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之过
一
手机响时,于老师正在兴致盎然地旅游,一个陌生号码,她怕是家长有什么事抓紧接通了。
“喂,请问你找谁?”于老师说话和蔼。
“我找谁,找的就是你,tmd,我要杀了你!”电话那边的声音很陌生。
“杀我?你凭什么?”于老师质问道。
“凭什么,你心里有数。你他妈等着,你们家地址我知道,这次我就要你知道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滋味。”那人继续威胁。
当班主任这么多年,威胁,于老师遇到过,这样严重的恐吓还是头一回。她赶紧问道:“你到底是谁?”
“哈哈哈,那人终于将原来的怪音恢复了原声,你他妈这次听清了?”于老师心里一悸,竟然是他!她还想再说什么却早已受不下去,心习惯性地颤抖得厉害,喉咙哽住了!
怎么会是他?他怎么能这样?于老师的脑海里只有反复地追问,难道她真的可以得到如此的报应吗?她开始追溯事情的源头。
初一开学,他是转学生,凭于老师多年的经验,一定是一个另类的学生。头发上打着卷,说话漫不经心,眼睛滴溜溜乱转。还有,送他来的是一个颤巍巍的老太太,七十多岁,满脸皱纹,颤抖地递过转学单,颤抖地说,带着悲音:“哎!这孩子命苦,以后少不了给老师添麻烦。我也老了,管不了他。”
于老师心生怜悯:“您是……”
“我是他奶奶。他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把他扔在家里读书,主要由我和他爷爷照顾。这孩子被他妈惯坏了,我的话也不听,老师你多费心吧!”老太太满脸祈求。
“为什么不跟着他父母读书?”于老师追问。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来话长……”
老太太仿佛有很多苦,一时说不出,只好抹眼泪。
“奶!说那有啥用?”他狠狠地剜了奶奶一眼。我的心里一阵疼。
学生报到的很多,我没有再问下去!只记住他叫牛仁。但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又是一个问题生。
果然,开学不久,他的各种毛病就显露了出来:上课睡觉,哈喇子都流出来了。不睡觉就和老师穷对付,搅合得四周的学生无法学习。作业不交,本子都不知飞到哪去了。然后就是以各种理由上课迟到,下课打闹,成了班级的刺头。没办法于老师只好一次又一次地说服教育。
“既然你是转学来学习的,能不能学一点?”
“谁说我是来学习的,我就是用这种方式报复他们。”他一副吊儿郎当样。
“他们是谁?你父母吗?为什么啊?”
“与你没关系,我学不学是我的事,教过我的老师多了,谁也整不了我。”
我强压住怒火:“你不学可以,你能不能让别的学生好好上课啊?”
“那没准,可你没权利开除我的!”说完,一挑眼眉,十分挑衅。看来是碰到硬骨头了,于老师决心冷处理。第二天,把他调到最后一桌,总得对其它学生负责。可是接下来的日子,他越来越不像话。
不断有科任教师反映他上课的各种怪状,一个个气得脸红脖子粗。班长也汇报了他的违纪情况,几乎能犯的错误他都犯了,学校实行减分制,他每天必减,简直令师生们忍无可忍。于老师决心和他进行一次严肃地谈话。
“这么过分你觉得有意思吗?咱们也是有制度的学校,我要把你交到学校安监办处理。”于老师想敲山震虎。
“交啊!他们又能把我咋样,正好把他们也整来,我正想见见他们呢。把我放在这就没事了,没那么简单。”
“可你不能因为你个人的原因影响班级上课!”我义正词严。
“上课,我正不愿意在这煎熬呢,你有种开除我。”
于老师觉得对他无话可说,决定交安监办处理。可是他毫不在乎。于老师累计了他所有违纪的材料。可是不久安监办就打电话过来: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再说义务教育阶段咱没权利开除学生。安监办只是做了教育和减分,他再次被送了回来。回来的他更加张牙舞爪,一脸的不屑一顾。于老师迷茫了:难道这样的孩子就无药可救了。于老师决定给他的家长打一次电话。电话是奶奶接的。
“你家孩子在这根本不学习,还严重影响别的学生学习,他父母不管他吗?”
奶奶一声叹息:“嗨,他父母啊把孩子毁了,起初说是为了孩子出去打工挣钱,后来她妈有了外遇就要离婚,我儿子气不过就把孩子弄了回来,坚决不离婚。孩子在家我们老两口也管不了。我们也没办法,老师。”
于老师替奶奶无奈,但她得对其它学生负责:“那不行,你们不能把孩子扔给学校不管,我们有纪律的,你能把他父母电话给我吗?”
奶奶把他父母的电话给了于老师。于老师首先打通了父亲的电话。
“你知道你家孩子现在一点不学经常违纪吗?”于老师单刀直入。
“知道,可我也顾不了那么多,我得先顾我的家。孩子我坚决不给他妈。想和我离婚我就是离也要折腾折腾他妈。”
“可是你们这么闹不把孩子毁了吗?再说你不管孩子,他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教学秩序。”于老师再次强调。
“你们老师会连个学生都管不了?”
“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你们又不配合,他恶习难改。如果让他再犯错误累积够分数,对不起你要领回去反省,这是学校制度。”
“走哪一步算哪一步吧,我也是泥菩萨过河。”说着他父亲索性挂了电话。于老师无比压抑,真是树林子大鸟多,碰着这一个另类的家长真是无可奈何。
二
听到他父亲甩手不管孩子,于老师心里越发沉重,这种被家庭抛弃的孩子,学生单方面管是很难管好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于老师只好再次找到那学生,义正词严地警告他:“你今天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否则按着学校的制度处理你,你不要到时候后悔。如果你再影响上课秩序,我就要把你交安监办处理。”
牛仁应该意识到了老师说话的严肃性,索性问道:“那我实在学不下去也坐不住,我上课睡觉行吗?”
于老师真是左右为难,但反复考虑也应该是下下策,只好勉强答应。这样他上课就睡觉,有时口水都流了出来!总算叫老师们勉强上得下课。可是好景不长,一周后的一个晚上九点,舍务老师的电话打到了于老师的家中:“你班一个学生失踪了,下自习后跳墙走的,据说是去网吧了!不过我们查宿的时候发现他床下有酒瓶子,也不排除喝多的可能性,你赶紧找,这大冬天的别睡在哪冻坏了。”
于老师赶紧给学生外地的家长打电话,告诉他们找孩子,她也穿了衣服去满大街找。一直找到一点,家长才回电话说在网吧找到了他。于老师吓得哆嗦的心才算落了地。那一夜她彻底失眠了,如果孩子真出了什么事情,简直无法可想。这一次于老师下狠心必须好好教育一下牛仁。
第二天上学安监办就下达了通知,必须让学生家长先把学生领回去,教育好了才能再次住宿。于老师只好再次给学生父亲打电话,他答应周末可以赶回家就到学校解决孩子的事情。
三
听了牛仁父亲的电话,于老师的心里才稍稍放松一下,心想:或许这次他家长觉悟了。
周日上午,于老师正在家里搞卫生,牛仁的家长打电话过来,说啥也要见见于老师。其实于老师明白家长的用意,就实话实说:“这样,我们周一学校见,只要把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叫你把孩子领回反思也不是不要他了,只是用这种方式教育一下他,你家长也不要多想。”
可是那家长说什么也不许,最后索性央求道:“我就去你家坐一会,把孩子的实情和你说一下。你看我回来一次也不容易,拜托你了。”
于老师觉得好意难却,只好答应。那家长很快到了于老师家,哭诉了自己坎坷的经历:妻子嫌弃他没能力养家跟一个包工头好了,无论自己怎么做她都不肯原谅。没办法,自己只好把孩子弄回老家,想让她看在孩子的面上跟自己回老家复婚,可是她还是不肯。
那家长说着落下泪来,于老师有点看不起,于是转移话题:无论你们夫妻怎么折腾,也不能让孩子随意发展,现在越来越没纪律性了。于老师把孩子违纪的事一一说给家长听。家长无言以对,竟然拿出三百元钱扔在茶几上就要走,于老师早有准备,扔出那钱关了门,并打电话告诉他把钱拿走,周一去学校解决问题。
好不容易家长走了,可是于老师老师的手机又响了起来:竟然是家长把那钱给她充了手机费,于老师赶紧给家长打了电话:明天我会把电话费给你。
周一,于老师见到家长就把钱塞给了他,并领他去安监办解决了问题:孩子领回家反省三天,扣三分,如果扣够十分,劝其转学。
家长无可奈何地把孩子领走了,孩子经过于老师跟前的时候怒目而视,于老师没理他。心想总算可以轻松一下了。或许他再回来会改好些。
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二天,班里同学告诉于老师,牛仁来学校了,和班里同学借了钱说是去了网吧。于老师给家长打了电话,家长已经回打工地了,说是叫孩子的爷爷看着他。于老师心里越发沉重。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第三天,果真是孩子的爷爷来的,问及昨天的事,爷爷也不否认,可怜兮兮地说:我也是没办法啊,老师你就发发慈悲吧!
于老师只好留下牛仁,并郑重告诉他再违纪的严重后果,牛仁一脸的吊儿郎当。于老师的心越发沉重!
四
一次次犯错,一次次教育不彻底,于老师知道这样的教育势必导致恶性循环。事实上牛仁的做法比想象的还严重。
一天晚自习的时候,数学老师打来电话叫于老师来学校看看,说不知道牛仁怎么回事精神有点异样。于老师听了条件反射般地心跳,来到学校把牛仁叫到办公室,发现他面色红润,目光迷离,身子摇摇晃晃,于老师靠近闻了闻,有酒气,忍不住喝问:“你是不是喝酒了。”
牛仁舌头有点不好使,身体晃了晃,嬉皮笑脸道:“喝了,咋地?我告诉你,等我长大了,第一件事就是杀了你,你对我做的那些事我都记着呢,你们家的地址我也打听好了,你等着瞧。”牛仁边说边做了一个杀人的动作,而且哈喇子都流出来了。于老师气得心跳加快,可是和他说啥也没用,于是她告诉班长送他回宿舍休息。班长还告诉她,上自习前牛仁在班里发放厥词,他还……班长说不下去了,做了个奇怪的动作。
还怎么了?于老师追问道。班长顿了一下终于说了出来:“他还向班里的一个女生表白了,双膝跪地,大声喊:我爱你,嫁给我吧!大家都哄堂大笑。后来那女生没理他,他就……”班长再次说不下去了。
“就怎么了?”于老师有点气急了。班长吞吞吐吐说:“你等有一天,我一定把你干了,像电影上那样,把你………”班长的脸红了,“接下来他就开始叙述黄色电影里的一些镜头,同学们都捂上耳朵不敢听,我多次制止,他根本不听,直到老师来上自习。”于老师怒不可遏拨通了牛仁家长的电话。
“你的孩子喝酒闹事,明天你赶紧来学校陪读。”于老师哆嗦得不成个了!
“什么……那就对了,一定是你们老师欺负我们孩子了。他说过你们老师都看不上他,你等着我回去告你们。”牛仁家长说话的腔调也有点异样,一个念头闪过于老师的脑海:也喝酒了?于老师一筹莫展,挂断了电话。不一会家长把电话打了过来:“他妈的,不是你想咋样,给你钱你不要,你他妈也欠整!……”于老师实在听不下去了,关了手机,并向学校德育主任电话汇报了这件事,主任安慰她不要生气,说第二天解决。折腾到最后时间已经到了十点半,于老师不放心又买了力克解酒药给牛仁送去了,她在心里发誓:这班主任做不得,两头受气,没法忍受。
不一会儿德育主任又打电话来安慰于老师:不要太生气。这就是教育的无能为力,家长与学校形不成合力,孩子往往走向发展的反面。他既然是转学的学生,我们可以做工作叫他回原学校就读。这也是义务教育允许的,毕竟学生需要回到监护人的身边。
于老师听了心里敞亮了些,但已精疲力竭,一夜噩梦不止!
五
第二天,当牛仁找于老师来道歉时,于老师问明了原因。原来因为最近他妈妈要和一个开发商老总结婚,他爸爸在和妈妈争夺抚养权,他谁也不想跟,就借酒消愁喝多了。于老师叹了口气说:“你看看哪像一个学生样。你家庭有问题但不要胡闹,要给班级其它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觉得你的心思一点没在学习上。或者你干脆学好,叫他们后悔。”
他似笑非笑,有点世故地说:“如果是你,前途不知,你觉得你能学得下?我就是要报复他们,报复一切比我好的人,凭什么只有我不幸福?我也不怕死,曾经割腕自杀过,没准哪一天我还跳楼呢!他们不愿意折腾吗?叫他们后悔。”
于老师听得脸上黄一阵白一阵,可谓心惊肉跳,当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今天算开眼了。多亏事情还没发展大,如果……于老师不敢再想,于是强装镇定地说:“这样吧,你跟着你父亲回去解决好问题再来上课吧。你现在的状态无法上课。”
牛仁牛眼一瞪说:“老子正不想念呢,你等着所有对我不好的人,我都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说完狠狠地看了于老师一眼。于老师觉得脊背森凉,她赶紧把牛仁交到了学校安监办处理。牛仁父亲来处理事情的时候,专门来给于老师道歉,说那天遭到妻子情感拒绝喝醉了。于老师无可奈何地苦笑,告诉他好自为之。
再后来,牛仁自己偷回到学校附近的网吧玩了三天三夜,他父亲拜托于老师帮忙问牛仁的同学在哪个网吧,同学们说出了牛仁从前去过的网吧,才找到。因为牛仁屡次三番违纪,学校安监办建议他父亲带他回原学校跟在打工的父亲身边就读。他父亲见再三央求无效,只好灰溜溜带走了牛仁。以后的事情于老师老师就不知道了,她也不想知道。遇到这样的学生尽管自己也努力教育了,但是毫不改变,还遭受恩将仇报,于老师觉得当老师真是高风险职业,让人如在悬崖边上惴惴不安。以至于时间过了很久,只要想起牛仁和他做的一些事,于老师都心惊肉跳,甚至落下了后遗症!
时间会治愈一切,事情已经过去三年了,于老师渐渐淡忘了这些事和这个学生,但是今天的这个电话有如一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于老师想起这些不堪的回忆,再一次陷入了无比的痛苦和恐慌里,为什么老师如此难当,为什么那么多的事情要强加于老师,为什么好人最终恶报?这种混乱的家庭引发的教育失败到底谁来买单?如果哪一天老师真遭遇了杀害,天理何在?谁来保证老师过上该过的安全日子?教育应该往何处去?教师应该得到怎样的保护?我们的教育法应该如何制定和实施老师的权利?
想到这,于老师头疼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