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把自己老当“才”
大清早起来,又读了《点评马佳佳绝望的大学生》一文,文中读到某博士生自杀遗言:这社会任正直和才华太难了。这位作者反问,什么是正直,什么是才华,我觉得问得非常有道理。社会上有些人把“不会搞关系”的缺点当成正直了,把自己的“书呆子气”当成才华了。我觉得,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很多“怀才不遇”的人,并不了解中国。中国人自古就是“成功论英雄”的民族,成者王候败者寇。中国没贵族,你当了皇帝,别人就管你前面是叫花子出生,你照样是九五之尊。所以,从这种意义让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民族。我也赞同此观点。能者为王,富不过三代。
在中国什么叫“成才”,中国是先有“成”后有才。当然这里我是故意误读误解。但却实是现实之中国人。中国人最讲“成功与面子”。只要你成功了,从政的当官了,从商的发财了。谁管你这个官怎么来的,这些财怎么发的。无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一个个都会夸赞你有本事,这个人活份。一个个尊敬你,甚至还想你照顾也发财。
前此年,某些领导带领导大家一起做生意发财。发了财,谁都说这个领导好。这个领导就有本事。一个个李局李总,张局张总地叫,叫得李总张总也心花怒放。而当你一旦出事了,投向你的钱亏掉了,自然首先想到把本拿回来,一旦拿不回来,大家立马变脸说:“格答狗操的,格个逼崽子,格就是一答十足个骗子。”这些辱骂的语言就出来了。
有多“怀才不遇”的人,其实他们犯了一个逻辑性错误。首先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怀的是“什么才”,而是因为看到果(别人成功),而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类才,我觉得这是这些人最可悲之处,连自是是不是有才,自己是什么才都不知道。我发现,很多人认为不公,就是认为领导没让他当官,从而阻止了他发财,从而阻止他们成为受人尊重的人。
你一面说“你正直,有才华”,不去跑关系,不愿意去求人,不愿意去应酬,不敢贪,一方面又眼红别人当官“有吃、有喝、有贪、有面子,在社会上受人尊重”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所以,他们所谓的才华,也并非想展现自己的“才华”。
我这个人倒从没认为自己有“才华”,但我一定认为自己存在某方面的特长,如美学特长和数学逻辑特长。我但知道自己缺乏“应酬交际”才华,说出来叫人笑话,我正是因为考虑自己“不敢贪(并非不想贪)”才不去求上进的。
无论我有权无权,我可以肯定地说,自己绝不会为“私”而故意找“纳税人的不是或把问题往严重说”,我觉得这就是没有职务道德。如果用自己从事的职务,把服务对象问题往严重说,或故意找别人的不是。从医就叫无医德,从教就叫无师德。德还是要讲的。
当然,怀才还要遇,怀才如不遇,你的遇也等于是“无才”。不过现在这社会还主要是自己没真本事。如果有真本事,没遇,你可自己当老板。股票、期货、炒房、炒汇,这些可不需要任何关系,也不需要求什么人,当不到官,你可求财啊,说明自己还是没真才华啊。
怀才不遇就去死,除了成为别人笑料外,并没证明你有才啊。不正好证明你没才吗?这些有才人真不知道如何想的。我的观点是,别人不把你当才时,我要尽量说“自己真没才,什么都不会”,当别人真把你当才时,就是说“谁说我不会”。不要让别人说“我早就说过这种人不行嘛”让别人看笑话。
中国人还是最爱看别人笑话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