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健康扶贫(随笔)
“健康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在全国大江南北迅速嘹亮吹响。
一场轰轰烈烈的健康扶贫活动迅速展开……
“健康知识进村入户、百名医师援基层、千医进千村惠万民”健康扶贫措施得力。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拦路虎’!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有所作为!”在医院中层干部会上,郑院长掷地有声。
尿毒症、肿瘤等疾病事关群众身心健康啊!
一系列重大疾病救助方案、措施迅速出台。
拿出专项资金救治、救助贫困户及其子女……
医护人员冒严寒、顶酷暑,走村串巷入户、入心、入微送健康到村头、床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户的心坎上。
村支书在大队部的的喇叭上不停喊着话:“乡亲们,今天来咱村义诊的大夫,可都是市里平时一号难求的顶级专家啊,给我们送来了免费的健康查体以及专业的医学常识、健康知识普及,忙完家务活,就去村街东头广场啦!”
乡村街头广场健康扶贫义诊点,一些村民已早早赶来求医问药,专家身边围的满当当。
70多岁的李大娘拉着专家的手说:“唉,城里来的先生啊,我这腰疼的老毛病又犯啦!最近厉害的直不起腰,夜里疼的睡不着觉,吃点药就好点,也不是个办法呀!孩子工作忙,一直没顾上去医院检查,您城里的大专家来俺家门口了,真是太好啦,给我瞅瞅,看能只好不?”
“好好,大娘,您坐下,来让我给您瞅瞅!”外科刘专家热情上前,扶大娘坐下。
根据检查身体状况,刘专家给大娘建立了健康档案,建议大娘住院治疗。后来听说大娘住院期间除正常报销外,医院还给予了费用减免。
“谢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现在吃的好,医生到家给治疗,特别关心我。”今年80岁的郝大娘说,“孩子们孝顺,又发给我健康扶贫卡,医生给我说‘可以增加报销的力度’,谢谢政府对我的关心。”
刘大爷今年70岁了,心脏一直不太好。一大早就赶到了义诊点,他说:“原来去市里看病都是坐两个小时左右的车,进了城还要倒腾车去医院,很麻烦。现在专家看病到了咱家门口,免费看病不花钱,做梦都没想到的事,真好啊!”
“贫困人口中近一半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脱贫路上,医疗扶贫显得尤为重要。”现场带队义诊的郑院长深有感悟,意味深长。
高三学生小赵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可是他父亲在一建筑工地打工时不慎摔伤,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家里为此欠下数万元债务,他母亲患有慢性疾病常年服药,家里只能靠养鸡、羊或卖些粮食供孩子读书,拿不起上大学的学费怎么办?这下可愁坏了一家人!
医院健康扶贫小组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研究了一个健康扶贫圆梦行动实施方案,捐助“寒门学子”。两天后,小赵从医院负责人手中接过5000元救助金后,眼含热泪激动地说:“谢谢您们给我一个差点被拒之门外的学生倾情资助,今后我一定认真读书学习,不忘感恩,回报社会对我的关爱!”
医院开展的健康扶贫圆梦行动不但让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得起学、读得起书,还解决他们部分生活费用和后顾之忧。在健康扶贫活动中,医院还对患有重病、慢病的贫困家庭给予部分费用减免,并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指导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深入基层调研全市卫计委系统健康扶贫工作时,卫计委主任说:“健康扶贫是一场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目标明确、决战必胜的‘硬仗’。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领导、关键在行动、关键在落实。只有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主动发力,持续加力,举其全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扛起这一政治责任,完成这一重大任务,才能确保全面打赢这场健康扶贫攻坚战。”
为全力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市里统一制定调查摸底方案,组织4200多名乡村卫生计生人员,按照全面精准的原则,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进行摸底调查,与本人及村干部等反复核对,签字确认,全面摸清了全市50余万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底数及每个患病人员的病种、病情、治疗需求等情况,准确输入国家、省健康扶贫系统,精准建立健康扶贫档案。
健康扶贫工作切实做到认真实施“八个一”工程,即制定并发放一张健康服务卡、建立一本健康档案、分别为每名持健康服务卡的因病致贫人员明确一所定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确定一名家庭医生、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签订一份承诺书、定期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组织一次健康查体、组织一次健康会诊、村(社区)发放一张健康明白纸。“八个一”工程中的健康服务卡,还具备支撑签约服务、就医一卡通、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远程医疗等功能,方便群众就医结算,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据介绍,自启动健康扶贫工作以来,市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把健康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各级卫生计生机构均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建立健康扶贫工作办公室,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完善了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了《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市卫生计生委每个班子成员包保一个县区,定期到基层督导健康扶贫工作,实行周排名通报制度。摸清了全市50余万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底数及每个患病人员的病种、病情、治疗需求等情况,对全市患93种疾病的13.49万贫困人口落实“八个一”措施。全市明确县乡定点医院175个,确定家庭医生16824人,每名因病致贫人员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扶贫卡片、健康明白纸,签订承诺书,组织健康会诊5.5万人、健康查体12.8万人。对全市患有37种疾病的5.5万余人纳入分类救治范围。全市先后为患病贫困人口举办266场次健康公益活动,受益群众20余万人次。
另外,市里还选择疾病负担较重、诊疗路径清晰、疗效确切的37种大病进行集中救治,把每个月的救治计划落实到具体患病人员,逐人确定治疗办法,按月完成救治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把便民惠民机制和政策落实到位。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设立便民惠民门诊,对患病贫困人口要坚决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和首诊负责制等机制。严格落实省确定的对患病贫困人口实行“两免两减半”政策;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县、乡两级卫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健康扶贫,重新梳理辖区内村卫生室设置状况,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确保每2000-4000名农村服务人口规划一所标准化卫生室;把卫生计生机构作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阵地,组织开展了“百名健康教育专家千场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同时,确保了各项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
“用两年时间,实现贫困家庭率先脱贫目标!”
喊响了“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口号!
有诺必践!这是历史赋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必须勇于担当。
健康扶贫,情暖贫困家庭,树立了党和政府形象,如春风化雨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