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薪烬火传闹元宵

编辑推荐 薪烬火传闹元宵


作者:常帮娃 布衣,17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7发表时间:2017-05-24 09:49:39
摘要:愿社火传承永远飘香,留住浓浓的年味,就是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你我他心中美好的记忆,成为民族的共同记忆……

薪烬火传闹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催人的锣鼓点子从晨曦里落下来,从山城里飘过来,从广场里挤出来,热热闹闹的景象,把群众带入社火的汇演现场。
   元宵节可谓将年的氛围推向第二个高潮。来自19个乡镇的社火代表队汇演,如同19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着薪烬火传的精神,传承着红红火火的民俗传统文化。现场观众都笑开了颜,脸上绽放出一朵正月里的蜡梅花。
   H乡社火代表队表演的《金鸡报晓闹元宵》》最引人注目。四面彩旗一打出来,如同质朴的传家宝。她是自清朝以来一直年年表演社火用的。两只美丽的大公鸡,在优美的乐曲中翩翩起舞,竟然让人如此惊心,如此畅快。两对狮子从人群里轻巧地跳出,跟着一个纸扎的红色彩球舞起来。扇子舞的背后是彩龙船。我真的看不出这是农民在演出,他们的动作整齐而优雅,把彩船划得险夷相间,紧扣人心,把扇子舞舞得开合生动,趣味无限。像春天的画眉唱歌,夏日的蝉鸣声声。露水和黄土喂出的乐曲最珍贵的是由衷的情趣。
   社火作为传统文化的密码,除了镇邪祈愿的美好寓意外,在眼前的每一个社火节目上,都带着舞动清清卢氏的气息。
   S镇社火代表队表演的《瑞狮迎春》最有气势。四周彩旗飘飘,八对狮子锣鼓在不同方向打起闹头,紧锣密鼓的节奏像是惊醒了群山,惊醒了绿水,也惊醒了云天,整个表演场上沸腾起来。舞狮表演者有了生命的跃动,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在舞台上绕场一周,舞得欢天喜地。顿时,这里成了大山,成了高天,成了茫茫的狮的林海!
   社火节目越演演精彩,将山区的民俗传统文化演绎得惟妙惟肖,惊叹声不绝于耳。
   Z镇社火代表队表演的《鸡狮闹春争脱贫》最有底蕴。她古已有之,又有继承发展,各种彩旗排列有序,迎风招展,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板面上的文字图片,则展示着Z镇脱贫攻坚的辉煌成就和美好理想。老艺人精心设计的道具令人耳目一新,闻鸡起舞、雄狮闹春锣鼓方阵阵容最为强大,老狮子动作娴熟,小狮子活波可爱,斗鸡老翁头缠白毛巾。他们表演形式多样,乐谱变化无穷,逗观众取乐,富有独特的乡土文化气息和极深的教育意义。闹社火的压轴戏是跺车。三辆农用车装饰得五彩缤纷的花车,出现在演社火台下,这些演员都是几岁的小孩,他们的身体被固定在高空悬妙精巧的芯子上,还摆着不同的姿势,惟妙惟肖,生动有趣。农用车周围悬挂着与政策相关的标语图案,比如农村惩恶扬善、护林防火、脱贫攻坚等等。仔细看,农用车已被装扮成彩车了,那开得娇艳夺目的“莲花”,像是有幽幽的清香散发出来;一只漂漂亮亮的公鸡,似乎正昂首挺胸引吭高歌。社火像一条看不见头尾的长龙,游走在这片欢乐喜庆的海洋之中。预示着未来的梦想和幸福美好的明天。
   愿社火传承永远飘香,留住浓浓的年味,就是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你我他心中美好的记忆,成为民族的共同记忆……

共 11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社火”来历源远流长,史料称:“社火,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又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原始社会中,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庆贺,或聚会扮兽庆贺,教育后代,树立智、勇、谋各方本领。这是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农家以户族设“堂”,以村、堡设“社”;与“社”有关的事称“社事”,诸如“香火朝山会社”“社火会”“孝义会”“自乐班会”“曲子会”“吃割食”(有地方称吃合食,也有的县乡称‘吃割四’,买卖土地写契约,让四邻同意、最后划押写契,四邻不找麻烦)等等,把各种不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设会头,订会章,收会(社)员,交会费,有一定的感召力量和威望,遇有不规行为,也有权力处理。这种会社,每逢迎神报赛、庆贺集会,必然举行游艺活动,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人群相随,显然是“人威”助长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风俗,它与民间的“香火”还愿风俗(庙会风俗),如同挛生姊妹,正像民俗所述:“社火娱神,香火娱人”。其含意深邃而味长。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5-24 10:08:50
  非常精彩的社火汇演,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常帮娃        2017-05-24 10:11:32
  多谢老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