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母亲和她的网络世界

  母亲和她的网络世界


作者:宁玉莹 布衣,131.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78发表时间:2017-06-02 22:06:44
摘要: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母亲小时没读过几天书,没认下几个字,但凭着对文字的执著追求和勤奋练习,最终畅游网络,充实人生,如痴如醉!


   母亲沉迷网络不亚于迷恋网吧的逃课学子。
   每次回家看望母亲,总是遭遇冷落,母亲只是嗯一声,顾不得和我说话,又继续专心阅读,舍不得立即放下她手中正接近尾声的小片段。
   “妈——您还口口声声说爱我!我看,我还不如一则小故事在您心目中的分量哇!我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回家看您,您就不能把小说放一放,和我说说话吗?”我生气地嗔怪母亲。
   “这不就剩下两行就完了吗?”母亲呵呵地笑了。随即摘掉架在鼻尖上的老花镜。拉我走进厨房揭开白净的展布。
   “你看,知道你要回来,特意做了你最爱吃的丸子大烩菜。”说着母亲点着火,随着一声清脆的碗碟声夹杂着勺子和铁锅的碰撞声,一碗香喷喷冒着热气的大烩菜递到我手里。
   “嗯嗯!好吃!妈妈的味道!还是妈妈最懂我!”我幸福地感叹着。
   母亲就开始给我讲前段时间网上说国家把“双独”调整为“单独”,现在国家这次在北京开的啥会她记不住,说是生二胎的政策完全放开了,这个政策好!我不是前几年就说以后的娃娃们生活就单薄了,没有姨姨姑姑这门子亲戚了。
   “妈,没事出去转转,别老呆在家里上网,小心你的颈椎病又犯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故意不接她的话茬。
   “我早上六点钟就出去锻炼,赶七点半就回家了,天天坚持,这小时候没钱念书成了我心里的遗憾,书没有念够,现在条件好了,我会认字,呆在家里没事也心慌,上上网看看,妈心里也实在,关心国家发生了什么事,心里也明朗舒坦的,要不黑瞎子,糊里糊涂的心情才闷得慌!”母亲自有她的一番理由。
   “好好好!我不管我不管,只要妈心情好!那个叫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现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快,您学的汉字真是赶上好时候了,通过文字这个有力助手,您就可以放心地做新时代的大妈了!”
   是呀!母亲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家里条件不好,无钱供学,只上了两年半日制(前半天念书,后半天回家劳动),没认下几个字,但母亲一直没有放弃对读书的渴望,看见和她年龄相仿的门子小姨一直停在学堂里,就天天趁下学去她家里帮着干活,让人家教她认字,然后回家练习。没钱揭纸,她就在清明时节,趁着月色,和同伴一起蹑手蹑脚地去公墓,偷偷地揭去富裕人家镇在先人坟头的白纸、麻纸,回家叠好,裁齐,用针缝制成本子,对知识的渴求竟让她忘记了害怕,忘记了坟堆下那一具具不安的灵魂和活人的责怪与谩骂。就这样,母亲在不停的讨教中学会了一些汉字,但读起课文来还是磕磕绊绊的,力不从心,毕竟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有力指导,只是过眼烟云。尤其是拼音字母更是无从记忆,七拐八拐的,一直在心里拐得难受。
   直到和父亲相识,得知对方是人民教师,母亲便知道这是上天的安排,她琢磨着以后父亲能教她认字。
   可婚后,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了我们姊妹三人,加之父亲不常在家,繁重的农活,让母亲认字的愿望一次次地泡汤,但母亲心底的那股信念却日渐加浓,直到我们相继上学,就用她对念书的那份信念不断激发我和弟弟妹妹努力学习,经常让我们做完作业后给她念课文,教她识字,母亲记性不好,往往记下一个字不几天就忘了,最后她说:“怪不得人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那股信念让母亲忘记了田里劳作的疲惫,坚持每天晚上围在煤油灯下和我们一起学习,母亲对汉字的那种炽热的追求,那种不懈地坚持,那股倔强的力量,给我们做了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完成母亲没有实现的梦想。
   三年级的时候刚刚开始学写作文,我想要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一种不服气的心态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母亲就领着我去伯父家问堂姐,由此,母亲也知道了这种复杂心情书面叫作“嫉妒”,她说难怪人说鸡肠子短,就用“鸡肚鸡肚”这个相似音记下了这个词语。
   那些年,父亲在他的七尺讲台上呕心沥血,母亲在她的自留地里辛苦劳作,供我们姊妹在外求学,相继在小县城安排了工作,父母拿出了这些年的所有积蓄,少部分去亲戚家借,补了缺口,在县城买了房,父亲因能提得起笔通过考试招录到县城一个行政单位做了文书,把五亩苹果园给了自家叔父经营,母亲从此搬到县城担负起我们全家的一日三餐。
   每个礼拜天去教堂做礼拜,雷打不动,她的祈祷往往是从世界出发,愿世事安好,国富民安;接下来就是期盼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期望所有苦难的人都能得到上帝的保佑;最后才是祈祷家庭平平顺顺,孩子健健康康。把这一切都统统交托在上帝的手里,然后阿们结束!我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家的事情放在后边,上帝赐福的时候会不会把我们忽略了或者遗忘了,母亲却说:“上帝不喜欢自私的人们。”
   就是在这个时候,母亲重拾起被生活所遗弃的愿望。趁着我们都去上班,不去逛街串门,在暂时安静下来的家里打开《新约全书》,铺开本子,开始抄写全文。回家后母亲总是第一时间问几个不认识的生字,我们才发现了她这个遥不可及的计划,我们看了都傻了眼,个个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妈!这么多的字要抄到啥时候去呢?”
   “我抄着看着,能抄多少抄多少,我就当认字呢!”母亲从容地说。
   “妈!你写的本子怎么不留天地和左右?写的字险些都要掉到地上去了!”我打趣地说。
   “我小时候受过苦,知道这一张一纸来得不容易,这样能多写些字,不浪费。”母亲执意要这样继续写。
   没想到母亲三年间在闲暇之余竟然把芝麻大小字的厚厚的一本圣经抄完了。反反正正密密麻麻抄了十几本,足有一尺厚,好大的一项工程呀!“妈呀!我太佩服您了!”
   母亲又引用毛主席语录说:“活到老,学到老。你看我就是因为抄了一本书,加之每天在你们面前甘当小学生,才认了这么多字,现在拿一篇文章,几乎没有几个不认识的字!”
   去年母亲节那天,母亲拥有了一台ipad平板电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冬天冷的时候可以坐在热被窝里上网,这下正合母亲的心意。母亲也很快有了她的QQ和微信,昵称均为“向日葵”,母亲虽不在群上常常发言,但母亲通过网络却第一时间了解到许多当下我们都不知道的新闻,我们一回家,聊网聊成了我们和母亲之间谈话的主题,她给我们讲她到网上读到的小小说、生活小窍门、奇闻趣事、笑话幽默,还有亲戚间的交流和视频。母亲在清晨时锻炼、晚饭后散步、网络上阅读这三点之间忙碌而快乐地穿梭着。在小区的同龄人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天、搓麻将、打扑克打发时间的时候,母亲却沉浸在网络中和小说一起汩汩地交流和对话。
   母亲最喜欢在网上看一些女强人的坎坷经历和创业史,她每次都用别人的成功经验鼓励我们在懒惰的时候振奋精神;在颓废的时候眼前一亮;在跌倒的时候爬起来继续前行。她喜欢小区的一位女乡镇党委书记,总是在院子碰面打招呼时用赞赏的眼神打量一番,言语里无不流露出喜爱之情。
   母亲说:“我现在只是选择手写输入,下一步的目标是把拼音学会,看着别人一拼就是一个字,真是眼红!”
   我说:“妈,我支持你!人家有的老人都有决心上老年大学呢!”
   我给母亲准备了一沓拼音本和一把铅笔,接下来,母亲就要和她那调皮的26个字母周旋了,我们期待着母亲早日成功!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奇迹就会出现。

共 28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写作者回家看到母亲沉迷网络文字时的对话,写出了母亲的网“瘾”,自然引出下文的回忆。故事回忆中,讲述了母亲那时的家庭情况,母亲的文化知识情况,重点突出了母亲抓住一切机会努力识字的故事,突出了母亲的精神。母亲老了,可是母亲学习的劲头和精神不减。这篇文章中,母亲的精神是感人的,是鼓舞人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6-03 20:57:52
  作者的母亲,由一个不识字到认识很少的字,到网络写作和阅读,这变化过程很长,需要的恒心毅力可想而知。这也是作者的母亲感人和鼓舞人的地方。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宁玉莹        2017-06-05 09:34:01
  此文有待提升的空间,敬请赐教,以期提高!甚为感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