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天地事】丹水河的把脉人(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天地事】丹水河的把脉人(征文.散文)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0发表时间:2017-05-25 09:31:35
摘要:几十年过去了,那一幕还永久的留存在我的脑海之中! 忘不了呀!丹水河的把脉人——老金!更忘不了仍然战斗在水文战线上,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在洪水来时,通过他(她)们分析水文数据,防汛决策部门可预测洪峰到达的时间与规模,及时疏散沿岸群众。 他们,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险丝’。 他们,是把脉丹水河水文资料的无名英雄。

【晓荷·天地事】丹水河的把脉人(征文.散文)
   “一船一浆一缆绳,一架仪器三人行,一撑一读一计算,一河流水一生情。”
   读着这似诗、似画,是数字镶嵌其间的诗韵描绘。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勾起了我对丹水河畔“水文站”工作人员深情地回忆,甚至是对那早已久远的一个人的怀念。
   在丹水河水间,经常活跃着这样一批把脉水位、流量、雨量、水质、水温、地下水、蒸发、泥沙等项目的“丹水郎中”。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日复一日地撑篙划浆、抛锚定位、测算点绘,一条简单的测船便承托起了大部分水文工作——这不仅意味着需要整天和枯燥的数据打交道,更意味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艰辛。
   他(她)们手里的活是琐碎而严谨的——凌晨两点,走上短则数分钟,多则数小时的山路,到断面看水位、发电报,这是人工测报;暗夜里,俯身将瓶式采样器放入每秒三到五米流速的汹涌河流,这是人工采沙;每一次在雨天里开展的工作,都不亚于进行一场战斗。
   记得那是风雨如晦的清晨。家乡丹水“水文站”工作人员老金,现在我也只知道姓氏,到底名是什么,由于时代久远了怎么回忆,也记不起来了。
   “水足有齐腰深,可真凉啊!”凌晨4时许,位于高家堰公社水文站驻地,几名嘴唇冻得发紫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身上的雨裤。一名身材魁梧、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说:“早上5点我们就下水测量了,刚才又完成了一次水文监测。”
   这名中年男子姓金,是该公社驻地水文站的站长,近半个月的时间,他带领全站同事起早贪黑,一直坚守在丹水河上。
   14时许,老金和同事们再次来到位于丹水河区内的监测点。漫涨的河水将道路吞没,淤积的泥沙使得原本只需几分钟的路程,如今却步履艰难。
   14时25分前后,工作人员到达监测点。两名工作人员登上吊箱,在操控平台的控制下,缓慢向河道中心移动。他们配合默契,很快就测出水深、流速,并用对讲机报知操控室内的工作人员。为了提高监测精度,吊箱必须尽可能地贴近水面,翻滚的浪涛不时拍打在他们身上。
   “流量984(立方米/秒),水位150.27(米),较早上的数据回落了不少。”17时30分,操控台的工作人员将测出的水文数据电告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当即将其上报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总。
   正当老金,贴近河道边的水位标尺观察数据时,不幸的是上游迎面扑来一个洪峰巨浪。把老金卷入到浑浊的激流漩涡中,无论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怎么丢缆绳、伸竹篙,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大家眼睁睁地看着老金时而跌入谷底,时而托上浪尖,几个回合下来,在波涛汹涌的丹水河水面上,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金失事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一下子传遍了丹水沿河两岸的村民耳中。并没有谁安排,大家沿着丹水河打捞,最后在好几公里远的地方,才找到了老金的尸体。据当时目击者声称,打捞起的老金,他还是生前那么安详,双手还死死地抱着水文观测记录簿……
   人们不约而同的纷纷前来吊唁。收殓入棺时,当地驻地干部、老百姓纷纷与老金合影留念。以表达人们对这位把脉丹水的水文英雄的哀思和永久的纪念。
   后来,老金被安葬于丹水“龙洞沟”下八百多米的四方石。
   再后来,无论是我担任农科所所长,还是公社团委宣传干事,以致后来进入到人民教师的行列,一有机会从老金墓前走过,都要采几束野花,虔诚地在他墓前弯腰九十度,三鞠躬。
   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照片,这些难得的历史资料没能很好地保存下来。
   几十年过去了,那一幕还永久的留存在我的脑海之中!
   忘不了呀!丹水河的把脉人——老金!更忘不了仍然战斗在水文战线上,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在洪水来时,通过他(她)们分析水文数据,防汛决策部门可预测洪峰到达的时间与规模,及时疏散沿岸群众。
   他们,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险丝’。
   他们,是把脉丹水河水文资料的无名英雄。
  

共 15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水文监测,也许大家都不熟悉,可是,说天气预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那些科学的数据,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象老金那样无数工作人员勤勤恳恳,翻山越岭,辛勤劳动的成果得来的。风向,水流,每一条河流不同季节的自然流速和不同的变化,在修建公路等建筑物时,都有了非常关键的参考价值。作品新颖,独特,让读者了解了身边的科学,对丹水河水文监测——这些风云变幻的把脉人有了了解和深深地敬意。欣赏老师佳作,特此推荐共赏。【编辑:你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7-05-25 09:32:50
  正是有了象老金那样科学敬业的把脉人,才有了准确的预报和监测。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5-25 11:14:09
  “几十年过去了,那一幕还永久的留存在我的脑海之中! 忘不了呀!丹水河的把脉人——老金!更忘不了仍然战斗在水文战线上,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作者表达对丹水那些无名英雄的敬仰,拜读。欣赏老师又一精彩美文。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5-25 12:37:13
  谢谢编辑你猜老师编排此文!远握、问好老师!
4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5-25 12:38:06
  感谢你猜老师精美的编者按语!丹水道一声:老师,辛苦啦!
5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5-25 12:38:56
  谢谢你猜老师点评、鼓励!顺祝老师夏安吉祥!
6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5-25 12:39:34
  谢谢叶华君老师的关注、支持!问好!
7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5-25 12:40:12
  谢谢叶老师点评、支持!丹水问好老师!
8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26 10:52:44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老师,好文!认真品读学习:在丹水河水间,经常活跃着这样一批把脉水位、流量、雨量、水质、水温、地下水、蒸发、泥沙等项目的“丹水郎中”。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9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5-26 11:15:34
  谢谢借双慧眼看世界老师点评、支持、鼓励!丹水问好老师!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