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唯吴德麟

精品 唯吴德麟 ——吴德麟诗词艺术特征浅说


作者:孙梦秋 布衣,18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3发表时间:2017-05-17 22:07:12

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三大艺术圣人——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后世文人评论吴道子画作的特点,用了极其简约传神的一个词:“吴带当风”。大意是吴道子画中人物的衣带迎风飞舞,传神生动。吴道子是画壁画的,其作品主要画在寺庙的粉壁上,在这样阔大立体的介质上作画,自然比宣纸上难许多。然而,吴道子画中人物的衣袂,皆一气呵成,一笔而就,创造了绘画技法上所谓的“莼菜条”奇迹,也成就了“吴带当风”的艺术风范和千古美谈。
   读过吴德麟先生的古典诗词以后,一直有一些感触,却不知从何说起。随着对吴诗阅读量的增加,这个感触也愈加强烈、明朗。于是,就想起了“吴带当风”这个典故。窃以为,吴德麟先生诗词的风骨(或者说吴诗的精神气质),与“吴带当风”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一气呵成,摇曳多姿,生动传神。
   古人言“诗无达诂”。评介蕴藉隽永的古典诗词,是一件危险而不讨好的事情。无达诂,意味着有无数个解释和评价。然而,尽管“诗无达诂”,但“诗言志,歌咏言”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审美意向是明确的。晚晴的王国维先生提出了诗词“意境”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里,进一步对“意境”作了科学和艺术的论述。借助于这些学界巨擘的力量,我们大抵可以表达清楚对吴德麟先生诗词艺术特征的个人看法。虽有不惴浅陋之嫌,却也有不吐不快之冲动。
   首先,吴诗的格调是昂扬向上、奋发健康的。“格调”一词,有诸多义项。用在品诗评文的时候,有两个基本的意思:表示诗文的风格;表示诗歌的格律声调。我们说吴诗的格调是昂扬向上、积极奋发的,自然是指第一种意思。
   有“百代文宗”之美誉的韩愈,特别推崇文章格调的高昂峻拔,所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一般而言,豪放派的诗词,格调要么高昂峻拔,浪漫不羁;要么深沉宏阔,厚重蕴藉。文有格调,如人有气魄精神。进言之,人有气魄精神,源于其志存高远、智宏德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尽人间冷暖荣辱,方有笔下滔滔。吴德麟先生的诗词,无论状物写人,摹景抒情,无不体现出在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主观意志主导下的“向外看世界”的艺术张力。他的视角是以自我为原点,观照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人文。这种以自我意志为创作原点和创作动力,把主观意识(情感、精神、思想)与客观世界高度融合的诗词写作,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诗人的写作传统。无论是辛弃疾的“沙场秋点兵”、天下英雄敌谁手”,还是陆游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铁马冰河入梦来”,甚至是曹孟德《观沧海》的壮怀激烈、百感交集,在他的诗作里都有着很好的精神传承。甚至,这些古代著名诗人们留下的文化遗迹,他都一一拜访,吊古怀今,吟颂成篇。他引用古代诗人的典故名句,不着痕迹,推陈出新。这真应了他简介中所说的那句话:“师古而不泥古,食古而能化古,创新犹存古韵。”
   格调高昂的诗词必然有着与之相匹的意境,这也是吴德麟诗词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意境美。什么叫意境?简言之,意境就是“情”和“景”的结晶。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的诗人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都是对意境的描述、概括和定义。诗词有意境比无意境好;有“游心之所在”自创的意境,比“复制”“拷贝”别人的意境好。作品意境的高低,取决于作者自身境界的高低。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时候,离开社会属性,人就是“一堆无用的热情”(萨特语)。因此,人的境界之高低,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层次。层次不同,境界亦不同。宗白华先生将其概括为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五种。在吴德麟先生的诗词中,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这三种较高级别的境界,和诗人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相互激荡,产生了深邃高拔的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是昂扬、奋发、峻拔、向上的力量,以及健康美、力量美,爱与智慧等诗词艺术之美。
   寄情山水是中国士大夫的传统,也是时下退休老干部的时尚。然而,寄情山水必须有所“寄”,不是旅游、漫游等赶时髦式的游行。吃、喝、玩、乐、走、住、看、摄影留念等,那不是寄情山水,因为心中无所“寄”。吴德麟诗词中有很多一部分山水题咏,很好地表现了山水承载的历史人文和作者的主观情志,在山水中寄情寄志,给自然景物赋予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复印机式的纯景物描写。这也是他诗歌的特点之一。
   吴诗的题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关于军旅生活的回忆。在对军旅生活的描写上,直接继承了古代边塞诗人的豪壮,和当代革命诗词的豪迈,写得铿锵雄壮,让人击节赞叹。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有其高度、深度、阔度。”这些,只能体验,无法尽言。诗无达诂,评论亦然。吴德麟先生戎马一生,阅历如海;读书无数,智宏如山。其诗词的艺术特征亦如其人,怎么可能一言蔽之?一文蔽之?笔者不惴冒昧,浅说孤陋寡闻;抛砖引玉,以期真知灼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指教。

共 20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观点很明确,开篇采用类比手法,介绍吴道子画作的特点,以此引出作者对吴德麟先生的古典诗词特点的解读。然后,文章从吴德麟先生诗作的格调、意境等角度进行了赏析解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在解读中,引述了不少古代杰出诗人的作品特点与吴诗做比较,指出了吴诗的综合继承与创新发扬;讲述了意境知识等。所以,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领会了吴诗的艺术魅力,而且增长了不少知识。【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18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5-17 22:13:27
  这篇赏析解读文章,在表现角度上有新颖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就是类比手法的运用。通过评价古代诗词大家的风格特点,指出了吴德麟先生对古典诗词的艺术的继承发扬。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5-18 17:14:15
  恭喜获精,再接再厉。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5-18 17:29:32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4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5-20 09:36:47
  欣赏朋友的文字,感谢支持江山散文,祝福写文愉快,创作丰收!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