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屈子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细雨带风将柳条湿润,底底沉沉的柳条和那渐深的绿意,都在告诉着人们五五将至,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即将到来。
中国人总是赋予佳节美丽或凄凉的传说与起源,端午节也不列外。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奸人所害被昏庸的楚王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看到家国破灭,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的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躯,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这也是端午节的来历。
我也是通过端午节的传说,初次了解到屈子,初次了解到这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看到他日月可鉴的忠心,也许有人说他的忠是愚忠,但我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臣子,一生只忠于楚国,楚王虽昏庸,但屈原仍不忘初心,九死不悔。
在高中的时候,因为一篇楚辞《离骚》,使我在再次了解到香草美人的屈子,打开了那被薛荔兮带女萝的楚辞大门,也看到屈子身缀鲜花,披挂香草,宽大的衣襟在风中猎猎作响,看到他心怀苍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子是孤独的,楚国的大地上世人皆醉,唯有他一人独醒,在楚国的朝堂上,他始终一人蹒跚独行,没有朋友,没有同路之人只有一路的漫道雄关,他宛若鸷鸟,在楚国庙堂上的一群麻雀中如此卓尔不群。
屈子是屈原也是楚国的三闾大夫,他一生为楚国,虽九死其犹未悔,昏庸的楚王却将他去职流放,但在流放中,他依然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这一些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屈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国,但奈何历史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汨罗江中屈子溅起的浪花,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圈涟漪。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将到来,汩罗江的水依然只是静静地流淌,每年的端午节,又有多少人在水边吃粽子、赛龙舟,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水下的英魂,又有多少人佳节异乡为客。五月五日,何人赠我一支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