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父亲的猕猴桃园(散文)
一
前一向听说,父亲到县城买了一台小型手扶旋耕机,回到家里就叫人帮忙发动起来,然后又推到地里还进行了一番生产劳动!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既高兴亦担忧。高兴的是父亲硬朗的身体和不屈的性格,担心的是老人家毕竟年近八旬,身体节奏能否跟得上机器前行的速度?再者,旋耕机尾部带着锋利的犁铧,那东西可是不认人的铁家伙啊……
于是,我急急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路。正是草长莺飞时节,阳光明媚,清风拂面,公交车稳稳前行,道路两旁繁茂葳蕤的行道树急速后退。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绿海,那是连片的猕猴桃地:水泥杆站得像礼兵一般笔直、整齐,猕猴桃抽出的新枝像“天线宝宝”直指苍穹,在微风里不停摇曳,毛茸茸的模样在阳光下更是生机无限!红墙青瓦的二层民房与绿海紧密相连,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墙体上的字迹,——“山水眉县,创意田园”。
虽然在车上看风景如同走马观花,我却依然领略到欣欣向荣、魅力无限的田园风光,不由得思绪绵绵、感慨万千,我眷恋的这片热土实实在在地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其实,家乡发生根本性的大变化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主要得益于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猕猴桃的缘故吧!
我回到家已是下午两点钟,看见父亲正在院子里用毛巾擦拭着粘在旋耕机上的泥土,显得非常的仔细认真又小心翼翼!打过招呼,父亲说买旋耕机,政府有补贴政策,私人只掏一千多块钱;旋耕机作物猕猴桃园子很方便,施肥、除草的劳动量太大了,有了它一下子就轻省多了!……
二
记得09年深秋时节,父亲初次栽植培育猕猴桃园,那时离我家遭遇的劫难刚过去一年多,经济异常艰难,甚至庭院里很少听到有欢声笑语!当时我们那儿原有的经济产业(苹果)已经走向没落衰败,我一下子感觉到生活的方向是那样的迷茫,何去何从,该怎样发展家庭经济呢?恰好,整个社会到处都在推广种植猕猴桃,当然到处也能听到关于猕猴桃发家致富的喜讯!父亲受到了启发和感染,经过多方打听、咨询、请教,终于有一天父亲也从集市上,购买回了一捆猕猴桃熟生苗!
站在如今全民追逐“中国梦”的角度去理解,父亲当年栽植猕猴桃的事件,应该算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面对人生大灾大难表现出泰然处之、不屈不挠的大境界,他用生命为给全家燃起生活希望所做的一次人生博弈吧!记得父亲在家里做好尺杆,又到地里定间距、行距,挖栽植坑,摆苗、浇水、定杆,一系列繁杂琐碎的活计都是他亲力亲为,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历时一个月左右才算完工!
在父亲辛勤细致地作物下,猕猴桃的苗子“蹭蹭蹭”长得特别快,两年后便可以栽杆搭架了!水泥杆拉回来搁在院子里,可是往猕猴桃园里还有一段距离,这一段路程崎岖逼仄很不好走,父亲就一根一根的用绳子往地里背!毕竟水泥杆的数目多、重量沉,父亲年老体衰、力量不支,就想了个省力的办法,套上耕牛拴上绳子往地里拉水泥杆。开始还挺顺溜,后来受了惊的牛横冲直撞,把前面牵缰绳的母亲也拖倒了;牛带着拉套的绳索跑到了外村,把年迈的母亲拖得伤痕累累;所幸母亲并无大碍,挂了几天吊瓶就痊愈了,牛也被熟人截住送回来!
多少年过去了,一看到、一想到父亲建起来的猕猴桃园,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我就激情澎湃、热泪盈眶,脑子迅速地迸射出这样一首诗:飞来横祸压不垮,自力更生为全家;勇为儿孙树典范,甘醇莫过苦难花!
三
随着时代迅猛发展,县域果品行业日臻强大完善,销售渠道多元化、质量种类品牌化、生产加工规模化,眉县的猕猴桃声名鹊起,享誉国内外!销路畅通,每年到了猕猴桃收获季节,客商不断,供不应求!
客商们总要挑选出个头大的猕猴桃装箱拉走,唯独把小一点的都剩下来,父亲荣辱不惊,他说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反正咱们家里人口多,剩下的就自己吃吧!前年猕猴桃销售季已过,我回家时发现,房子的角落里堆着一堆猕猴桃,放得整整齐齐并用蛇皮袋苫着!父亲说,这是专门给咱自己留下吃的,人家都说猕猴桃营养丰富对身体非常有好处,明个你走的时候就多余装些带走吧!父亲作务猕猴桃多年,从不喷施有残毒农药,遵循原生态管理,甚至连化肥也很使用得很少,他说天大地大,自然成长出来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
有一天,我想到父亲的猕猴桃园里去看看,及至树下感觉有一人高,里面非常清爽,地面光洁得没有一棵杂草。最让我惊叹的是有一棵树,上面结的桃子个个足有“罐罐馍”大,母亲说那是你爹给这棵树“疏果”了,只给上了些农家肥,想看看它们到底能长多么大!我一数,竟然有十四个,摘了一颗拿回家一称重量,竟有八两多!
耄耋之年的父亲,整整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善良、真诚、勤劳、朴实是他用生命践行了一辈子的品质。老人家常常对我说:土里生黄金!父亲对土地一往情深,如今又不顾年迈体衰,把积攒了几年的养老金拿来买了一台旋耕机,用于猕猴桃的作务和生产!这种精神和境界应该发扬光大,我祈望晚辈能效法先辈的恩德,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作为不凡,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