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的脚步
一直以来,对“美丽乡村”这个主题不是特别热衷,总以为自己就是乡村的后代,没有什么稀奇的东西,但今天对四个村子的走访,我转变了看法。
一上午,我们走了四个村子,我们的脚步匆忙,我们的印象深刻。在小燕山口村“燕山叠翠”面前,路旁簇拥的火炬树比以前丰实了许多,我们在初具规模的村民广场前欣赏粉墙上生动的宣传栏,留恋重新加宽的水泥道路,惊叹着这个村子又有了新的变化。在河心庄村,我们流连于“樱桃小镇”那长长的屏风长廊,透过农户虚掩的大门,整洁的农家院令人神清气爽,摆放整齐的农具、硕果初绽的果树,我们看到了这个小村子发展的希望。在二十里铺村,我们驻足于石砌水渠上一座座造型古朴、美观大方的仿古石桥,站在平整宽阔的“文化广场”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劳累一天的村民们在这里欢声笑语,那昂扬的鼓点如在耳畔,那动人的笑脸如在眼前。在姚八庄村,我们穿行在别致的“半亩农庄”,现代化的蔬菜大棚里郁郁葱葱,可以由房客自主耕种侍弄,连着大棚的是静谧的客房,磨砖对缝的墙壁据说是由六七十岁老工匠用传统手艺勾勒而成,随手拨弄儿时曾经的珠帘,精美的铁艺栏杆,爬上墙头的葫芦伸手可得,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白天辛勤劳作,晚上坐在院子里听着城里没有的虫鸣。四个村子一个赛一个的整洁,一个赛一个的令人沉醉。
我们一路观赏,一路倾听,观赏如画的美景,倾听乡村的发展。四个村子,既有山区,又有平原,既有千余人口的大村,又有一百多户的小村,既有始终名声在外的经济强村,又有近两年突飞猛进的后起之秀。可以说,四个乡村就是家乡发展的代表,每个村庄都在打造自己的亮色。他们的发展的足迹就是农村发展的脚步。燕山口村没有满足于前人留下的“燕山叠翠”,着力谋划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七宝小镇”;河心庄村连续九届的“樱桃采摘节”已经风生水起,他们摸索建立妇代会+协会+基地模式,发挥广大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净化、绿化、美化庭院和村庄;二十里铺村全力营造的“小桥流水人家”,原是一条脏乱的干沟,文化广场原来是个废弃坑塘,村民们广泛发动,把深沟筑好护坡,把坑塘填平硬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姚八庄村着眼于年轻村民外出经商,农业生产缺乏劳力的实际”,创新性的成立了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全村土地,农民以土地入股,平时在农场劳动,还享受年度分红。通过推行“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规划出设施蔬菜区、果菜采摘区、农家餐饮区、休闲运动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建设了日光温室、果树、联动温室、奶牛场、餐饮服务、渔场等多项种植养殖项目,提出了建设姚八庄村自己的“鸿德文化”。“河北省精神文明先进村”、“唐山市孝亲敬老先进单位”、“美丽乡村重点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每个村子都有一连串的荣誉,每个村子都有讲不完的奇迹。
四个村庄,没有简单地仿照城里建几栋高楼,栽一些花草粉刷一下墙壁,始终没有忘了农家的韵味,每个村子的整洁离不开村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每个乡村的发展更不能离开村民的积极参与。小燕山口村的“十姐妹”义务环卫队自不必说,在她们的带动下,村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很多人改变了村边地头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不仅净化了小燕山口村的街道,也净化了每个村民的心灵,成了真正靓起来的新农村。姚八庄村新一任两委班子上任后,先后召开5次村庄发展专题会,集思广益,明确了一条生态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工作中,村“两委”干部严格集体坐班制度,完善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8项工作制度,使村务管理真正实现了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一切工作,都是从村民出发,从大局出发,才能换来村民的积极拥护,积极维护。
返程的路上,我们的眼前仍然浮现着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向农户家门口,宽阔的文化广场中男女老少携手欢愉,我们看到了村民的脚步没有停歇,乡村的脚步没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