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五张抗战时期的税单

编辑推荐 五张抗战时期的税单


作者:云泉斋 布衣,11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68发表时间:2017-05-21 10:10:42

1945年9月3日,日本政府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历经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至此终于取得了胜利。60年后(2005年)的这一天,我在淘旧书时,偶然碰到了一些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契约,其中还有5张税单:一张耕地税凭证,四张田赋及借粮收据。这些在一般人眼中视同废纸的东西,在我却是极为难得的宝贝。
   这五张税单的主人均为云南省陆良县中区黑白窑村的岳忠和。耕地税凭证的全称为“云南省财政厅征收耕地税凭证”,竹纸油印,长19厘米,宽11.5厘米,加盖的编号为13749,缴纳的是民国29年(1940年)的耕地税。1934年5月陆良开始清丈土地,清丈后把土地分为三等(上中下)九则(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改旧田赋为耕地税。民国28年,云南省政府将耕地税提高一倍征收;民国29年,云南省政府命令:迫于全面抗日战争之需,本年度全省耕地税率,在上年度已按原征额提高一倍的基础上,再提高一点五倍征收。这张凭证中的土地为下上则,面积为2亩2分,合银6角6仙,每亩由原来的5仙提高到3角,翻了6倍。缴纳时间为民国30年1月17日,上面盖有两方公私印章,但不太清楚。
   四张田赋及借粮收据的全称为“XX县(市区)田赋管理处民国XX年下期及民国XX年上期田赋及借粮收据”,四张均为棉纸印刷,长19——21厘米,宽7——8厘米。
   由于货币不断贬值,从民国30年(1941年)起,田赋改征实物,每赋税一元,改征稻谷一点二公斗。民国31年征率改为一点五公斗,民国33年再改为一点七公斗。从民国31年起,随赋征购粮食,作价每石国币190元,付现款90元,搭给“美金储蓄券”100元(1元抵法币20元),民国32年,每石作价国币1400元,三分之一付现款,三分之二给“粮食库券”,5年后,库券再分5年来抵赋,1年预征10年粮。民国33年,政府财政深陷危机,征购又改为征借,也是5年后分期抵赋,农民卖了粮,换得一张纸。
   四张收据为两块地在不同时间缴纳后的收据,一次缴的是民国33年下期及民国34年上期,一次为民国34年下期及民国35年上期。第一块地第一次的赋额为6角6分,粮食化整为零2斗9升(其中包括县公粮1升3合);第二次赋额为4角4分,粮食化整为零为1斗7升6合。同一块地,前后的赋额为何不一样?据《陆良县财政志》记载:由于清丈土地,不是根据土地肥瘦、光照和水利条件等因素订等则,而是看招待和送礼的丰盛差异为标准,把荒地等都丈量在内,面积扩大,等则过高,税额增加,民众负担过重,因此每年税银多数完不成,特别是改为征实,矛盾更为突出。民国31年(1942年)6月30日,陆良县章柏村陈国华、杜风章等27人联名呈报以“等则过高,税重难支,转呈上峰勘实,以活民命”的呈请中说:“清丈时不察土地肥硗,丈量人员对于购办食品多不随意(遂意),怀恨在心,而高列等级,将每年一季之田定为上等各则,数年一收之荞地,而定为中等各则,每年仅能完纳6成,纳税农户也是挑柴卖炭所得,现又行征实,水愈深,火愈熬,死期近矣。”国民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直到民国34年才批准调整山地等则,调减耕地税贰万六千六百七十一元一角八分。
   第二块地两次的赋额均为2元2角7分,但粮食合计第一次为9斗9升9合,第二次为9斗8合。收据上的内容较多,但多未填写,如征实、征借、征实征借及代征县、市公粮之种类标准、亩分等,只有一张上填了县公粮。如果当时能详细填上,就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历史信息,如征借公粮的比例,它与田赋、等级、亩分的关系等,真是可惜!第一次的没有填单时间,第二次的填单时间分别为民国35年1月1日和1月4日,照此推测,第一次当为民国34年1月。由此可知田赋为每年年初征收,收的是上年半年及当年半年的。上面同样钤有公私印章,惜印油浸染,不甚清晰。
   上面还有值得注意的三条“注意事项”:
   1、该本户本年所交借粮,一律自民国38年起,分5年平均在应纳当年田赋项下抵还,不再发给粮食库券。
   2、如该户田产在38年田赋开征前,已有一部或全部售出,准仍由原主持同本收据及证明文件向本处查明,照原借数目分年偿还实物。
   3、前项申请偿还实物,应在38年开征以前,径向本处办理,逾期不负责任。
   在收据最下面还有一条说明:此联于收粮后截给粮户收执,如遇田产出售,凭此联发还借粮。
   这也许就是这些收据得以保存下来的原因,想不到的是,还不到5年,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就土崩瓦解,向人民征借的粮食成为变相征收的高额田赋,这些收据成为国民党搜刮老百姓的罪证,但同时也是陆良人民为抗日战争做出极大牺牲的历史见证,也是所有大后方老百姓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见证,今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让我们珍惜和平,永远铭记那段峥嵘的岁月吧!

共 19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运用五张税单以及税单上的数字,详细地介绍了抗日战争中期,处于大后方的云南省的田地测量、质量估算等方面的情况,运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当时田地赋税的征收幅度以及征收方法,逐年成增长的数字,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剥削压迫逐渐加深,人民生活越来越艰难;文章也从另外的侧面反映了抗战期间云南人民对于抗战的支持和为了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5-21 10:11:48
  文章以小见大,运用五张税单,反映了抗战期间云南人民的生活,以及为抗战作出的贡献。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云泉斋        2017-05-23 21:08:47
   谢谢编辑的辛苦付出,你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