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挚友
从前,有个姓尧的排古佬是洪江人,五十六岁了,到他这代是三代人以放排为业。德山码头附近有个姓康的老头六十八岁了,和排古佬是世交,感情融合到比亲人还亲,没有什么你我之分。
有一年春季,尧排古放排到德山,落脚在康老头家。晚上康尧宾主二人饮酒正酣,康老头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招待朋友有些不足,怠慢了朋友。朋友相聚一碗酒,俗话说得好,“怪酒不怪菜”。长期以来招待朋友一至都是用自己酿造纯米酒,有些小家子气。他打听到常德城里有一种好酒,叫“千日酒”,酒鬼刘伶就是这酒醉死了三年,下决心到城里去找找。他就带着三分醉意,很开心,对尧排古很诚恳地说道:“老弟啊,这回就不再多说了。下次你来我们再弄餐好酒吃。”尧排古这时也想了很多,觉得自己几代人都麻烦康大哥,一直没有给大哥送上一件像样的礼物,实在很惭愧,也趁着酒性说道:“大哥,下次来我要给你送件好‘土货’(棺材),报答大哥对小弟多年照顾的恩情。”
第二年三伏天,湘西干旱了一个多月了,沅水干枯的快要见底了。尧排古放着一扎中排(一百多个立方),带着一具刚做的新棺材,在沅水上走了七天,傍晚才来到德山。他将木排下了缆,就找人把棺材抬到康大哥家里。
康大哥一家很早就吃了夜饭,见尧排古来了,又叫儿媳们赶紧做饭。时间不早了,没有多的好菜,杀了一只鸡,叫大儿子去肉铺看看还有肉卖不。尧排古笑着说道:“大哥不要忙了,我出门那天早上,就买了五斤肉放进棺材里,现在拿出来正好下酒。”康大哥一听,心里有些猜疑,心想:这三伏天气,闷在棺材里八天的肉就是没有生蛆,那还能吃呢?朝是黄金暮是粪,闷在棺材里七天的肉,恐怕早就化成臭血水了。事到如此,也只好看看。打开棺材盖,把肉提出来先闻了闻,令人吃惊的是,猪肉没有一点异味,再拿到灯下一看,连颜色都没有变。康大哥这才知道这具棺材的珍贵,可以说是价值连城,无价之宝。
开席的时候,康大哥先斟一杯自家的米酒,边吃边聊。吃到一半时才取出特意准备的好酒,用一两的杯子倒满两杯,一人一杯。康大哥很自豪地说道:“这酒要慢慢的喝,喝快了就很容易醉,醉了就非同一般。这酒叫‘千日酒’,以前的刘伶就是喝这酒醉死了三年。”尧排古没听说过更没喝过,根本不相信。心里在想:这酒很远都能闻到浓香,肯定是很贵的。再贵也不能这样的小气,就这么一小口。还会勾起肚子里的馋虫,心里有点不畅快。快要吃饱的时候,端起杯子,脖子一仰,一口清了。康大哥见了,忙说:“不好啊,你肯定要大醉一场的。”尧排古心里想,自己喝过五斤纯米酒都没有醉,就这么一“鸡尿”(比喻很少),不信能喝醉我。还没等放碗筷,尧排古就醉倒在桌下了。
一天中午,尧排古酒醒了,自己起来,走到客厅,见康大哥在家闲坐,就坐在旁边,满脸笑容和康大哥说醉酒的感受,肚子里觉得很饿。康大哥叫儿媳妇先热点现成的饭菜,让尧排古垫一下肚子。尧排古吃了饭,精神好多了,就是感觉自己还坐在船上,头微晕,身子飘飘然的,康大哥和他聊了一会儿,就叫大儿子取出账本,要和尧排古算卖木材的帐。尧排古觉得很纳闷,说道:“我才醉一天,你就把我的木材全卖了,有这么快吗?”康大哥微微一笑,说道:“你先清点账目吧。”尧排古仔细查看账目,不但没错没少木材款,还多得了不少利润。康大哥这时候笑得几乎要背气,说道:“你啊,已经醉了一个月了。”
尧排古听了哈哈大笑了。他明白,康大哥的情谊是用金钱很难估价的。人与人之间的情只能用心交换,他们才算真正的患难之交。
1989年12月28日搜集整理
讲述;张林前58岁农民
·搜集地点;七甲溪
流传;沅陵、桃源
2013年8月17日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