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那一年端午节 我家包粽子的那些事

编辑推荐 那一年端午节 我家包粽子的那些事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174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7发表时间:2017-05-29 07:59:00
摘要:在我的家乡合阳,一直以来就有这样一种风俗: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年,作为娘家,有几个节日是要给女儿送节的。端午节的时候娘家人就要为刚出嫁的女儿送粽子。

那一年端午节  我家包粽子的那些事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又到了端午了,我想起了那一年我家包粽子的事情了。
   哪一年?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也许是1976年,也许是1977年,总之是大姐出嫁之后的第二年,我家包了一次粽子,这也是记忆中,我家唯一的一次包粽子。
   既然决定了要包粽子,当然是为了过端午节。过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无须多言。但往年过端午节我家是不包粽子的,运气好的时候,会有邻居或亲戚送来两三个粽子,全家人每人只能尝一点。那个时候,粽子是稀罕的东西,难得一见更是难得吃到了。端午节多数的时候,是没有粽子吃的,母亲就会在节日的前一天泡一点黄软米,到第二天早上加上几个红枣,和馒头一起放在锅里蒸一碗甑糕,出锅后加一点白糖,也是全家每人尝一点点,这就算是过节了。
   那一次包粽子,应该是为了大姐的缘故。因为在我的家乡合阳,一直以来就有这样一种风俗: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年,作为娘家,有几个节日是要给女儿送节的。端午节的时候,娘家人就要为刚出嫁的女儿送粽子。在端午节当天,娘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伯父大娘叔叔婶婶等,带上香喷喷的粽子,高高兴兴地送到已经出嫁了的女儿家,希望女儿在婆家生活幸福,孝敬公婆,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婆家这一方,在这一天当然要准备好吃好喝,热情地招待媳妇娘家人。除了端午节送粽子,还有重阳节送年糕,正月十五的“大看小”,都是出嫁女儿的娘家人带上不同时节的礼品,去婆婆家看女儿,礼数和端午节都差不多。
   至于为什么要给刚出嫁的女儿一年几次的送节呢?农村的说法比较多,有人说,那时的社会还比较封建,女儿出嫁以后不能随便回娘家,一开始在婆婆家生活不习惯,娘家人找各种机会去看看女儿,劝劝女儿在婆婆家安心过日子;也有人说,自己家的女儿嫁到别人家,害怕公公婆婆大伯子小叔子小姑子对自己女儿不好,娘家父母等亲人不放心,借此机会去女儿家看看;也有人说,这是娘家人向婆婆家的人示威,我家女儿我们是很心疼很在乎的人,我们娘家人多势众,暗示婆婆家的人不能小看她,更不能随便欺负她,所以,送节的时候,娘家亲近的人能去的都去,越多越好。
   总之,那一年我家是决定要包一次粽子了。首先,要准备材料:黄软米、红枣、芦苇叶、包粽子用的细绳子等等。然后做好准备工作,提前泡好软米,把芦苇叶子和红枣洗干净。红枣倒是好洗,但芦苇叶子要洗好就很麻烦。新摘下来的芦苇叶子,先把它放在锅里蒸四五个小时,拿出来之后再一遍一遍地清洗,大概清洗五六次,看到洗出来的水不再发黑才干净了,然后,把芦苇叶根据叶片的大小,或两片或三片折叠起来,包的时候才能方便一点。
   到了包粽子的那天下午,母亲把包粽子用的东西摆在院子里(厨房太小,在院子里人多方便),专门请来了邻居包粽子的能手长益娘。小时候左邻右舍有很多大娘,我们小孩子是不能直呼其名,称呼是大娘娘家村子的名字加上娘或婆,如三池娘、如意娘、同家庄婆,长益娘就是她的娘家在长益村嫁到我们村的;至于大人之间称呼,则是她孩子的名字加上妈妈,如小芳妈妈、小龙妈妈,至于大娘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一般情况我们小孩子是不知道的,直到现在,我小时候的年长的几位大娘的姓名还是不知道。
   这位长益娘,长得白白净净,平时干活说话和多数人差不多,看不出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说起包粽子,我们那一条巷子却是无人能及。芦苇叶子在她手里,好像也活起来了跳起来了,只见她先拿起两三片芦苇叶,把叶子圈起来变成一个漏斗形,接着把软米装进去,再把红枣埋进米里,然后再把口封住,粽叶不知道怎么在手上缠绕几下,最后用细绳子把它紧紧地绑住,一个粽子很快就包好了。那天下午,我有幸见识了长益娘包粽子的高超手艺,也第一次体会到了“人不可貌相”的含义。那天下午,我家院子里很热闹,有来看包粽子的,也有来聊天的,还有小孩子来凑热闹的。长益娘飞快地包着粽子,母亲和姐姐给她当下手,也有人想跟着她学包粽子,可惜都没有学会。
   粽子煮好了,母亲就派我给平时来往较多的几户人家送粽子,一家只能送两三个,长益娘那里是要多送几个,然后先挑出四十个,装在走亲戚专门用的篮子里放好,剩下的也没有几个了,全家每人吃一点。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母亲、二姐、弟弟和我,换上了走亲戚才能穿的比较新一点的衣服,提着准备好的粽子出发了。大姐家比较远,大概有七八公里吧,那时村子里普遍穷,没有几部自行车,我们家当然也没有,所以只能走路去,还得提着那一篮子粽子。一开始还好,刚吃过饭,大家还比较精神,天气也凉快,也不觉得累,但是,当行程大概过了一半的时候,天气也越来越热,走得就越来越慢了。一路上主要是二姐负责提篮子,后来她累了,母亲就和二姐轮换着提,我和弟弟是空手跟着走的。走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一会儿,母亲不断地催促着要走快点。
   弟弟那时只有五六岁吧,一开始他还听母亲的话,和大家一起走,可是走得路多了,他就不愿意走了,后来好说歹说,他同意跟着走,可是他说现在肚子饿了,要吃粽子。这下子麻烦了,装粽子的时候是数好四十个整数的,没有多准备一两个,母亲和二姐都不同意给弟弟吃,哄他说马上到了,到了大姐家就可以吃粽子了,再走几步就到了。弟弟无奈,跟着走了一阵子,才发现似乎离大姐家还很远,他坐在地上坚决不走了,说是真的饿了,不吃东西走不动了。
   终于,母亲也不忍心了,对二姐说:“给他吃一个吧,孩子饿了。”
   二姐则坚持不肯,说:“数好了正好四十个,到了那里,怎么好意思说路上吃了一个?还是说我们数错了,少数了一个?”
   弟弟看到母亲让步了,坐在地上更不肯起来了,母亲和二姐僵持着。
   后来,二姐可能觉得这样的坚持解决不了问题,就极不情愿地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粽子给弟弟吃了,弟弟吃着粽子,二姐还在旁边数落着:“真是丢人,你就不能再忍一下?让我们在新亲戚面前丢人!叫新亲戚在背后笑话我们!”
   弟弟吃过了粽子,我们继续赶路。路途也真是太远,到了大姐家已经差不多是中午了。
   到了大姐家,大姐家那位身材高大、说话嗓门也大的婆婆,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无非是见面客气一番,路上辛苦等。寒暄之后,母亲很不好意思地向大姐的婆婆道歉说:“本来带了四十个粽子,路上孩子饿了,吃了一个,真是不好意思。”“吃就吃了,小孩子嘛,有啥关系。从家里走来路也太远了,天气又热,太阳又毒,”那婆婆爽朗地笑了:“饭做好了,赶快坐下吃饭吧。”一边说,一边客气地礼让着。二姐呢,我看到她回头盯着弟弟看了一眼,拿手指头在脸上比划着羞羞的动作。至于那天在大姐家吃了什么饭,下午怎样走回家,在我的记忆中都淡忘了。
   这就是那一年我家包粽子的那些事。事情过去大概四十年了,但那包粽子时的满心的期待,到大姐家送粽子时路途的遥远,母亲为子女操劳、对子女的宽容等等,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让我在“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的节日里,再一次想起了这些。

共 28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给出嫁女儿“送节”的习俗,这倒是一第一次听说,觉得很有意思。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年,作为娘家,有几个节日是要给女儿送节的。端午节的时候,娘家人就要为刚出嫁的女儿送粽子。在端午节当天,娘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伯父大娘叔叔婶婶等,带上香喷喷的粽子,高高兴兴地送到已经出嫁了的女儿家,希望女儿在婆家生活幸福,孝敬公婆,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婆家这一方,在这一天当然要准备好吃好喝,热情地招待媳妇娘家人。除了端午节送粽子,还有重阳节送年糕,正月十五的“大看小”,都是出嫁女儿的娘家人带上不同时节的礼品,去婆婆家看女儿,礼数和端午节都差不多。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5-29 10:10:46
  给出嫁的姑娘“送节”,这是一个充满着温馨的习俗。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