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母亲节随感(征文·散文)
今天是个好日子,适合倾诉,适合祝福。
说起母亲节,说起妈妈,总会牵起我的童年。大概是所有留守儿童都会有的经历,父母不在身边,生活里总是缺失一些爱,别人替代不了。也许本就自卑,又渐渐变得心思细腻敏感。想想那时候的老师也是真的“负责任”,每次的家长会都要求一定要父母到场,没有办法,我就去找老师说,大多是收到厌烦的回绝或是不理不睬,那点脆弱的自尊心在那一年一度的家长会中几乎消磨殆尽,所以那时候我就拼命的学习,学习好一点,爷爷奶奶也能不那么尴尬。越是害怕的东西,越会在你生活中反复出现,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家长会是我内心一直的恐惧,所以这份恐惧便伴随了我大学以前的整个学习生涯。十二年来,换学校,换老师,唯一不变的是我的家长不是爷爷就是奶奶,几乎每一次都是老师质问我“怎么是爷爷,爸妈呢?怎么又是爷爷,父母呢?”每次开家长会前后的日子,可能是我一年里怨气最重的时候。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忧伤。
小学的时候,气候要比现在好,总是时不时地下一场大雨,一放学就发现校门口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老天爷知道我当时多么希望人群里有爸妈,后来就想现实一点,爷爷奶奶也行啊。事实是我只能头顶书包,一路狂奔,就这样也依旧避免不了浑身在一瞬间湿透。也不知道那时候是自己自尊心太强,不愿意让别人发现自己没有人接还是人们大多冷漠,似乎从来不会和别的同学、别的父母一起,哪怕只淋湿半边呢?而且每逢下雨,上学、放学必经的小河都会变成奔腾不息的大河,原来的垫脚石都被淹没,对岸都是穿了长筒雨靴的父母,他们可以轻易趟过来,把自己的孩子抱过去,有几次是所有的孩子都被转移了以后,发现只剩我,别人的家长便一边嘟囔这是谁家的孩子,顺手把我也抱过去,但那时候的我一点都不感激他。有几次是趁大家不注意,自己偷偷脱了鞋袜趟过去的,水刺骨的凉,心里却异常舒服,就算晚上脚会痒,但至少我维护了我弱小的自尊。也有几次是爷爷来接我,那时候我是幸福的,但总有些人调侃“孙子长大了,现在还抱的动么?”多么正常的话,对当时的我却那么扎心。那时候的母亲节,跟爷爷奶奶一起过。感谢每一天他们的陪伴和关爱,一整个童年的感激。
中学总归是长大了一点,一如既往地多愁善感,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别人玩,只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恰好在中学当体育老师的小姨发现了总是脱离人群的我,便找我谈话,结果开口第一句,我就没出息的哭了,她跟我说要坚强、要理解父母!其实当时我很委屈,我要怎么坚强?怎么理解?思念爸爸妈妈的心处处柔软,轻轻一碰眼泪就猝不及防。我理解父母的辛劳,但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啊!不晓得开心、快乐是什么模样,更无法寻觅。那时候的自己固步自封。整个中学三年,只交到一个朋友,多么可怕,连收到情书都会觉得别人在玩弄自己。梅那会能忍耐我真是不容易,她是一个特别爱笑的姑娘,走到哪阳光就在哪,我喜欢她可能就是因为她身上有着我所渴望的阳光和温暖。我很冷漠,也很无趣,甚至有时候很极端,但她一直带我一起玩,讲她的开心事,那三年因为她我的孤单看上去有了色彩。这些年,每每想起她,嘴角都会不自觉上扬,她的笑竟有如此的感染力。
中考与自己心仪的学校擦肩而过,也许命中注定我要经历后来的一切。不知是喜是悲。多年后的今天再回忆,我很庆幸,是喜。爸妈一如既往地出远门打工挣钱,我亦如当初那般多愁善感,不与人来往。记得有位同学说我像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人,但我并不觉得像林黛玉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后来,记得有人一件红色T恤就把我灰暗的世界撕开一道口子,这一道口子让我们爱恨纠葛了后来的那么多年。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也无从说起。但对我来说,他打破了我的世界,为我送来阳光和温暖,我正需要,就算我的世界曾经冰天雪地,我也是竭力想要冲出这白茫茫一片的。所以他来的刚好,我需要大量的爱来填补内心这些年的空缺,也许真的是当时的我需要,而又恰好是他。我记得弟弟曾说:“咱俩就是小时候从父母那得到的爱太少,长大后才那么容易被感动,别人稍一示好,就敞开心扉。”我惊叹于弟的这句话,但不可否认他这一路也是这样走过的。
好多年过去了,偶尔我还是会当着父母的面说两句抱怨的话,但内心是真的理解他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放下过去,珍惜当下的生活。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来负责,哪怕父母曾经忽略了什么对现在的自己有影响,也不要再抱怨,好好生活,好好微笑面对。一切都会过去,我们要知足常乐;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要怀抱希望。今天很特别,和妈妈的故事很多,这里不一一细数,母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