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说“酒”事

编辑推荐 说“酒”事


作者:李向荣 布衣,32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17发表时间:2017-06-02 14:14:16
摘要:酒逢知已千杯少,可一旦真的针锋相对,比谁的酒量大,自然会伤了脾气伤了胃。

在中国人的眼里,“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席”。凡是大宴宾朋,朋友聚会、婚丧嫁娶,席间一定是有酒的。可以说,酒文化是中国古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考证酒的酿造起源于原始社会,自从氏族首领有了足以裹腹的粮食,氏族成员无意间学会用粮食发酵的工艺酿造了酒。
   自从酒诞生的几千年来,围绕着酒发生了许多关乎酒的历史掌故与传说。“酒池肉林”的故事是说殷纣王误国的故事。殷纣帝辛本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王,可他一旦有了功业,但奢侈挥霍无度,相传他在宫中挖酒池,整日与爱妃共饮,无关国事,最终武王伐纣,诛灭亡商。殷纣王的“酒池肉林”被写进了成语,成为奢靡享乐的代名词,纣王也身死为天下人贻笑大方。看来酒对统治者来说,一旦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之时,便是亡国的预警,切不可大而话之。
   酒可以麻醉人的神经,可以让人失去理智,可以让人血脉贲张,可以让人尽显人之本性,可以让人酒后吐真言。高兴时喝酒,悲伤时喝酒。高兴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朋友聚会时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的是团聚之酒;一个人独处时喝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喝的是孤独之酒。
   “竹林七贤”中,个个能酒,他们在魏晋高压之时,为了免于政治迫害,往往佯狂不知所如。刘伶醉酒不留零,喝酒足见其性情之真率,也用酒浇心中愁郁,统治黑暗的时代,借酒避祸事可能为人生无奈之举吧!
   喝酒喝到至境的文人中,最值得举隅的大概要数陶渊明与李太白了。陶渊明一生与酒有缘,他一生喝的是对时代失望之后的率真之酒。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用喝酒写诗表达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家贫无以为意,闲时与自然诗酒为伴,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性嗜酒,亲旧常招之饮酒,是“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如此地豪爽率真,难怪人愿同为吃酒。可以说陶渊明以酒来忘却人世间的痛苦。
   李白一生饮酒无数,李白的一生是潇酒的,狂放不羁的,他借酒抒人生之块垒。杜甫赞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你臣是酒中仙”,好一个谪仙人,如此地狂放率真。有时李白是潇酒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时李白是失意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有时李白是豪放的,“岑夫子,丹丘生,将尽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尓同销万古愁”。人生当如李白,得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然如今,像李白等如此率真的人是太少了,酒场无意间有了微妙玄机。
   时光匆匆百代如过客,现如今饮酒赋诗者少了,豪饮者多了。酒令花样翻新,掷色子,划拳行令、老虎杠子鸡吃虫等等不一而足,新老朋友见面,一定要“一心敬你”,为了让你喝好,大家都在比心眼,看谁技高一筹。现代的酒场,比拼的是谁的酒量好,做为东道主和东道主的朋谊们,一定要让远道而来的客喝好。酒量好的在酒场如鱼得水,喝着喝着话就多了,称了兄了道了弟了,愿为朋友两肋插刀了,有啥事尽管说,事情包在哥身上了等豪言酒语。等到第二天酒醒了,昨天的豪言全非真言,只是一时的兴起随口之言,姑妄说之,姑妄听之而己,切不可当真。酒后无真言,君可审思之。可见现时的酒场也以客套的虚言为主。只可怜了一些不胜酒力之客,陪着笑脸,告诉酒友们,小弟不胜酒力,还望多多包涵,但是酒友们还是不依不饶,“多长时间没见了,酒量肯定大长了”,“不喝,就是看不起俺们一帮弟兄”,闹得酒量小的人万分尴尬,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真是惭愧,谁叫自己不胜杯杓呢?
   酒场中逢迎作戏者有之,戴高帽者有之,难怪人称吃饭为吃酒席,喝小酒。无酒不成席么,酒量是应酬必备的技能,不会喝酒、劝酒者乃熊包一个,应酬必有酒。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让我喝来我就喝,从来喝酒不啰嗦。谁不喝,怕老婆。言外之意是不喝酒者乃妻管严,是要遭人耻笑的哟!
   喝酒本来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江湖夜雨十年灯,桃李春风一杯酒”,面对人生乐事,喝喝但无妨,一旦比谁酒力好,那么自然会伤了脾气伤了胃,还是希望我们每一个酒友们要量酒而行,不喝意气酒,不劝过量酒,能喝则己,不喝也不能强求人。这才是酒文明的至正法则。如此,老祖先几千年来的酒文化才能更加发扬光大。​​​

共 17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太白的两句诗十分形象地概括出饮酒对于后世的影响。自从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粮食有了剩余,渐渐地有了酒,酒和人类的关系就一毫未曾中断;不过,就对人类的影响自然也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因为酒灭亡,如商纣;因为酒佯作糊涂,得以保全,例如竹林七贤;因为酒,自在潇洒,例如陶渊明;因为酒潇洒豪放,千古留名,佳作连连,例如李太白;因为酒,出现其他类型的情形,数不胜数;诚如作者在结尾所言,量力而行,不勉强。如此最好。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6-02 14:14:40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太白的两句诗十分形象地概括出饮酒对于后世的影响。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