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 故乡情 (散文)

编辑推荐 【流云】 故乡情 (散文)


作者:阅海天地 白丁,3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0发表时间:2017-05-27 10:16:04
摘要:自幼起我就知道我们的父母是从遥远的江南而来,后定居到大西北,他们的故乡自然而然成了我的故乡。年龄越大,“故乡在江南”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再到后来,这种感觉干脆就理直气壮了。

【流云】 故乡情  (散文) 浙江,是我的故乡!几十年来我对此深信不疑。可是昨天我一好友调侃我说“你生于宁夏长于宁夏,怎么能说浙江是你的故乡呢?它只不过是你的祖籍罢了,你的故乡就在这儿,就是宁夏!”此话一出,我悚然一惊,似有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下,想想又似有道理,这让我多少有些沮丧,但打心底里还是不服气。找出字典一查,上写故乡,是“指自己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看来朋友说的没错,如此想来,我此次前往的故乡,其实并非我之故乡,乃我父母和三位哥哥的故乡。这一发现让我很恼火,仿佛几十年的女儿身,突然被人指摘是男性。进而让我对字典的正确性产生了质疑。在我看来,祖籍是一个中性的词,没有多少感情色彩,而故乡则是一个充满温暖感的词,一提起故乡,必定是亲切的、向往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些诗句无不表达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如今要活生生地剥离我对浙江的几十年的深情——说它不是我的故乡,叫我情以何堪?
   自幼起我就知道我们的父母是从遥远的江南而来,后定居到大西北,他们的故乡自然而然成了我的故乡。年龄越大,“故乡在江南”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再到后来,这种感觉干脆就理直气壮了。支撑的理由很多,随便举两个,比如说我尽管讲着一口流利的宁夏话,但对江南的吴侬软语却并无多少听觉障碍,包括同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如绍兴话、宁波话甚至上海话等,只要语速不是太快,我大部分都能听懂。第二个理由基于我对江南水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不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书画摄影展中,只要出现江南水乡那特有的景色:粉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乌篷船;烟雨、石阶、油纸伞……还有那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总会深深地吸引我,令我浮想联翩、心往神驰。所以故乡行,也是我今生最向往的远行。
   10岁时随母亲回过一次故乡,那是我第一次到浙江。母亲向单位请了探亲假,整个行程母亲带着我不折不扣地探了亲——天天在各个亲友家中叙旧、吃饭,或奔波在去往各个亲友家的路上——竟没有安排一次景点旅游。那些依河而筑的房屋、依水而成的街道、大大小小的石拱桥、划桨时手脚并用的船夫、雨雾笼罩下的小巷、竹林里高大挺拔的毛竹、以及在水边石阶上浣洗衣物和蔬菜的女人,是江南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却并不知道浙江还有西湖、还有灵隐寺、还有鲁迅、还有东坡肉、还有许许多多的景点、名人和典故。
   上中学时见到了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药》、《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记念刘和珍君》……对当时的我来说,由于背景知识的欠缺,解读起来并不轻松,比如《祝福》中的“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那时读来,完全想不明白什么叫捐门槛。但鲁迅的形象和他的生平简介,却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原因很简单,他是我父母的同乡,是绍兴人!
   我第一次独自去浙江探亲是1987年,当时我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参加为期40天的培训学习,课程结束后学院给我们三天的时间,让我们选择去无锡或是苏州旅游,由学校负责统一购票、统一出行。我毅然决定放弃旅游,即不去无锡也不去苏州,而是去故乡浙江探亲,得到学校批准,我独自购票经杭州来到萧山,这里住着我的小爸(四叔)一家人。那时,即无电话更无手机,我只知道小爸所在单位的名称。
   从车站出来,我盲目地走在街上,正在思忖着该如何寻找小爸的单位,却见一男士骑着自行车从我身旁急速而过,我惊觉这不正是我要寻找的小爸吗,他的照片我见过多次,和我父亲长的很像。我随即追了过去,边追边喊,直到小爸奇怪地停下车子,回头看来,认出我,欣喜无比地把我带回家中,见到了我的小妈(四婶)及堂兄堂姐妹。
   这次巧遇,让我的故乡之旅变得非常顺利和愉悦。父母听说后,也无不感慨:千里之遥、茫茫人海,要寻找的人还只是我十岁时见过一面,而今十几年没见了,竟然在街上就被碰到了,如此机缘,难道不足以说明我和那方水土、和那里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吗?现在想来,的的确确,后来我再次去浙江,不论那里变化有多大,但那里,从来不会给我陌生感,那里,也从不会让我感到孤独和无助,我深信,那里,就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的亲人。
   多少次梦回故乡,多少次梦见亲人。母亲一次次地回忆,一遍遍地讲述,无不加剧了我们对故乡的思念。两年前母亲猝然长逝,整理她遗物时我看到了母亲保存完好的来自故乡亲友们的几十封信件和众多的照片,甚至还有她每次回浙江探亲的往来车票,被她分门别类地收纳在一起,仿佛收藏起一份份亲情之旅。那一瞬间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带上母亲的照片,再回一次故乡,因为年迈的母亲生前多次跟我感叹,表达她年事已高,体力不支,无法再回故乡的遗憾。我觉得我应该替母亲弥补这一遗憾。这一想法在心中酝酿了两年,真正决定行动却只用了一个多小时。
   那天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脑中清晰地回放着梦中故乡的情景。我翻身起床,洗漱停当后对我先生说,我想回一趟老家。先生对我的想法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平时早已听我念叨多次,他说“你想去就去呗”,又问“准备和谁去?”
   我开始给大哥打电话,说我们回一趟老家如何?大哥一拍即合,欣然同意,说他早有此意,只是不知该如何行动。稍后又打电话过来说,我们此次不妨探亲旅游同时进行,从南京开始,沿着镇江——扬州——无锡——苏州——上海方向一路走下去,最终到达故乡浙江,开始探亲之旅。我觉得此意甚好,说走就走,那天是4月6号,我们决定稍做准备,9号出发。随即订票,整个过程不到两个小时搞定,就这样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故乡行。
  

共 22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有可敬可爱的亲人,更有父母的爱!故乡是我们一生的牵挂,无论身处何处,故乡令人魂萦梦牵,日夜思念。作者通过精美的语言,真挚的感情,描写对故乡浙江的思念。特别对江南水乡那特有的景色:粉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乌篷船;烟雨、石阶、油纸伞等描写以及自己独自去浙江探亲的感受。表达生活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文笔优美,推荐共赏!【编辑:成雅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7-05-27 10:53:01
  作者表达了对祖籍——绍兴的无比向往和留恋,说是故乡其实并不是故乡。但骨子里认定那就是故乡,因为那里有引以为豪的鲁迅,四叔一家,与宁夏不同的风景,母亲的故乡情结及未完的遗愿。作者描写了自己一个去探访的经历,结尾与大哥相约同行,令人震奋。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1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7 20:08:06
  谢谢,你们辛苦了!
2 楼        文友:成雅琴        2017-05-27 11:22:27
  故乡是我们一生的牵挂,增加了多少游子的乡愁,文章感情真挚,语言精美,令人感动,感谢您赐稿流云!期待您更多精彩!
回复2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7 20:08:51
  感谢推荐,辛苦了!
3 楼        文友:成雅琴        2017-05-27 11:23:31
  我们是老乡,在流云写作真好!愿您创作愉快!精彩连连!
回复3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7 20:09:47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握手!
4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5-27 11:31:15
  一篇情感深沉的文章,字里行间满是深情流露,家乡元素,在笔尖肆意流淌,牵动着心底那根情弦。接地气的好文,欣赏佳作。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4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7 20:10:33
  谢谢鼓励和夸奖!
5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5-27 11:32:11
  感谢赐稿流云,分享精彩。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6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5-27 11:32:55
  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好。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7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7-05-27 15:56:20
  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一草一名,总是令人魂牵梦绕,虽然作者,虽然作者身在大西北,但是对祖籍绍兴情意浓浓,那里是自己的根,灵魂扎根在那片江南热土,欣赏老师佳作,祝福创作愉快。
回复7 楼        文友:阅海天地        2017-05-27 20:12:16
  故乡在远方,故乡在心里!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