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覆水难收(微电影)
成语典故:西汉时,会稽门人朱买臣家境贫寒,靠打柴糊口度日。他很好学,利用打柴、卖柴的空隙读书。妻子崔氏嫌他是个书呆子,不会有出息之日,就离他改嫁了。后来朱买臣经过同乡引荐得到汉武帝赏识,被任命为会稽太守。当他赴任时,崔氏拦住大轿磕头请罪,希望能够复婚。朱买臣让手下人取过一盆水泼到地上,对崔氏说:“你若能把倒出的水收回来到盆里,我就和你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比喻事物已发展成不好的定局,无法改变。
人物概况:
朱买臣:字翁子。汉武帝时,为中大夫,累官至会稽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前期穿得很破烂,后期身穿太守服)
崔氏:朱买臣妻子,看不起朱买臣,改嫁张木匠。(前期穿得平常些,后期穿得破旧些)
张木匠:一个木匠,娶了崔氏过门便日运衰退,后沦为乞丐。(前期穿财主服,后期穿乞丐服)
【第一幕】
日,外,烂柯山
开场镜头:几个烂柯山的空镜。
画外音:苍翠茂盛的烂柯山下,住着一位读书人朱买臣和他的妻子崔氏。
呈现画面:朱买臣为人老实厚道,每日苦读诗书,但运气不佳,屡屡受挫。他家境贫寒,无以为生,只得到烂柯山上砍柴度日。
(拍几个他边砍柴边读书的镜头)
【朱买臣】(摊开竹简,读了几句,又点了点头,作出思考的样子)
莫约一个时辰,朱买臣收起竹简。
【朱买臣】我一定要用功读书,我一定可以出人头地的!
(镜头特写朱买臣坚毅的眼神)
结束镜头:朱买臣背起柴枝,走下山去。
【第二幕】
日,内,朱买臣破屋
开场镜头:朱买臣摇头晃脑在屋中念书,越念书脸上越显悦色。
忽然崔氏“啪”的一声,把书简扔在地上。
【崔氏】(大声)我跟着你过清苦的生活,如今已经不耐烦了,你说你整天死读书,能有什么出息?
【朱买臣】(坚定)请相信我,只要用功读书,就一定能出人头地的!
(插入几个幻想自己当大官的镜头)
【崔氏】(更加不耐烦)一年前你就这么说了,这句话你足足说了两年!现在有出息了吗?你看看这房子,都破成什么样了,下雨了还漏水,我受够了!
(多拍几个破屋的镜头,要突出这屋子真的很破陋)
结束镜头:朱买臣看着崔氏离走的背影,等她走去,便又继续埋头苦读。
【第三幕】
日,外,烂柯山
开场镜头:朱买臣背起柴刀,上山砍柴。
【朱买臣】今日我要用心砍柴,多砍些柴草卖掉,去换些米面回来,妻子就会高兴起来了。
恰有一樵夫走来,见朱买臣精悍能干,脸上露出喜慰之色。
【樵夫】(走过去,见他砍得卖力)我这有一些柴,就送给你罢!
【朱买臣】(连连摆手)不不不,这如何使得?(忽然脚下一滑,踏了个空)
朱买臣险要摔落深谷,樵夫连忙抓住他的手。
【樵夫】(拖住他,用力往上拉)抓紧了!
朱买臣的肌肤被尖石划得鲜血淋漓,终于让樵夫拉了上来。
(镜头特写几处伤口,突显他为了自己的信念而受伤)
【朱买臣】(连忙道谢)多谢大哥相救!
【樵夫】你砍柴如此卖力,究竟是为了什么?
【朱买臣】(捂着伤痛处)实不相瞒,我用功苦读,拙荆却当我不务正业,我想多砍些柴回去,换些能让她开心的东西,来弥补她所受过的苦楚。(说话时尽可能用眼神来表现出深情)
【樵夫】(顿了一顿)只不过……那绝非是靠砍柴就能弥补回来的呀,否则我不会像今日这般……唉,不提也罢!(将柴草留下,转身而去)
结束镜头:朱买臣看着地上的大堆柴草,若有所思。
【第四幕】
日,内,朱买臣破屋
开场镜头:朱买臣带着好东西回到家里,刚推开门,却见崔氏依偎在张木匠怀里。
朱买臣一愣,手里的东西掉落在地。(慢镜头)
【崔氏】(看着朱买臣)你又跑到山上念书了罢,告诉你,这是我的新相公!
朱买臣呆呆看着他们,默然不语。
插叙画面:烂柯山上烈日当空,朱买臣擦干额头的汗,用心砍柴。柴刀每每劈将下去,汗液震抖飞溅到刀上。而自己险些摔下山谷,弄得浑身是伤。
【张木匠】你说这屋子怎么破成这般模样,嘿嘿,跟了我,保管你以后吃香的喝辣的。
【崔氏】(对着朱买臣,故意气他)你看,他能给我想要的,你这没出息的书呆子可以吗?
插叙镜头:日,外,城街
【崔氏】你帮我物色一个好丈夫行么?
【媒婆】哎哟,你不是有朱买臣了吗?
【崔氏】别提了,这男人没点出息,跟了他简直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媒婆】要是他以后真的当上了大官呢?你还会跟他一起吗?
【崔氏】我等不及了,即便朱买臣将来做了高官,我沦为了乞丐,也不会去求他。
【媒婆】城西有个张木匠,个子不高,就是人丑了些,但有钱有势,若嫁给了他,你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切镜)
【崔氏】(拿来纸笔)朱买臣,你写休书罢!
【朱买臣】(跪了下来)求你再忍耐一时,等我时来运转,日子就会好起来的,相信我!
【张木匠】(用手指戳着朱买臣的额头)你当真是读书读傻了吗?等到那个时候,她早就和我儿孙满堂了!
【崔氏】即使你将来做了高官,我沦为乞丐,我也不会去求你!
【朱买臣】难道你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
【崔氏】(摆开了脸,不愿再多说半句)
【朱买臣】(点点头)好,既然你决意如此,我写!
结束镜头:朱买臣在白纸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休”字。
【第五幕】
日,内,皇宫
呈现画面:汉武帝在宫里翻阅着文案,一边翻看边点头。(表现出对作文之人赞许的模样)
【汉武帝】(拍案)来人,传朱买臣!
【群臣】(齐应)是!
不多时,臣子将朱买臣领进正殿。
【朱买臣】(跪下)草民朱买臣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武帝】你文章写得不错,寡人赐封你为太守!
【朱买臣】(吃惊)啊,谢皇上圣恩!
结束镜头:几个下人为朱买臣换衣服,朱买臣张开手臂,任由他们伺候。此时由原来破烂的衣物,换成了光鲜亮丽的太守服。(多特写几个气派的镜头)
【第六幕】
日,外,城内一隅
开场镜头:一群人围在告示榜旁看官府张贴的告示,崔氏恰巧经过,把头探了进去。
【崔氏】(看着那张告示,惊慌)什么?朱买臣当上太守了,这不会是真的罢?
【百姓】这是官府张贴的告示啊,怎能有假?
【崔氏】(手指一个字一个字指着,逐字逐句读下来)啊啊……这白纸黑字是真的(用手指轻轻点了一下纸上的墨迹),连印也是真的(用手指轻轻点了一下纸上的红色印迹),他真的当上了太守……一个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当年我若安分守己,一直跟着他,到今天就能享尽荣华富贵了……
结束镜头:崔氏绝望仰视着天空。(旋转切出)
【第七幕】
日,内,张木匠家
呈现画面:崔氏回到家里,才推开门,却见屋内一片狼藉。
【崔氏】这是怎么回事?
【张木匠】(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走过来,双目无神)如今木厂的生意每况愈下,已经大不如前了,唉……
【崔氏】(夸张而惊讶的表情)啊?!!!
【第八幕】
日,外,大街
开场镜头:张木匠和崔氏穿着破烂的衣服,跪在街边向路人乞讨。
【崔氏】(蓬头垢面,赤着双足,双手捧着钵盂)好心人行行好,我们夫妻好久没吃过东西了,请你们大发慈悲,赏几个饭钱罢!
过场画面:朱买臣坐着大轿经过,轻轻掀起旁边的轿帘,路上的人都来围观新一任太守。
【侍卫】让开让开!
【崔氏】(一愣,手中钵盂一滑,打碎在地,忙冲上前去,大叫)相公!
【张木匠】(仍跪在地,表现出在乎的样子)娘子!
【崔氏】(急冲上去)你们让开!
【侍卫】(把崔氏拦截下)你这叫花婆子给我滚远点,别挡了太守的道,走开走开!
【崔氏】(理直气壮)大胆,你可知道我是谁?
【侍卫】管你是谁,臭要饭的滚远点!
【崔氏】(凶巴巴)岂有此理,我是太守的妻子,你们竟敢对我无礼!
【侍卫】(一愣)啊!
【崔氏】(推开侍卫,走到轿子前,装出一副可怜的模样)相公,你终于出人头地,太好了!我现在跟你回去了!
前面抬轿的两名大汉一拦,即把她推到在地。
【朱买臣】(缓缓走出轿子)怎么回事啊?
【崔氏】(连连叫道)相公,相公……
【朱买臣】你是谁啊?我怎不认得你?我们有见过么?
【崔氏】相公,我是你娘子啊!
【朱买臣】哦……我想起来了,怎么?想跟我回去吗?
【崔氏】(扑在地上,连连点头)嗯嗯!
【朱买臣】那好,你去端盆水来罢!
【崔氏】(端来一盆水)你是让我洗干净脸再带我回去吗?
【朱买臣】(接过水,一下子就泼在了地上)
【崔氏】(傻愣)啊!
(镜头特写地上的水,水慢慢蒸发了去)
【朱买臣】(指着地上的水)要是你能把地上的水收回到盆里,我就带你回去!
【崔氏】(苦笑)这怎么可能?
【朱买臣】你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哈哈哈……(转身坐回轿中)
结束镜头:看着朱买臣乘轿远去,崔氏直呼:“相公,不要抛下我啊……”
成语解读: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在说话做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话一说出口,事一做出来,就像是泼洒在地上的水,再难收得回来,没有任何反悔的余地。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佳作已申报精品,201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