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故事,说给你听
个人觉得,写作并非我专长,我是不擅长写作的。在我看来只不过就是想表达心中的想法,但又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借用文字发发牢骚罢了。
从小学到高中,我真的是没有凸显出半点写作的才华,小学老师倒是选我做学习委员,但我那时胆小怕事,也不想在班里谋个一官半职,只想着安安静静地学习,就和老师说了自己的作文不好,从此老师就觉得我的作文很差。到了初中成了历史课代表,那时的我对人文历史特别感兴趣,现在也是,记得每次差不多都是满分,但有好几次我的历史老师,一个帅气又严厉的男老师和我说,你该回小学重新学学语言的搭配了!至于当时具体我怎么乱用词汇记不清了,但确实是用错了,很不得当。我是没上过学前班亦或是幼儿园的,在其他同龄的孩子已经在学前班学了几轮的时候,我还在家肆无忌惮的玩着。但这并不是我父母的教育意识薄弱,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曾经去过一天,具体来说应该是一节课,老师教的是汉语拼音,当时班里都坐满了,我又是新来的,所以老师把我安排在了最后一桌,自己单独一张桌。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老师教的是“u”上面加两点,可是我看不清楚黑板加上之前从来没学过,写成了“w”,又在上面点了三个点,现在想来着实可笑。老师为了照顾我这个新生特意从讲台走到了后面,但见我写成这样也忍俊不禁,全班也就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我不明白为什么,就开始大哭。那时还是乡小,冬天还需要自己班里面烧火炉的,而且很冷,只记得当时邻居家的刘奶奶给她孙女送东西,见我哭的不行又流着鼻涕就把我背回了家。自此,我就再也没有去过学前班。倒是自己写了不记得几本的u上面加两点,又教爷爷奶奶和我一起读。可能之前留下了阴影,上了一年级后汉语拼音表怎么都背不下来,为这还站过走廊呢!
我上的是私立高中,学校把班级分成三等,精英班、实验班和普通班,由于我中考成绩还好就进了文科精英班,不过班里真是高手如云,写作、书法、朗诵等只要是和文科沾点边的都行,也就自然把我隐没在其中了。不过高二的时候阴差阳错的得了一个征文二等奖,现在想来也许是因为班级的名号也不是不无可能。那是班主任就是语文老师,记得每次上完课都会留下一句话,像是汨罗江是中国蓝墨水的源头之类的话,然后让我们续写。无论是现代散文还是几言绝句都有人接招,我仿佛是字典里最简单明了的词语,每次写的东西都是浅显易懂,毫无深意。但是我是很喜欢中文的,我喜欢清新优雅的文字,我也想漫步在悠长悠长而寂寥的雨巷去聆听昨日雨潺潺,尽管高考后报的所有学校都是英语和中文两个专业,但后来被英语录取了,我当时并不那么的在意,只是现在有点小后悔。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了外语学院后事情就有了些许改变,我的文字也初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