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琵琶弦上说相思

编辑推荐 琵琶弦上说相思


作者:流光飞舞 白丁,2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98发表时间:2017-06-05 09:13:30

琵琶弦上说相思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以前每每读这首词,总是感觉奇怪,看过很多失意文人的诗词文章,但对于春天都还不至于恨。但是,唯独晏几道却说“去年春恨却来时”。如今再读,心里却凄凄然不能自已,我也终于明白个中滋味。
   梦醒的词人,望向小苹,曾经妙曼舞的高楼可是已然紧锁。
   那年的春天,小苹抱着琵琶,低眉落寞得摆弄着琴弦。常年的强颜欢笑,常年的面对那些达官贵人,她也已经麻木到体会不到自己的任何内心了。可是今天,来了位特别的客人,他是那样热情纯洁,纯洁的眸子没有任何世俗之气,像一个孩子。久已封闭的内心,已开始感觉到活着的美好。晏几道也被眼前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所吸引,记得她的罗衣上绣着两个重叠的心字。小苹弹着琵琶诉说着自己的心意,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平淡的生活有了生气。可是好景不长,他们分开了,在分开的无数个春天里,每每让他因思念而辗转难眠,常年累月的相思积淀成春恨,过度的相思会成为恨。都说相思苦,可是,如若没有相思,我们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苍白无力。据说,古曲《彩云追月》就是依据此词所做。
   这首著名的《临江仙》的作者就是晏几道,作为官宦子弟,他其实就是北宋宰相晏殊的第八子,他和他父亲在词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称为二晏,后来,人们还把他们亲切的称为大晏,小晏。虽然如此,可是他和他父亲的境遇却完全不同了。他的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坐上宰相之职位,晏几道就在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长大,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以致于太过单纯和清高,不懂得人情世故。在家道中落以后,他却只能过着不如人意的生活。有人说他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同样的在富贵人家长大,同样的长于妇人之手,同样的对女孩子充满着怜惜,同样的至情至性。在晏几道的词里,他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怀念往昔日的美好爱情上。如果说柳永是多情之人,那么,晏几道却要算得上是个痴情之人了。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
   几年以后,相传他又见到了小苹,整宿整宿地端着蜡烛,照着小苹有些沧桑的面庞,不敢移开,不敢闭眼,因为他害怕,他害怕这就像他之前所做的每一个美好的梦境一样,转瞬即逝。痴情公子痴情至此,怎不让人动容。
   小苹身世飘零,甚至于当年对于晏几道的几缕柔情,几个媚眼,或是她久在歌姬行当中的职业习惯罢了,然而,却换来一个男子长久的思恋。
   李煜也写过一些爱情词,是关于小周后菩萨蛮(小周后偷着与李煜约会,怕惊动人,脱了鞋悄步轻行,见到情郎一下扑到李煜怀中)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词,写的特别生动形象,但是,只要一想到此时的大周后也曾是他深刻爱恋的人正在病重,我却怎么也无法对他和小周的所谓的爱情产生好感。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同样的比不过“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中的痴情。
   黄庭坚和晏几道是好友,曾经他用“四痴”来总结晏几道。有一次,苏轼想要拜访晏几道。其实,按理晏几道还要比苏轼小两岁,但是,晏几道的辈分可是大。当时苏轼正受太皇太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春风得意,想通过学生黄庭坚引荐,去拜访晏几道,哪知晏几道傲慢地说:“如今在朝廷当大官的,有一半就是从我家出去的,我都没空见他们!”实是这样的,晏殊在位期间,曾经大力举荐有才能得人,欧阳修到范仲淹,范仲淹一直对晏殊行以弟子之礼。所以,晏几道可算是苏轼的前辈了。
   也只有这般痴傻之人,才能做到至情至性。纵观他的词做,无一不是写爱情的,唯有致真的感情,才是晏几道光彩所在。晏几道词中的感情没有任何造作之感,他追求纯美的爱情,他编制了无数个梦境,营造了一个与世界截然不同的一个纯美的世界。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长相思》)
   在这个永久的相思的世界里,晏几道才真正的感觉到生命的盼望,当生活没有期望,仕途无望的之时,唯有爱情才让他真正的体会到他的价值。

共 17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晏殊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细胞,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拿了个进士的身份回来。晏几道生来就在绮罗脂粉堆中长大,珠围翠绕,锦衣玉食,“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斗鸡走马,乐享奢华,他的六位兄长先后步入仕途,而晏几道过的是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生活。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6-05 10:49:38
  赏析精到的好文章,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