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致乌青体(随笔)
最近协会里面的几位大咖对乌青体仿佛情有独钟,在探讨中发了几篇乌青的诗。殊不知,这篇《对白云的赞美》犹如一颗深水炸弹,一下子把许多潜水中的前辈给轰了出来,纷纷发表意见。成立了两大阵营,或赞美或批判,竟然没有保持中立的。抒发的论点也是丰富多彩,不管是赞赏的还是批评的,竟然都非常有理。可想而知,不管乌青体是否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但他确实已经打破了传统,并留下了深刻的意义和一个文体的开始。
我对乌青体没有好感,严格意义上讲,是我的诗歌修养太肤浅,肤浅到着实看不懂乌青体的内在含义。而或,它就根本不需要挖掘潜在的内涵。看着众人激烈的探讨,维持着自己的观点,我在想乌青体,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
同样是来自台州,我对乌青的笔名,只有单纯的本意理解。乌青便是我们当地的一种方言,意思就是软组织受到伤害,变黑变青的那一块,轻轻一按便是锥心的疼。我对这个笔名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会是个喜欢调侃的人。
我是法学专业毕业的,行事的严谨性,一直是我所推崇的。尽管我不大认可乌青体的诗歌,但我还是去网络上搜索了许多资料。结果被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网络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感慨乌青体的随意性,语言的简练与苍白已经失去了现代诗歌的优雅与深意。有句颇为深刻的话便是,假如这也是诗歌,那诗人的门槛也已经低到无下限了。虽然评论带了点讥嘲与不屑,但在现实中,的确没有办法给这个头衔冠与正确的定义。在我认知的乌青体便是一句或者一段平常不过的话,用回车或者空格,隔成了诗歌的形式,但是诗歌的灵魂呢?从古至今诗歌所表达的内涵与优雅呢?都被藏在了哪里?可能这不是我的认知,也可能是我的无知而已。
我曾经看过一段小视频,是我们当地颇有名气的一位诗人老前辈,他对乌青作品的解析。并特别以《对白云的赞美》这首诗为典型例子,刚开始我还一直在思忖白云的含义,是否乌青的别有用心,借极度赞美白云的白,暗讽了社会上的某一现象。后来才知道,作者的本意就是说白云的白,他就用最简单的描述,赞美了这种自然现象。看过视频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我心目中的诗歌不应该是这种简单堆砌的文字呀,这到底是一种何等的境界的革新或者发展呢。
诗歌最忌讳的是无病呻吟式的感叹,但也不至于直白到把一句话隔开,就成为最为简洁明了的文体吧。假如这真的是一种诗歌,那我心目中诗歌的精髓呢,难道被诗歌的创新所抽离了!
十多年前,那会在榕树下当小编的时候,也会经常碰到这样类型的诗歌,我都会在婉拒的情况下,写上一段小话并且鼓励作者继续加油,诗歌是优美的,是在我们枯燥的生活中,吹过的一阵心旷神怡的清风,我个人希望他们能够把生硬的文字搓成圆润,给读者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直到乌青体的出现,我才发现,我只是个坐井观天,孤落寡闻的人。我竟然因为自己的无知与主观,埋没了许多伟大作品地诞生。如今,怀着十分惭愧的心情,我也作了一首乌青体:
我家有座院子
院子外
围着一堵石头墙
很高很坚实
我想爬出去
爬出去看外面的世界
但我找遍了院子没有梯子
后来我一看
门没有关,它开着
我挠挠脑袋,这是笨吗
还是为什么
这段话语言简练,就是写着我出院子的经过,但我用了标点符号与回车键,就把一段看似荒诞的过程,格成了诗歌。许多人也会想到这首诗,肯定有个内涵,就是作者想挣脱内心的束缚,想换一种生活环境,无奈眼前的形势局限了作者的想法,努力之后还是徒劳无功,但命运往往会给一个人关上门之后,又会给他开了一扇窗。想必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联想,当然这个前提是会有很多读者看到这篇文章。
但是你们想错了,我作这首诗的目的就是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告诉你们我就是要出这个院子而已。可想而知,当你们知道内情后,给我的会是一通嘲笑与冷眼。但我确实是在创新啊,抛弃了诗歌的内在,格式也没有错呀。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只能说你们这些文化人想多了,假如是那些没认识几个汉字的人听了这首诗后,第一个反应便会说你丫真笨,有门不走却去找梯子翻墙!
一种文体的诞生,诞生之后是渊源流传还是昙花一现,不仅看它是否优秀,是否受人崇拜,在我认为衡量文体的伟大的根本途径,便是是否会受到后人的延续与研究。那乌青体到底是一种诗歌文学面目全非的改革,还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热议呢,这恐怕,十个人有十种不同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乌青说过他的诗,全中国懂其意的不足百人。我现在已经确定,极其十分肯定地把自己列入到百人之外。我还看了乌青体的其他诗歌,真如评论说的,态度决定了门槛高低。到底是我不懂,还是诗歌进步太快,还是你只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假如乌青只是个平凡的人,那他的对白云的赞美,还会有人推崇吗!
诗歌的创新还是没落!值得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