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送饭(征文·散文)
下午5点半左右,临近放学,学校门口渐渐聚拢了不少人。这些人主要是学生家长,有的来送钱,有的来送衣被,有的只是单纯地来看看孩子,更多的则是赶在放学之前给孩子送饭。在校门口,他们一边在闲聊,一边不时地向学校大门里边张望。
这些送饭的家长,有的是开车过来的,有的是骑车过来的,也有的是步行过来的,其中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言谈中,有的家长开车要过好几个红绿灯,仅来回的路上就需耗时20来分钟,油钱也将近十来块。拄着拐杖的老人,路上究竟需用多少时间,也许你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是,为了孩子,他们还是准时赶过来了。
除去准备饭菜材料的时间,除去做好饭菜的时间,除去把饭菜装到送饭的用具里面的时间,仅送饭一项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呢?送饭一趟来回,路上超过20分钟的过半数应该没问题;提前来到校门口,等候超过5分钟的占大约九成,等候超过10分钟的将近五成;孩子在校门口吃饭,家长陪着大约用时10分钟。为了送饭给孩子吃,家长需要费时多少,你大约可以估算出来。
为确保饭菜温热,家长们选用的保温饭盒都非同一般。陶瓷的、不锈钢的、搪瓷的保温饭盒居多,还有个别使用精制木桶的。天冷了,送饭的家长在冷风中等候的场景,足以温暖每一个路过的老师和学生。虽然送饭是一件极为不容易的事,但是,这些送饭的家长却乐此不疲,毫无怨言。
孩子们吃完饭走进校园之后,送饭的家长多半还在校门前继续逗留。家长们送的饭菜,一般都不是仅仅只够孩子吃,所以,孩子们吃不完便极为正常。待孩子们吃完饭走远了些,家长们就有不少人及时地把剩饭菜吃下。有的家长,因为剩下的饭菜多,正好能够吃个饱。而这些,可能是一些孩子所不知道的。
一位高三学生家长朱女士,从孩子上高一的那天起,坚持给孩子送晚餐已两年多了。哪怕是暴雨天、暴雪天,从未差过一顿饭。去年冬天的一天,大雪纷纷扬扬地下,地面上积雪很厚。平时一般都是骑电动车给孩子送饭的朱女士,看看地上厚厚的积雪,选择了步行送饭。当时,路面的确很滑,她在返回的路上接连摔了两跤。虽然如此,她仍然很高兴,很庆幸,因为这两跤如果是摔在去送饭的路上,这饭估计会撒了一地的,孩子的晚饭就不一样了。
送饭的家长们,喜欢在见面时刻交流教育心得。家长们对培育孩子的辛苦常常避而不提,他们常常回忆起孩子成长的一个个生动瞬间,常常回忆起孩子取得成绩的一个个细小的时间段,他们非常投入地交流着,有时到了上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才想起离开。
那些还没有吃上晚饭的家长们,还要赶回家做晚饭给家里的其他人吃;或者回去后把已经做好而送饭余下的饭食再热一热吃,这时,饭菜差不多已经可以算是剩饭剩菜了。
送饭的家长们,你们有没有人先自己吃完饭再给孩子送饭的呢?这个,真没有。家长们的心里,首先想着的,是在学校里苦读的孩子们,是他们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宝贝疙瘩们。
不少送饭的家长都认识我,见我从学校里下班出来,他们会很热情地高声跟我打招呼:“张老师好!”“下班了啊!”“辛苦了!”我也会随之大声应和:“你们好!”“家长们辛苦了!”“孩子们马上就放学了!”这时,我们班李莉同学的妈妈常会走近我,向我问几句李莉表现啥的,我就及时地把李莉的事说给她听。如果近段有考试,我会提前备好李莉的成绩表,顺便递给她看看;有时,我还会把李莉刚刚写出来的作文拿来给她看……
很多学校的门口,都会有前来送饭的家长。临近饭点的时候,家长们就会急匆匆地从四面八方提前赶到校门口,把自己精心制作的饭菜递到孩子的手里。
这,也成就了学校门前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