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南阳兄弟的黑白照(征文·散文.外一篇)
南阳兄弟的黑白照
大学同学群里聊微信,见到了我的几位南阳兄弟的黑白照片。这几张黑白照立即成了群里同学们的话题“头条”,大家瞬间穿越到三十年前的大学时代。
一九八四年秋的开学季,同学们从河南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信阳师院,组成了铁定四年的集体。我们学校位于山地之上,南行约三百米至浉河,依山傍水的景致构成了我们学习生活的大背景。大三的时候,我们开设了摄影课,班里的几部相机倍速活跃起来,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
那个时候,我们自己拍的照片都是清一色的黑白版,拥有高级相机的照相馆才能够拍出彩照来。南阳兄弟发到微信群的照片为黑白照,就是那个时候拍出来的。
由于相隔的年份长久,南阳兄弟的这几张黑白照都已经模糊难辨了。这当中有一张四人合影照,被一位逗趣的同学题名为“南阳四侠客”。呵呵!这名字真够耐人寻味的。
当年的几位南阳兄弟,毕业时因为各奔前程而分散各地。因着工作岗位需要坚守,因着家庭琐碎需要分担,因着别的各种原因,大家谁都是难得离开家与同学见上一见。所以,几位南阳兄弟能够在微信群里见到彼此,同样兴奋得难掩热泪。
二零零八年八月上旬,我们毕业二十周年庆,同学们又纷纷返回当年的大学校园,见到了我们当年的老师们,走进了我们当年的教室,重温了往昔的一组组细节,真切地感受到时光倒流是个啥滋味。同学们忆起当年拍照的故事,有些照片能够珍藏至今,便心潮起伏。虽然这些黑白照早就模糊了,但是,对着模模糊糊的影子,大家依然能够感觉到有很多往昔可以从中细细察觉出来。
这几张南阳兄弟的黑白照,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岁月,刻录着我们的大学时光,承载着我们的诸多梦想,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远珍藏。
与校长合影
我的相册里,或大或小,黑白或彩照,单人或合影……计量还真不少。这些相片中,有一张很特别,就是我与刘校长的那张合影。
我师范学院毕业以后,就回到了家乡的县城,做了一名高中教师。我学的是中文专业,也爱弄点文墨啥的,所以学校办公室就时不时地抽我去写写材料,做做宣传。这一来二去,我就与学校领导多了不少接触,出入于领导圈子也日渐多起来。有时,领导忙得脱不开身,一天要参加几场会,我还得顶替领导开会。我开会回来,还要及时地到学校领导办公室汇报会议内容,反映一下会议的一些要求。于是,一些同事见面时就跟我打趣道:“刘校长的助理来了!”
记得有一年临近“五四青年节”,县里要召开一次“全县十杰青年”表彰会,会议要求校长与校团支部书记一同参加。刘校长有别的事务缠身,就通知我到县政府大会议室去参会,还要求我会上做好细致笔录,让我回来后在全校团员代表会上发言。在紧接着的学校共青团代表会上,我还与刘校长一起坐上了主席台,做了超五千字的发言。
后来,刘校长孩子上了高中,特别挑选到我带班主任的班。这样,刘校长就成了我的一位特殊的学生家长。不知怎么回事,那时候,不少老师认为刘校长管理太严,查岗太频,听课太多,每周例会开得也过长。老师们不便向校长反映,就试图通过我做“桥梁”,把这些意见转达上去。一些老师看我与校长走得近了,就在背地里说我“领导面前打小报告”,“仗着与校长关系近就飘起来了”……尽是一派胡言。
为了与同事们搞好关系,我只好与刘校长疏远了一些。刚开始,刘校长没有发现,可过了一段时间,校长还是看出了迹象,问我怎么去他办公室少了,最近有什么“内部消息”没有……一时间,我也不知道如何摆正我与领导和同事间的关系,为此感到相当苦闷。
我去刘校长办公室的次数减少了,校长自有解决的招数。刘校长就主动找我,让我到他办公室去,他要问问他孩子在我班里的学习情况。这样一来,我就重新成为刘校长办公室的常客了。
有的老师提醒我,说学校的大中小领导岗位都不缺人,你搁这里面瞎混什么混,折腾得已经够多了,你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我迷茫得很,一位老师为什么必须得离校长远一点?与领导近就是素质不够高吗?不图个职务啥的,就不能出入领导办公室了啊?
刘校长的孩子算是比较好的学生,排座位什么的,多多少少我会考虑一下这是校长家的公子,有一点偏向也很自然。可是,一些同事忍不下这些,在不同的场合挑衅我,挑战我,挑逗我……我被挖苦也是寻常小事。我开始怕同事,怕校长,甚至怕校长在我班的孩子。
不过,说心里话,我给办公室干的活都还不错,可以说让领导们百分百满意。我是一个安心教书的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肠子,有的人把我想象成未来官场上的“痞子”,真是看错我这个人了。
有一天,刘校长正在陪同一行人检查校园,摄影机紧跟在后面。我抬头看见了他们,正想躲开,可已经来不及了。刘校长喊住了我,前来检查工作的领导正好问了我几个问题,摄影记者随即抓拍了几张照片;刘校长还专门喊我,和我照了一张合影……
看着这张我与校长的合影,想起刘校长已经退休多年,想起刘校长的那位孩子——我的学生已经成婚生子,想起我与一些同事间的误会,我心头的五味瓶又一次被打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