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锦里(散文)
一
你的锦瑟,我的年华。我细小的时光,总有一片心事,是彻彻底底属于你的,
相遇是那么不期然,不可思议,又那么惊艳,曼妙。如晚间的风,清晨的光,怀着甜蜜,怀着忧愁。
我与你,在城市的两端。坐上地铁二号线,从人民公园绕过步行街,也要走上很久。你怀着三国的气息,静卧修养,有点书生气,又有着“沙场秋点兵”的严阵以待。我一步步,思量你的温柔,以及名字里的光芒。
锦里。书《华阳国志·蜀志》这样介绍,“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
你的名字太花俏,青瓦绿墙,一副妮子样,美是美,却被宠坏了。想想织锦女,穿着在你身子下洗濯,染成的云霓锦缎。街上,整座城,都是步挪金花,粉黛娇颜,那番风韵,怕是羡慕死天上仙子。
想象你的温度,从踏入武侯这块土地就开始。三国,英雄,炽热的文化扑面而来,饶是我已成年,骨子里的情种还是蠢蠢欲动。那沙场马蹄,盖世人物,谈笑间,樯橹,一城,灰飞烟灭的画面实在刺激,又惊心动魄。
可眼前,道路旁层层跃起的高楼,堵在四周,那副疏懒样,没有一点火热与激情,全是一股小家子气。突然,心不知不觉,有点冷,怕见了你,心会莫名的疼。
一路上的光阴,被街头小店抢走,他们一个个鲜红酒绿,蝗虫一样,寸草不留。不过。还是有几家特色文化的店子,他们像一枚枚针,镶嵌在珠光宝气的街道下,吸人眼球,像是最后的传道士,坚守着最初的信念。而我,也在路上,被传出的吆喝声,感动。
遇见,虽然起源一场精心的预谋,可那里面盛放着的,尽是热忱。如晚风下的温柔,曼妙无比,又带着一点怯怯不安,毕竟是有意的,而不是心有灵犀,无端的缘分。
你被古香染着,人来人往下,两扇铜门,左右盘踞。大大的油漆牌匾上雕刻着“锦里”二字,古朴厚重,又真实,又朦胧。
我在其下,卑微仰望着,像朝圣者那匍匐的信仰,而你这,也是我的信仰,以及爱慕。
青花深巷,你的身子里藏着,石桥,流水。那喧嚣的叫卖,各种玩意儿,在街头,一排排铺开,火辣辣的。不像隔壁的武侯祠,冷静,轻淡,感受不到一点豪气,即便很爱诸葛的谋略,智慧,也不免会有所失望。年轻,总是渴求着热血和火辣,年老,才爱养生和指点江山吧。
在你的外面,躁动的是人心,而挨着你时,他们都把躁动给了你,所以你无比炽热,耀眼。
他们只留下眸光,欣赏你的潋滟和风情种种,然后融入一场风俗。关于三国,关于年华,也关于你我——那最致命的暧昧,如火如荼地演绎。
而我,融化了。我的触觉,渗入人潮中,一步步感知你的冷暖,顺便吃你泡的热茶,点心。这些精心的暧昧,我要一点点投入,极细致才行。
二
你的步子是真轻飘飘的,青砖,细润的沙哑声。于其中摩擦,有一点火星子,像是预热的情愫,一点点升温,燃烧,然后到达极致。极致后,又被街角的流水所扑灭。我低首,拾起一碗泡好的花茶,一饮而尽。火下的凉,既浪漫,又情深。
几条街下,都有各色的姿态。有的在时间下更显高格调的风情,有的细水长流,安静,细腻。
途中,有颗很大的姻缘树吸引着我,上面挂着许许多多的信符和红线。树下的池水长着绿藻,被水波推得摇摇晃晃,红色映在上面,别样的旖旎,暧昧,可惜了,总缺一份完美,毕竟是隔着距离的。
这让我想起王实甫笔下的张生与崔莺莺。相遇时,热切,为爱夜下西厢,缠绵悱恻,又被现实所拆散,不得已,张生上京考取功名,进士及第后,方取得一份美满姻缘。这世间种种,似水中花,镜中月,都在现实的考量下,能否修成正果,看情深,缘分,也看自我努力与否。
绕过一圈,能有大印象的,古戏台是一处。演员着大红袍子,带着羽饰,一派红红火火,在各色的擂鼓中,舞动长枪,飞扬跋扈,何等气魄。吐出的地方川音,浓烈,像战马,十八里相送,台上,喧嚣漫天。台下,泪落一片。
而我,在戏中,被一阵江湖梦带起,浮在茶上,一片片,沉默,唏嘘。
小吃在进入巷子不远处,鲜香,麻辣。一位位热情的师傅,给一份份食材刷着调料,火红,垂涎欲滴。那馋到了尽头是什么呢,饥不择食?不是!是不知所措。去哪里,先尝哪个?
每家店前都门庭若市,想要吃啊,不得不在人群中挤着,大声吆喝,死死卡住到手的位置,等着那得之不易的美食。
每一种美食,近在咫尺,却费一番功夫。它们所带来的诱惑,不仅仅是舌尖上递出的酥麻,更多是心底的那一份参与感和热切,那种迫在眉睫的渴望。
享受,是一种追逐下的认同,是一种心灵的跃动,可能酸酸的,却感到满足,幸福。
“伤心凉粉”是我最喜欢的小吃之一。吃的眼泪不停往下掉,太辣,辣的忘却前生种种,只余今生,在伤心中,眼眸灼灼发光。菠萝蜜我也喜欢,一口下去,酸酸甜甜,像极了初恋。两种混着吃,风味别致,极辣下,又带着甜蜜,把忧愁灌入甜蜜,肯定腻极了,难以想象,那口味,想想都忍不住。
锦里将“好吃”和“好吃”发挥到极致。那一份份美食像糖衣炮弹,一个个下来,炸的你钱包扁扁,你乐意,回去还骄傲不已,叫嚣着来日再战。
而养,也是锦里的一大特色。午后,闲下来,一壶茶,几个朋友,谈天说地,火热的气氛,你嫌热,不远处有石阶,流水,更远处有酒馆,故事。你不愿意折腾,就躺在藤椅下,和时光唠叨唠叨。
静下来久了,就慵懒了,锦里到底是蜀人的,骨子里都躁动不已。大碗酒,大碗茶,再感受感受三国文化,这些才是锦里经久不衰的原因。而那些细微的清凉,是怕你受不了,才慢下来的节奏。
锦里的时光,是带着火的,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
我在其中,像一截不起眼的枝条,可也慢慢燃着,在春光下,细微,明亮。
离开,可能短暂,也可能长久,但不期而遇的碰面,总是甜蜜,而忧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