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见闻】蕴藏心底的家风(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见闻】蕴藏心底的家风(散文)


作者:麦玲 举人,3185.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0发表时间:2017-06-03 08:20:03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打小时,长辈们严格要求我们要爱国守法,做一个合格公民,同时,还利用多种家法规范孩子们不合规行为,使之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或温柔贤淑的女子。
   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博大根深,以孔孟之道行事待人,是一个把信义、道德、伦理纲常、孝道、传承看得比生命都尊贵的民族,千百年来,我们的老祖宗循规蹈足、礼仪教化深入民心,形成了许多潜移默化的礼节,中国人依据着种种伦理纲常,家规师训谨谨慎慎、中规中矩地生活着,使中华民族一度成为礼仪大国。
   曾一度时,都有一个明确的思想意识统领社会意识形态,蕴藏于心底的家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段思想和心灵的盲区,让人迷惘、叹息、担忧、无所适从。
   遵循家风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与时俱进”之人视为落伍、视为弱智、看做半脑子,然而,我始终坚持心中的家规,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别人差异或嘲讽的目光,在我,我只在乎心中的安宁,在乎我的祖祖辈辈传承给我的良知与道义以及做人的基本准则。
   欣喜地是,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家风”两字逐渐在老百姓的视线中频频出现,使我心中闪现出一道希望的彩虹,中国,必将在这一思想意识领域重树礼仪大国的不朽传奇。
   家风,我本有之。从小耳濡目染的家规是从太爷太奶、爷爷奶奶、亲戚邻里相传承。大家有大家的家规、小家有小家的家法。我家虽不算名门望族,也不是仕宦之后,但却自有一套不成文的家法。打我能记事起,爷爷就教导我们要长幼有别、尊老爱幼、要心存体恤、与人为善、不贪图便宜诚实守信。爷爷很疼爱我们,但绝不永许我们反原则上的错误。他自己能以身作则,对他的长辈恭恭敬敬,递烟端茶送饭都是低着头双手送去,不顶撞老人。太爷爷去世后,他领着儿孙年年岁岁祭奠缅怀,和我们讲太爷爷、太奶奶及自己爷爷奶奶生前往事,讲他们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使我们对自己的先人油然而生一种敬仰自豪之感,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根植下一种寻根追源的情怀,所以,无论身处何地,我们总忘不了根。
   爷爷教导我们,大孩子要护着自己的弟妹,不能以大欺小;小孩子要听大人大孩子的话,不能以小犯上,这是长幼有别。
   爷爷要我们尊重长辈,比如,见到亲戚邻里要侧身称呼问好,不要失了礼节,这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爷爷要我们心怀善念,若是遇到乞丐上门乞讨,爷爷总会给他们一碗热腾腾的饭食,走了之后,爷爷还感念他们处境维艰,欷歔难舍。这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人,不可少之。
   爷爷教导我们要做善良的孩子,不能心存邪念,自私自利,要大公无私;不能贪图便宜,贪图享乐,要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要求我们不拿别人一针一线,要清白做人。这是传承上百年的家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为民之本。
   爷爷最看不起的就是没有诚信之人。他说,人无信而不立,人生于天地之间,言必行、行必果。他也是这么做的。小的时候,我不大懂爷爷的内心感受,只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来自他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直到长大以后做了母亲,爷爷去世以后我才渐渐明白,就为一诺千金的誓言,爷爷承受了多少内心难以承受之苦。
   爷爷一生生六男一女。最小的一个叔叔被一位远房亲戚抱去顶门立户。抱去时奶奶不舍,爷爷说,大丈夫一诺千金,既然答应了人家,就是割肉剜心也要兑现承诺。在奶奶千般不舍万般心碎的情景下,襁褓中的小叔自此改“郑”姓。
   由于抱走六叔时,六叔的亲哥哥姐姐都大了(大伯比六叔整整大了十八岁),况且两家离得并不算远,所以哥哥姐姐在经过六叔养父母家的途中都要借故去看一眼这个最小又可爱的弟弟,大概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使然,六叔见了哥哥姐姐总有一种别样的亲切和依恋,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哥哥姐姐明白,他们在离开弟弟时,给他一些小礼物,哥哥是男孩子眼硬,姐姐每走时都要红着眼圈留恋不舍,六叔在哥哥姐姐走后也莫名其妙地失落心揪,他觉得自己和来看他的哥哥模样长得如此相似,他小小的心里自此有了心事,慢慢地通过亲戚邻里的只言片语中,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八岁那年,六叔和养父发生了一点不愉快后,他打听着跑回了自己出生的地方,他觉得自己如一片落叶般终于重见了苍茫的大树。奶奶见到分离了8年的儿子,抱着儿子的头失声痛哭,哥哥姐姐也在一旁喜极而泣,只有爷爷冷漠沉寂,他盘腿坐在炕上,闭着眼睛,嘴里咬着他的长烟嘴,一语不发,等奶奶他们平静下来后,爷爷把他的长烟嘴在火炉边上一磕,斩钉截铁地对六叔说:“你吃口饭回你家去吧,这不是你的家,以后别再来我家。”奶奶和儿女都愣了,尤其六叔,大老远地,自己满怀希望地跑来认祖归宗,却没有想到不受亲生父亲的欢迎,他的心里冷冷的,他用冷漠的眼看了爷爷毫无表情的脸,哭着转身跑出了家门,爷爷在世期间,他再也没有进过童家门。
   大伯是由太爷爷拉扯大的。太爷爷有一手好手艺,专门做金银饰品的加工雕镌,他为人和善,仗义疏财,很受方圆百姓的尊敬,若是有人为婚嫁订做金银饰品而付不起费用,太爷爷就很宽善地对待他们,任由他们付费:有些人用粮油来顶债,也有用土地来抵债的,太爷爷有时觉得他们苦行,便分文不取或意思一下便可,就是因为如此,在别家作坊门可罗雀的情况下,太爷爷的作坊总是门庭若市,但是太爷爷一生没有多少的积蓄和圈占大量的土地,爷爷以后说,多亏你太爷爷大度明智,早早将土地分给穷苦百姓,要是你太爷爷敛财,咱家现在肯定被划为“地主”成分。就当时的家庭情况而言,我家比当时划成地主的人家大业大,之所以没被划入“地主”行列,完全是太爷爷的德行品质感化着乡邻百姓,在划成分时,我家被定为“富农”。当时,“地主”大多没有善终的,在那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中,“地主”通常被批斗而死,而太爷爷安然自在地活到80岁。这便是个人积德行善、世事洞明的结果。太爷爷这种大气洒脱、开明不羁的做派也被他的后世子孙所传承。
   太爷爷一生走州过县,阅历丰富,他领着大孙子在镇原县定居,在那里给大孙子成了家。我长到6岁时,太爷爷已经去世8年,爷爷领着我去镇原县看了他的大儿大孙子后,在回家的路上改道而行。傍晚时分,爷爷带我到一个亲戚家住下来了,只听爷爷在向亲戚打听什么人,随后他让亲戚去找来一个15岁左右的男孩子,自己藏在屋子里面偷偷地看,我那时不谙世事,觉得坦荡的爷爷此举怪异,后来,我才知道,那个男孩是和我有血缘关系的叔叔。长大后做了母亲,我才懂得爷爷心里的苦衷与牵挂!
   爷爷去世后,大伯和爸爸他们去找来了六叔,六叔跪在爷爷的棺椁前哭得稀里哗啦,他已经做了父亲,他能理解爷爷当时的做法,看着那个眉眼和身量都酷似爸爸的六叔,我的心里盛满了绵绵的爱意和牵挂。
   信念是一种力量,家风是一种传承。我相信,美好的东西无论遮盖多久,它终究会重见天日。就如这家风般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一定会重新筑起一道道德和良知的底线。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始终相信信念的力量,相信家风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愿时刻将家风蕴藏心底,让其成为我们待人处事的道德行为底线。愿中华民族家风永存,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共 28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在人们的眼中,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以孔孟之道行事待人,已传承千年。自古以来就崇尚良好的世风,每个家庭也是如此。家规也一代代传承下来,长幼有别,尊老爱幼,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大公无私,不贪图便宜,吃苦耐劳,清白做人。这是传承百年的家风,也是中华民族立民之本。从祖辈开始代代相传。作者耳闻目染,传承了一个家族的信念,相信无论世事如何变幻,美好的东西永远都会长存,一篇情文并茂的文字,给读者上了一堂家庭伦理之课,佳作力荐,感谢赐稿。【编辑:军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军杰        2017-06-03 08:21:18
  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2 楼        文友:军杰        2017-06-03 08:21:23
  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3 楼        文友:军杰        2017-06-03 08:23:00
  感谢老师支持社团,期待更多精彩!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4 楼        文友:军杰        2017-06-03 08:23:00
  感谢老师支持社团,期待更多精彩!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6-03 09:07:02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老师,品读学习:礼仪教化深入民心,形成了许多潜移默化的礼节,中国人依据着种种伦理纲常,家规师训谨谨慎慎、中规中矩地生活着,使中华民族一度成为礼仪大国。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6 楼        文友:何叶        2017-06-03 14:12:16
  欣赏老师佳作!美女姐非常棒!
何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