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味】追忆七七年高考(随笔)
今年是建市60周年,如今鹤壁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考升学率已达80%以上。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或研究生甚至出国留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40年前的1977年,与今天的形势有着天壤之别。那时刚刚经过“文革”十年动乱,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刚复出的邓小平决定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通过广播电台飞向全国各地,当时的中国,举国沸腾。我市城乡无数青年人,身怀远大理想,尤其是那些身在农村的大批下乡知识青年,早已厌倦了艰苦又落后的农村生活,对美好的大学生活的十分憧憬。于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处找书借资料,备战“文革”结束以来的第一届高考。
我当时在鹤壁市鹿楼公社杨小屯农场下乡,当知道党中央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就在农场报了名。当时离正式考试的时间已不到一个月,于是,我立刻回到母校矿中,参加复习班进行文化课“恶补”。十年“文革”期间,知识贬值,全国盛行“读书无用论”。那时候,许多青年人不知“三角函数”为何物,连英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他们多少年不碰书本,被称为“耽误了的一代”。当时,全市报考的人数有数万人,年龄大致在20—35岁之间,绝大多数是农村下乡知识青年。
1977年12月7日,我骑着自行车来到鹤壁高中(老区)的考场,教室里的桌椅很简陋,单人单桌,我手持《准考证》坐在第一排。当时的高考题目由各省、自治区自拟。7日上午考语文,作文题目极具时代特色,叫《我的心飞向了毛主席纪念堂》、《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二选一。8日上午考数学,发卷仅20分钟,考场的人几乎全交了白卷,跑光了,就剩下我自己。监考老师鼓励我说:“你别慌,好好答题,时间有的是!”我发挥最好的是考政治,拿了全市最高分95分,这得益于我平时好看报纸听广播。当时不考英语,理科考物理、化学;文科考历史、地里。
当时全国参加77年高考的考生一共570万,仅录取了27.3万人,录取比例为29比1,是中国高考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当时我的高考总成绩是247分(已超本科录取分数线,236分即可上河南大学),在全市名列前茅。但在填报志愿上出了岔子(高考志愿由农场知青干部代填)。本来我完全可以上本科,阴差阳错命运不济,最后却被被安阳师专(即后来的安阳师院)中文科录取。当时我已下乡3年多,回城无望,对这个录取结果也就接受了。我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农场的带队干部送到我家的,全家人欣喜万分,好比自己的孩子中了举人一般,我母亲立刻放下饭碗,将这个喜从天降的大好消息告知左邻右舍。第二天,整个矿务局总机厂工人村都沸腾了,大家争抢来看从未见过的《高考录取通知书》,祝贺我考上了大学,那几日,我家挤满了前来道贺并取经的邻居。
我1978年2月正式到安阳师专中文科报到,77届学生的学费、书费、生活住宿费全免。这是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老学校,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校舍建筑古色古香,一水的青砖青瓦带廊带柱宽檐平房,冬暖夏凉。77届只有一个中文班,共42人(女生10名),全部来自豫北地区的城乡考生,年龄偏大。班上有数名已近35岁的同学,他(她)们撇下了年幼的孩子,只身前往安阳师专就读。当时我21岁,在班上属“小字辈”。学校的老师绝大多数是从“文革”的牛棚中解放出来的“臭老九”,个个饱读诗书,精神焕发。当时国家高等院校缺少教材,我们使用的教材书籍全是手刻钢板油印的,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异常刻苦,路灯下、被窝里,常有学生在读书。课堂上,那些鬓发斑白的老师向我们系统传授中文专业知识,讲古今中外文学史和优秀作品赏析,请来专业作家教我们如何搞小说、剧本、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创作。鼓励我们多写作品,办板报、墙报、刊物、文学大赛。我在学校如鱼得水,拼命学习,总分在班上排名第四,单科(现代文学)成绩排名第一。
三年之后,我们毕业了,未曾想成了“抢手货”,许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到人事部门去争夺人才。班上的大多数男生进了省、市党政机关,后来成了厅级、市级、县级领导。我回到了鹤壁市,欲分配文化局工作。由于当时鹤壁矿务局百废待兴,人才奇缺,矿务局组织部的领导跟鹤壁市人事局的领导吵了一架,指名道姓,将我这个本局子女强要了过来。从此,我与鹤煤结缘。
1977年高考,是中国拨乱反正、向知识和文明的回归,是国家复兴的拐点。77届大学生,成为这个时代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代人,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自豪和骄傲,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人生的大转折。
后来,听鹤壁市人事局的同志讲,当时我市77届的大学生太少了,简直是凤毛麟角,根本不够分配。名单一过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来抢人。我市77届的大学生虽然人数太少,但开了鹤壁市“人才进入职场“的先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愈来愈浓厚。从此以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为家长的普遍共识。建市60年来,我市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越来越多,我市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鹤壁的经济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2017年3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