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报告文学】一颗红心为乡邻

精品 【报告文学】一颗红心为乡邻


作者:借双慧眼看世界 探花,17297.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8发表时间:2017-05-16 16:33:34
摘要:甘做暖风医病草,一颗红心为乡邻。他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劳走遍方圆60多个村庄,足迹留在万户千家,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默默为群众义务防病治病56载。以一个乡村医生特有的厚道、朴实、善良、谱写着一曲“救死扶伤”的时代颂歌,用一颗火热的“天使爱心”温暖着一方百姓。而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张乡医仍让精神矍铄,积极乐观向上。虽然卫生室也早已交由儿女管理,但他每天仍然坚持亲力亲为,为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把脉诊病,默默无私奉献着。

【报告文学】一颗红心为乡邻 甘做暖风医病草,一颗红心为乡邻。他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劳走遍方圆60多个村庄,足迹留在万户千家,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默默为群众义务防病治病56载。以一个乡村医生特有的厚道、朴实、善良、谱写着一曲“救死扶伤”的时代颂歌,用一颗火热的“天使爱心”温暖着一方百姓。他就是鲁西南老家一位省优秀乡村医生张书。
  
   一、艰难行医路
   1958年,张书从当地一中参军到部队,1961年被保送到解放军89医院学习2年,1963年晋升时,因有海外关系便退伍回家乡,当时的农村条件艰苦,生活困难,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村里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小痒,要跑到四、五里外的大队卫生室治疗,打针输液要到20里外的公社卫生院。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在部队是学医的啊!他很想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当地群众看病治病,解除他们的因病患带来的痛苦。但当时的境况是不允许他这种地富亲属行医的。尽管这样,乡邻得知学医的他回村都很高兴。以后谁家有个小病小灾的都找他诊断,多方便、多好啊!
   起初他不甘心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就这样荒废了,便偷偷摸摸行医,没有药品,他就先诊断后开方,然后,让患者到大队卫生室取药。
   不久,他行医的事被工作组知道了,虽然曾遭到多次阻止和训话,但后经群众全力支持,大队支部同意,他才有了为群众医病的权力,可条件是没有任何报酬,他还必须照常上班挣工分。当时,能为群众看病是他最大的心愿,为报答群众的信任,他表示为群众看病十年不取分文报酬。于是,白天他与社员一块劳动,收工后的业余时间,义务为社员看病。
   1967年冬,国家正式的医生都回公社医院工作了。大队决定成立自己的村卫生室,他理所当然地被推为村里的赤脚医生,报酬是吃大队的工分,每月补助6元生活费。当上赤脚医生后,他更加勤奋,把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用来购买一些医学书籍,还征订了二十几种医学专业报刊。他天天把书带在身上,有空就学习,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为了弥补临床实践上的不足,他还四处求师,八方求教。当时,地区中医院针灸师马老师、县中医院张老师等等,都是他经常求教学习的好老师。
   学问不负有心人,一分辛苦一分收获。经过不断地深入学习与实践,每年在县里和地区组织的乡村医生考核中,他的成绩都名列前茅。1982年经考试,他被评为一名正式的中青乡村医生,圆了他梦寐以求近20年的乡村医生梦。
  
   二、有26个春节团圆夜在外村抢救危重病人中度过
   他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重医德,他把“文明行医、医德为贵、全心全意为病人”作为自己人生行医路上的座右铭。他行医56载,只要有病人,不论白天黑夜,风雨无阻,随叫随到;不论出诊多远,他从不收取任何出诊费、手术费,药费更是低于同行标准。他还不惜钱财,培养妻子、女儿赴外地医院培训学习,学成归来义务为当地群众进行妇科检查、接生、针灸、小儿查体,不收分文报酬。远路的群众需要住下看病,他就安排在家里住,不仅不收住房费,有时还管饭。
   1995年10月22日,高庄村高远的老父亲患病,在医院久治不愈回到家中,悲痛的家人把老人的棺木都准备好了。他得知情况后,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到高远家里,他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义务为老人精心治疗。经过七天七夜抢救,高远的父亲奇迹般地转危为安。感激不尽的家人,一路燃放着鞭炮送来了写有“医德高尚,华佗在世”的牌匾,高远非要磕头致谢,被张乡医当场拒绝。
   1995年2月份,合理张庄77岁的张姓老人患肺炎,发高烧不退,昏迷不醒,连话都不能说了。老人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他日夜守护治疗十几天,终于把老人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老人的病终于好转了。这位1942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人,感激地拉着张乡医的手久久不肯放下,老泪纵横,不知说什么好!
   一次,邻居有人捎信让他去抢救凤凰乡一村生病垂危的五保户刘氏,他二话没说,带上药箱,骑上自行车就走。经过一夜救治守护,直到第二天早晨6点,刘大娘病情有了好转,他才放心离去。
   一年春节之夜,大埝乡刘某的孩子患急性脑炎,病情非常严重,为抢救其生命,他整整抢救守候了两天两夜,直到孩子转危为安,他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他行医56载,有26个春节团圆夜,是在外村抢救危重病人中度过的,他用一颗火热的爱岗敬业之心,彰显大爱,惠及一方百姓。
  
   三、他和他的家庭卫生室
   1982年,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大队卫生室由他个人承包管理,为更好地服务乡亲,他深思熟虑,制定了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增加投入。购进常用中西药药品和一部分医疗器件;二是充实人员。培养儿媳做司药,女儿做护理,爱人做助手;三是药品收费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特困户、残疾人一切费用全免,出诊、挂号、打针、接生、包扎外伤一律不收费,这样一来,他诊所的病号更多了。外村、外乡、外县来看病的均不少于50——60人,多时达到100人之多。
   1989年,他女儿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卫生室全年义务拔牙380人,免收医疗费380元;针灸3000人,免收医疗费用900元;外伤包扎300人,免收医疗费用300元;接生42人,免收医疗费用840元;电疗100人,免收医疗费用150元;特困病人、残疾人就医免收医疗费用470元;诊所年收入10077元,免收费用3077元。
   1996年,根据单位工作安排,我曾就他的事迹去诊所调研,令人欣喜地看到了一番新景象。当时的卫生室已发展到一间药房、一间仪器诊断室、一间门诊、四间洁净的病房,院中放置着供病人及病人家属临时休息的连椅,就医患者按挂号先后排队候诊。他一家五口人正全身心投入地为病人诊断、取药、治疗。
   为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适应卫生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他再次自费把儿女、儿媳送到医学院校深造学习,现在,儿女、儿媳都具有大专学历。他也多次拒绝本县企、事业单位的好意邀请,依然执着扎根乡村行医。他用海外叔叔回家探亲时带给卫生室带来的一台原装“良导络测定器”和他原有的红外线治疗仪、电疗仪器,免费服务群众。
   他行医56年,坚持正规渠道进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按时按人防疫,按时按量向群众发放药品和注射预防针,做到防不漏一人,查不漏一家。当时,他所在的村已经消灭了麻疹、白喉、灰质炎和新生儿破伤风;妇女发病率也降低了。
   荣誉和鲜花永远垂青于那些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他扎根乡村“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和尊敬。1982年,他被吸收为县政协委员;1984年入党,多次出席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卫生室多次被授予“甲级卫生室”和“药品质量信得过单位”。1990年2月,他被评为省级优秀乡村医生,卫生室被省卫生厅授予“先进行政村卫生室”。
   ……
   白云苍狗,日月如梭。而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张乡医仍然精神矍铄,积极乐观向上。虽然卫生室也早已交由儿女管理,但他每天仍然坚持亲力亲为,为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把脉诊病,默默无私奉献着。

共 28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当前医德医风日下,普遍“为人民币服务”的医疗环境下,张乡医能有如此高尚的医德,无异于为世风日下的医疗事业注入了一缕清风。他有26个春节团圆夜,在外村抢救危重病人中度过,有一名年老的患者在医院久治不愈回到家中,悲痛的家人把老人的棺木都准备好了。他得知情况后,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到患者家里,他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义务为老人精心治疗。经过七天七夜抢救,使患者奇迹般地转危为安。感激不尽的家人,一路燃放着鞭炮送来了写有“医德高尚,华佗在世”的牌匾,被他当场拒绝。正能量的报告文学作品,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17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5-16 16:55:18
  张乡医的无私医德,是对某些无德医疗机构和无德医生的有力抨击。正能量佳作,欣赏了,问候慧眼看世界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6 17:14:55
  谢谢湖北武戈老师鼓励支持,问好老师!医者,当以张乡医为楷模。我去过他的卫生室,一直为他大医精诚的情怀所感动。感谢江山,谢谢老师!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5-17 16:13:27
  一个乡村医生以特有的厚道、朴实、善良、谱写着一曲“救死扶伤”的时代颂歌,用一颗火热的“天使爱心”温暖着一方百姓。一篇满满正能量的报告文学,恭喜哥再次斩获精品,太棒了。继续加油,继续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7 18:34:10
  谢谢兄弟欣赏鼓励支持,问好!向您学习,敬茶。
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5-17 17:20:20
  恭喜佳作获精,争取更多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7 18:31:28
  谢谢老师指导鼓励,问好老师,向您致敬,继续努力。
5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5-17 17:30:47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7 18:32:23
  谢谢老师留评鼓励支持,问好老师,给您敬茶!
6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5-17 17:44:10
  滿满正能量的好文,品读学习了,问好老师,祝贺精品!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6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7 18:33:17
  感谢老师欣赏留评,问好老师,向您学习,远握敬茶。
7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7-05-17 20:15:22
  让人敬佩的一位乡村医生。拜读。祝贺荣获精品。欣赏。问好。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8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5-17 21:18:29
  医者仁心,为张医生的道德和行为点赞!
9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1-24 09:02:12
  甘做暖风医病草,一颗红心为乡邻。他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劳走遍方圆60多个村庄,足迹留在万户千家,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默默为群众义务防病治病56载。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