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寻找祖先的智慧 (散文)

编辑推荐 【流云】寻找祖先的智慧 (散文)


作者:阅海天地 白丁,3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18发表时间:2017-05-19 18:48:45
摘要:纵观《诗经》,智慧四溢。先人们不但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清新、宁静、细致、婉转、隐约、抗争的画面,还为我们奉献了许多脍炙人口、历经千古的绝唱。

【流云】寻找祖先的智慧 (散文) 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问学生们一个问题:我们的祖先都有哪些智慧?当时我有意识地避开了“发明”这个词而改为智慧,结果学生依然回答了“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和火药”。“难道除了这四大发明就没有别的了吗?”我启发学生,便有几个学生回答圆周率。我知道学生们钻进了牛角尖,便改变策略,问学生是否知道“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信誓旦旦、人言可畏、兢兢业业”等这些成语,学生说知道,我就让他们去想象:如果有一个人,来自三千多年前“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他身着葛布粗衫,手执一捧兰草,或者身着羔羊皮袍,手持一把长矛,徘徊在长满芦苇的水岸边,出口的话语却是妙语连珠,比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你们会有什么感觉,学生笑,觉得很滑稽,可当我告诉他们一切皆有可能时他们才严肃起来。不错,我们的老祖宗就是这样,至少在2500年前、在物质生活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就已经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这些简洁精辟的、耳熟能详的成语了。在汉字还不过是几千个的时候,就创作出了许多曲折达意、栩栩传神、优美丰富、生动活泼的文学作品了,只可惜大家很少关注他们。
   我知道,不是我们的学生对先民们大不敬,皆因我们对先民了解太少。就我而言,当我第一次在诗经中读到了梧桐、杨柳、芍药等至今还生长于世、连名字都没有改变的植物时,也不禁怦然心动,仿佛发现了一个远古的遗民。再看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高山仰止”、“天作之合”等词语时,更是感悟良久。掩卷沉思,想象着时光历经几千年的流转、朝代不断地变迁,它们却依然保持着清新的、鲜活的面容,斑驳的岁月丝毫未使它的意象生出铜绿,任世事沧海桑田,它们以恒常不变,面对山川日月,历经大浪淘沙,至今活在人们的心里,成为人们灵魂中的一部分,这是何等强大的生命力?而这强大必源自于它们的卓越,这不能不让人注目。
   记得我们上学时学《诗经》,课本选的是《伐檀》与《硕鼠》,讲的是压迫与反压迫,当时学完除了增加点阶级仇恨感并无其它感觉,而实际上《诗经》中很多美好的诗,比如爱情诗,在那个时代,都被编者有意忽略了。多年之后,我拿起《诗经全译》,再去读它们时,已不再是普通的阅读了,这些诗的年龄与生命力,让我升起了由衷地敬畏感,这种“先入为主”的敬意,使我虽吃力却用心地读着、体会着,如同啜饮一樽古酒。那每一滴都不曾挥发的汁液,都是与时间抗争的结果,令我不能不肃然起敬。继而我更发现,《诗经》其实不仅仅是诗,还是一幅广阔的风俗画卷,那里有先民们淳朴温厚的气息,有弥漫芳香的田园,有丛丛纤尘不染的植物,有鸡鸣狗吠,有谈情说爱,更有先民们的智慧和杰作。
   我看到,《诗经》中的人们其实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最朴素的地方,推门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是蓝天白云,那里的山川与河流让人心旷神怡。
   比如
   十亩之间兮(十亩桑田树青青)
   桑者闲闲兮(悠闲自在采桑人)
   行与子还兮(我将邀你一同行)
   比如
   彼泽这陂(在那池塘清水涯)
   有蒲有荷(长着蒲草与荷花)
   比如
   凤凰鸣矣,(凤凰引颈和鸣哟)
   于彼高岗,(声音响在高岗上)
   梧桐生矣,(梧桐挺拔生长哟)
   于彼朝阳,(全身披着那朝阳)
   菶菶萋萋,(梧桐高大而茂盛)
   雝雝喈喈,(凤凰和鸣声远扬)
   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弥漫着清香,和风习习,(不完全是我原以为的那样充满劳役的悲苦与仇恨)。人们采摘着植物,耕田劳作,倾诉情感。一切都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我们完全可以以现代的体温,去触摸我们古代文化的体温。
   不读《诗经》时,我很难相信,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的情感就已经微妙到如此细腻的程度,而表达思想的手法又是如此高超绝妙。比如,那首著名的《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诗中的青年在一个早晨,白露茫茫,秋苇苍苍的意境下,痴迷地在水边徘徊,寻找他的伊人,伊人在哪里,似乎就在眼前,却又无法近前,美丽的笑容在雾中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及,青年惘然若失。
   爱情,尤其是单相思带给人的常常就是悲苦与感伤,男子意惹情牵,无法克制地思念着那个伊人,仿佛触手可及,却又不得靠近,因而迷离,恍惚。他只好常常来到这水边,痴痴地朝对岸遥望。女子却始终不能从“水中央”走过来,为什么?阻碍他们的难道仅仅是那条河吗?为什么她只能属于那水边?……
   《蒹葭》就这样给了我们一个若即若离的美感,那氤氲的效果,让一代又一代人遐想万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幅古典的绝美图画,就这样展现在眼眸之下,如此景致,望一眼,便已种植于心田,伊人之美,也就穿越千年,鲜活如初。就连蒹葭这水边最长见的芦苇,也染上了几千年的美丽,成为一种美好的爱情象征,永远流传。
   我不知道现代的诗人们,有谁还能把一个普通的水边芦苇,渲染的如此唯美?
   芦苇的花絮随风飘荡,却始终牵系于根;人的心思恍惚飘摇,也无非牵系一个“情”字,两种意境何其相似。而清晨的水、芦苇、霜、露等意象又展现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智慧的先民们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些,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终将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了一起,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我想,即使天地不仁,在这浩大的宇宙面前,人终是微小的,这“追索”在芦苇水波间亦显得茫然无望。但这永在思考、永在企慕、永在追索的姿态,是多么动人!这也许就是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也最令人共鸣的地方吧。
   纵观《诗经》,智慧四溢。先人们不但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清新、宁静、细致、婉转、隐约、抗争的画面,还为我们奉献了许多脍炙人口、历经千古的绝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说《诗经》是中国上古最伟大的诗篇。
   如今,在纷繁的都市喧嚣中,在忙忙碌碌的奔忙后,寻找一个时间,安静地拥坐于阳台休闲椅中,品味千百年来的诗辞,体会着祖先的智慧,恰如一股清泉滋润心田,实为修身之曼妙之法!

共 25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取材于生活平凡点滴的文章,立足于《诗经》来展开寻求智慧的独到篇章。源自课堂与学生交流的感悟,撰写成文,用笔尖记录生活。翻开《诗经》,智慧四溢,里面所蕴藏的文化,在今天看来,依旧会让你怦然心动,为里面的精彩拍手叫绝。《诗经》这部经典,打开了我们的另一个世界。曲折达意、栩栩传神的表达,优美丰富、生动活泼的文学艺术形式,不禁让我们掩卷沉思,回想着时光历经几千年的流转、朝代不断地变迁。品味千百年来的诗辞,体会着祖先的智慧,恰如一股清泉滋润心田,实为修身之曼妙之法!欣赏佳作,力荐共赏!【编辑:千里追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5-19 19:01:08
  欣赏佳作,感谢支持流云,祝在流云创作愉快!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1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0 11:00:38
  谢谢,费心了!
2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5-19 19:04:23
  问好老师,流云因你更精彩。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2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0 11:01:36
  谢谢,愿流云社团越来越精彩!
3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5-19 19:05:50
  期待您的精彩再现,佳作连连。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3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0 11:03:16
  谢谢推荐!
4 楼        文友:初晨        2017-05-19 21:44:45
  在纷繁的都市喧嚣中,在忙忙碌碌的奔忙后,寻找一个时间,安静地拥坐于阳台休闲椅中。
   真美好!
   感谢作者来稿,愿你在流云写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0 11:04:44
  谢谢,认识大家很愉快!
5 楼        文友:成雅琴        2017-05-19 22:37:56
  作品感人,故事曲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愿您越写越精彩!感谢赐稿流云!期待您更多精彩!加油!
回复5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0 11:05:23
  谢谢,有不足之事请多多指教。
回复5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0 11:05:59
  谢谢,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6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7-05-20 15:43:54
  不愧是一位研究型的语文老师,此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教育方面的论文吧?我也是语文老师,可对《诗经》知之甚少,惭愧。《蒹葭》是初三课文,对老师的解读非常欣赏!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6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2 09:08:14
  先来乍到,平时也较忙,尚没有时间拜读你的大作,慢慢学习!
7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7-05-22 09:46:50
  不敢当,我的语言很一般。来的时间也短,我们互相学习。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