一次了就有经验了。他们这样说来,我还真的就想跃跃欲试了,特意去买了一得阁墨汁,准备了一个小碗和一枝粗大的毛笔。
写字那天的天气也是出奇的好,一大早就见到热烘烘的阳光照耀着。师傅们各忙各的,我一到他们就笑了,其实他们也从来没有见我写过字,可能以为我还行吧?摆在我面前的共有两块较大的,两条石柱和一块既厚又重的石碑。他们提前打好了格子,只需把字装在里面即可。我问吴师傅写啥内容,他呵呵一笑说,这里就有现成的样板,你可以参考一下。赶紧抬起头来,只见罗树生的空坟尾部刻着福禄富贵这四个大字,我忽而转念一想,便说那就写成富贵千秋如何,吴师傅笑着说好。于是,我饱蘸浓墨,沉下心来做了一个深呼吸后,双眼一瞪直接下笔先写了富贵的富字头上那一点。吴师傅停下活,眯眼看了说写的还不错,我得到鼓励后就在平整的碑面上气定神闲,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吴师傅看后说,你这字还要写再大些,才好看。听他这样一说,我只好把笔画填粗。
膀大腰圆的曾师傅也过来看了笑道再写熟练一些,字大小均匀,排好版的话就可以卖钱了。你第一次能写成这样,也挺不容易的,我看就比某某写得还好。对于他的友好而热烈的点赞,我口头上表示谢意,心里却在想着,是啊,在石碑上写字,我还真的是头一回呢。感觉跟在纸上书写并无明显的不同。都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是把头一开,后面的啥都好说。以后若有机会,倒可以不妨专门给别人写碑,听说还是一项不错的生意呢。坟头两侧各有一条石柱,我一时找不到内容,上网一搜索,一下子就跳出来好些。反复核对了几遍,就决定采用“眠将卧榻对青山,勤劳一生传后代”的挽联。在我看来,对联的内容很贴近父亲生前的生活,而且,他的墓地周围就是青山绵延不绝,翠竹青青,山坡下还有一条小溪,一年四季都不断流,正所谓是山高水长了。
墓碑很大很重,我只好蹲在上面写。顺序是先写“邹公祥丰之墓”的大字,再写右侧的“二零一七年孝男孝媳孝孙的名字”,最后写左侧的“孝女孝婿以及孝外孙的名字奉”,还有“丁酉岁立”的字样。我爱人瞄了一眼我拍回来的照片说,右边最下方的小字比不上左边的。呵呵,还真是的,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就留下这一处败笔了。
但是,不管怎样,我总算还是写完了。其实在前年,外公去世后不久,我的二舅他们就有意让我去为外公写墓碑,因担心写不好所以作罢,至今想来痛失一次练笔的机会,很久了都还后悔不已。渐渐地平静下来,我就在想,还是先把毛笔字写好些以后再说吧,我相信机会肯定还有的是。
立碑与纳契,按道士们的说法应当各选期辰分两次来进行的。刘道士法眼一扫,觉得所选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他一到就忙着填写纳契文书,要我们准备四个人、各写烧四个冥袱、十二束长钱、一尺一寸的青白布条、一只公鸡、一把不要秤砣的秤、盐茶米豆、石灰、鞭炮、锄头、香烛散钱、敬酒刀头、豆腐米粑一应俱全。
来到坟前,他又吩咐分五份来放祭品。每份需要五个纸杯,依次放上豆腐,米粑,敬酒,刀头等,每处各燃三支香一对烛。在坟头上方挖个小坑,先铺上撕开的冥钱,后放上纳契文书,等绕坟三圈种完盐茶米豆后拔出气筒点燃纳契文书烧毁覆土。孝子磕头,他用力打锣,口中念念有词:“先天晓谕二十四山旺脉龙神立地契文人开辟盘古大王立出给阴地人土府神君今将龙王山岗阴地一穴出给与大中国四川省兴文县古宋镇阳光村二组地名新村居址亡人邹祥丰老大人魂下。
原命生于民国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巳时,系在四川生长人氏,住阳67岁,大限殁于丙申年四月十一日午时在新村地名居宅身故,不幸辞世遂反泉乡。
九天玄女白鹤仙人寻龙步脉审至此处吉地一穴,系吉龙入首落脉,扞作ⅹ山ⅹ向兼旺象分金砂水消纳明白,孝信ⅹⅹ等整偹银钱九千九百九十贯文,山家土府阜老交与土府亲收,明白其界,东至甲乙青龙界,南至丙丁朱雀岗,西至庚辛白虎岭,北至壬癸玄武顶,上齐青天,下底黄泉,中央吉地一穴,墓中亡人邹祥丰买得分明并无混杂,自买之后任从亡人所管,永建使用,子孙万代为业实施。据日起奉告魑魅魍魉冤鬼孤魂,远走高飞,各自寻去路,不得在此纠缠,更不许侵占,否则亡人执据阴司控诉,岱宗狱府依律治罪。
今凭阴阳院内给出地契正付亡人邹祥丰魂下收用执存。
荫佑后裔子孙发达,富贵荣华。阴阳院内立地契为据。
凭中人东王公,西王母。过付人张监固,李定度。寻龙人杨救贫。主葬人九天玄女,书契人白鹤仙。
天运丁酉年四月十五日吉时给阴地人土府神君押”
刘道士打着锣前前后后在父亲坟前做了差不多二十多分钟的法事,临走让把所有的鞭炮全部放完,纳契仪式就算是尘埃落定了。我不知道,这样之后,死者是不是才算真正的入土为安了呢?在农村,我还听说了纳契后拔气筒就有两种方式,一是拔气筒,二是开棺取垫在尸体下面的木凳子,时间都要死亡满了一年后,还必须要有道士在场做台法事才行。总而言之,这应该是丧事中的最后一种仪式了吧。往后的话,满过两年就可以在清明节那一天来扫墓怀念了。
就要离开了,我又回望了父亲的墓地。清风徐来,竹枝摇曳,清新的空气中竟然还弥漫着野花的芳香。我看见茂盛荒草中竟然还有粉白的牵牛花和不少高高高的的坟茔,有碑的没碑的,甚至还有用石灰和着稀泥垒起来的。更有甚者,因年代久远,坟茔还有快成平地了的。没有细数这里到底埋了多少亡魂,只知道这里有个名字叫做祖坟坡。
而父亲的墓碑跟罗树生的一样,也是在阳光下引人注目。可能,等罗老先生撒手西去后,他就和父亲成为永不分离的邻居了。我不知道罗老先生性格咋样,和父亲是否好相处?但是,我倒是亲眼见过一回罗老的。看他满头白发,精神抖擞,有说有笑的,就猜想他其实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是啊,滚滚红尘中,生老病死还真的是自然界中亘古不变的规律,谁能拒之抗之?这里就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也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感受生命的可贵,生存的美好和生活的不易。
父亲的墓碑,在儿女们心中,它就是一座丰碑,一枝标杆和一面明镜。小小的一方石头又怎能装得下父亲67年的坎坷人生旅程和忧喜悲欢?最多也只能是一个缩影罢了。墓碑其实就是封面,上面的文字也只是一个故事的梗概。至于详细内容则永远留在了儿女们的心中。正如我在他的不算回忆录的《我的童年》里看到的一样,他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经历了三反五反,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他自己在8岁那年就差那么一点就饿死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无比的凄惨和悲凉。然而,他终究还是挺过来了,这在其他同龄人的眼里还真是不可思议。苦难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不怕困难,敢于吃苦,豁达乐观的秉性,也正是这样,才会让他一步步地艰难走出困境,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父亲,你就好生安息吧,该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做儿女们的已经全部完成。这样的话,你在天堂就可以放下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