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几个
七律·端午前夕过岗金村题
常道高林万木春,纡山折水隐幽人。
庭前修竹疏嚣虑,陌上流泉濯世尘。
采箬南坡乡梦熟,莳秧北野旅愁新。
胜游此际几回首,始信桃源可避秦。
七律·寄屈子
楚水潇潇不断流,为君击节几春秋。
门悬蒲剑驱魑魅,户煮香粮祭玉惆 。
浩叹逐臣天有妒,愁听志士道无求。
贤明若得千年寿,且把嘉猷共国俦。
定风波·端午怀古
吟罢怀沙不复言,应时香粽祭年年。
楚殿佳人频献舞,止步,空余天运任风残。
零落沅湘何惧苦,凝伫,国亡家破泪潸然。
真个人间谁可主? 但去,征衣尤向水云天。
五律·端午怀古
攲枕卧重五,兀谁不醒身。
三江歌太息,七泽吊灵均。
烈烈三闾士,垣垣社稷臣。
可怜香黍地,无复见斯人。
【编者按】箬,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莳秧,移植秧苗,这里指插稻秧。纡山折水,萦纡之山,曲折之水。潇潇,形容风雨急骤,或形容毛毛雨。逐臣,被贬谪放逐的臣子,如“宣室求贤放逐臣”。猷,计谋,打算,谋划。怀沙,屈原诗《怀沙》,楚辞九章中的篇名,相传为屈原投江前的绝笔。兀谁,是誰。三江,说法纷纭,这里非确指。七泽,相传古时楚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楚地诸湖泊。 南朝·宋·颜延之诗:“三湘沦洞庭,七泽蔼荆牧。”灵均,按《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为屈原的字。三闾,战国时期古地名,位于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又指楚国某地三个大姓家族的总称,屈原被贬后曾任三闾大夫,掌管三个大姓宗族的宗族事物,后世以此代指屈原。垣垣,当是字误,烜,盛大,显著。七律两首,五律一首,词一首,格律工整,用语流畅,表达情感清楚饱满!【编辑 淀湖南客】
回复1 楼 文友:安心薰衣田 2017-05-30 23:07:07
哈哈,我無聊,今年寫了個,加了去前年的,發過來,你這看得夠仔細,我都沒有那麼仔細的看。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你,謝謝那麼細緻的評論,我再看看去。
回复1 楼 文友:安心薰衣田 2017-05-30 23:07:59
哈哈,我無聊,今年寫了個,加了去前年的,發過來,你這看得夠仔細,我都沒有那麼仔細的看。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你,謝謝那麼細緻的評論,我再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