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云洞岩有感
今年夏初的一天,有幸首次去攀登漳州最有名的名胜古迹——云洞山的云洞岩。
云洞岩,坐落于漳州郊外五公里处的云洞山的山顶上。山上怪石嶙峋,奇石遍布云洞山的各个角落,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而且方圆的,椭圆的,很像大大小小规格不一的面包,横七竖八地躺满山中,真得是非常的奇异、壮观。
我是从北波攀岩的,北波没有正而八经步行的路,都是原始羊肠小道。山石嶙峋,石头怪异,石头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这就更增添了攀岩者攀岩的难度了。因为对于登山者来说,从北波攀登,要比从南波攀登凶险得多,艰辛得多。
因为从南波攀登,走的都是经过了人工开凿的路,后来政府又投了巨资,修了一条通往山顶的大道,所以,正规走南大门爬南波,比较轻松。比较便捷的一条道路,是可以直达通天门的,正如写《西游记》时作者吴承恩的构思一样,通天门是一个理想惬意的去处,人人都乐意往这边走。这叫“轻轻松松去通天,无惊无险爬云顶。”这大概是很多爬云洞岩之人心中的由衷感受和写照吧!
很早就听说:“要爬就爬北波岩,山高路远怪石连。手脚若非轻似猴,那得惊云叹行险。”在云洞岩山下我居住了这么多年,我还是与同去攀岩的伙伴们第一次选择了从北波探奇涉险攀上岩顶的决定。
云洞岩,北面坐落在漳州理工学院的南大门后,也就是说北波刚好坐落于吉马大道的漳州理工学院的旁边,这座学院就坐落在云洞岩山脚下。由于我有幸在福建吉马酒业工作了六周年多,是看惯了云洞岩山顶上的风雨走势,云飞雾绕,闪电的飞龙走蛇,雷声的肆意张扬劲吼;当时由于生意较忙,就是没有机会来这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真的是留下了一个遗憾。今天,在离开吉马酒业两年多的日子,却有这个兴致从漳州理工学院的山脚下徒步用原始的方法,攀岩云洞岩,这真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一路上的艰辛就不复细说了,因为从小在山里放牧打猎,山高路险,对猎物的凶狂和疯狂的了解已经印象很深,童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底蕴,给登山的我奠定下良好基础。
爬山攀岩,考验的是一个人真正的意志和耐力,这跟围猎和狩猎的原理是一样的。围猎,就是对一只凶残的猎物的合围及歼灭,这首先要体现大家的团结合作,众志成城的精神。首先,猎狗一见到猎物时的齐声吼叫,这骇人听闻的声音在幽静的山谷中已经给猎物一种极大的震慑作用,所以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跟着猎狗走,提着鸟统(也就是土制的鸟枪),一齐围拢靠近猎物。这也许是野猪,也许是老虎,也许是山獐,然后万弹齐发,因为鸟统里面的子弹装的是用生铁融化成、碎练成的生铁珠子,这种铁珠子发射打出去的状态,成散形状扩散开来,射杀在猎物身上,对大猎物和小猎物的杀伤力都是挺残酷和致命的,所以,这就是围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叫一个团队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吧。
狩猎,就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意志力了。这就跟钓鱼一样,是要有很强的耐心和意志力的。因为大鱼上钩和大猎物的撞到枪口下,都是千蹲狩,万蹲狩才得来这个千载难逢好机会的。狩猎就好比我们写长篇小说,是在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意志、毅力,是在长跑,跑马拉松。
今天首次攀登云洞岩,我做了很充分的思想准备。去之前就备足了茶水,穿上登山鞋,又腰扎了一条擦汗的红色大汗巾。这条大汗巾是我平常在练武时常扎在腰中的,既可以当腰带、裤带用,又可以当汗巾擦汗,急用时还可以当软武器,使出轻功、气功,抖出“缠、绕、掷、摔、击”等十八般套路的武艺,因为童年我就生长在武榜眼的家乡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横路下组这高山子顶上的大山深处,见惯了恶风险雾,山高路险,凶残野兽。与大自然的原始生态,恶劣环境进行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次攀登云洞岩,对于我来说还是小菜一碟,应该说不在话下。
可能是年龄逐渐加大,平常也缺乏持之以恒练习武术的习惯吧,现在的体力和耐力确实大不如前。登上山顶时我还是流下了不少汗水,有点上气接不着下气的感觉,终于会当凌绝顶了,一览众山小,一览吉马大道比肩接踵的建筑,回想起在吉马酒业工作的日子里,颇有一番感慨。吉马昔日的盛世和繁华,又依稀回眸到眼前,如今物是人非,我已经远离吉马酒业这么多年了,更多的感慨在心底油然而生。
一个企业的竞争,关健还是在于人才的竞争;靠的是意志、毅力、耐力的比拼和竞争,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好像我们练太极和气功,从气沉丹田到力发指梢,出手致命一击,这一气呵成的统一,绝非是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和壮大,就犹如登山的勇士一样,常在捷径和康庄大道上走,是显不出什么卓越的本事和本领的,只有在低谷和险峻的崎岖小路中,勇于攀登,顺利到达山巅岩顶,那种精神,那种胜利才最难能可贵,战无不胜!
不过还好,我登上云洞岩顶上的时候,还是满面红光,神彩飞扬;比起那些登上岩顶时脸色泛着铁青的人,我红润的脸色,就童年练武给我的身体带来的底蕴吧。其实呀,任何一个成功人士,他的成功都是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绝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也许只是一种传言而已,要使传说变为现实,那是需要不畏艰辛地努力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