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同学是个老公安(散文)
同学中建大我两岁,是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公安,我与他情投意合亲若兄弟,无话不说常相谈,往来的20多年里,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平凡小事里折射出的豁达与干劲。
同学中建,是位已有20多年警龄的老公安,现任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主持七大队工作。他是一名特警,是警察中的特战队。作为一名大队长,他武装巡逻明察秋毫,特战训练一丝不苟,24小时值班备勤严阵以待,增援信访维序有礼有节。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十几次获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他带领的七大队因工作突出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大队。
老同学中建出色的工作,得益于他有一个和美幸福的大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他的大家庭温馨和睦、幸福美满。同学中建的父亲现年70多岁,在村里干了一辈子村主任,是一位很受人尊敬的长者,给中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他的父亲乐于施舍,经常救助乡里乡亲。这些好传统,都在同学中建这生根发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由于中建及其家庭在村里威望较高,社区成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其选为委员会成员,调委会成员共三人,一个是老支书,一个是现任支书,另一个就是我同学中建。可见中建同学在村里的影响力很不一般。
同学中建的妻子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在家相夫教子,里里外外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同学中建说:妻子就是我的‘大后方’,为家付出了很多,也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只要有妻子在,这个家就幸福、就乱不了方寸。话语之间,还有对妻子的愧疚和感激。同学中建的两个女儿都很优秀,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小女儿在读高中,学习认真自觉,无需扬鞭自奋蹄,成绩年年在校名列前茅。
同学中建从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住在农村老家,原本2009年和2013年两次都可以搬到市区内住楼房。最终,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需要人照顾,老人们习惯居住在土生土长的村里头,不愿去喧闹的市区,也不愿楼上楼下爬楼梯,于是,同学中建就打消了搬家主意,继续陪老人住在村里,每过一两天就到父母院里看望一下,偶尔下盘象棋。
中建说,陪伴老人的美好时光难忘怀,幸福就像歌中唱的那样:“老人不图儿女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每逢周末,三世同堂,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吃吃饭、聊天,其乐融融,乐哉悠哉,这就是世上最开心、幸福的事啦。
家里老人有退休金,但每月同学中建的妻子都忘不了给老人送上一些零花钱。她说,百事孝为先,孝顺二字,给老人好吃好喝、送钱送物是“孝”;更重要的是要“顺”,就是不惹老人生气,不给老人添堵,老人高兴这个家才会幸福,我们虽不能让老人享多大的福,但我们决不能惹老人生气,凡是能顺着老人,同学中建夫妻这一点上为我树立了楷模,是我一直学习的好榜样。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哪有一帆风顺的理,别人有了不如意,有了困难,同学中建都是倾其全力,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
有一年大年初一,同学中建70多岁的母亲病倒住进医院。根据工作安排,春节假期的值班表安排是中建大年初一和初五值班。当时,同学中建说,过年请假照顾生病的母亲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如果请假,整个大队的工作就会受影响。最后,他只好与别的大队长协商换了班。大年初一大家都在忙东奔西去拜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而同学中建却在医院忙着帮母亲办理住院、拿药、打吊瓶,无微不至地照看着母亲,忙里忙外,顾不上休息。他母亲住院整整12个日日夜夜里,同学中建是白天上班,晚上赶到医院陪护母亲,尽最大可能诠释着做儿子的“忠孝两全”。
有一种美叫做平凡之美,同学胡中建拥有的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和乐之美。
去年,山东以“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8个方面为评选标准,经过层层审核推荐,省文明委评选了300户第一届全省文明家庭。其中,同学中建孝顺父母,家庭生活和谐美,获得“全省文明家庭”殊荣。
今年2月份,市文明办等有关负责人来到“全省文明家庭”胡中建家中,为其赠送由省文明委颁发、省书法名家题写的“文明家庭”书法卷轴。同学中建说,获得全省文明家庭的称号是对我们全家的肯定和信任,让我更加坚定的将工作和家庭生活融合在一起,尽心尽力做人做事,撸起袖子,用心用情用力干事创业。
同学中建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幸福的家庭给他认真工作提供了后方支持。干公安20余年,他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大队长工作,上为领导分忧,下为队员担当,积极肯干、努力实干、务实勤勉,一直以来他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用他的行动影响着队员,为公安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这就是我的同学中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