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百味】水果摊的故事(小说)

编辑推荐 【百味】水果摊的故事(小说)


作者:王占黑 布衣,39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85发表时间:2017-06-09 13:03:57
摘要:一个小小的水果摊折射出社会的风气,百姓的素质。

【百味】水果摊的故事(小说)
   老高从不在我的街道英雄名册里,他太……不英雄了。
   三伏天,下雪天,路上连只野狗都不见,老高照样支起他的大型广告伞,水果纸板箱一只一只摆开来。你如问他,他讲,怎么没人买,路过看到了么,总要顺手买点回去。这是他一贯的经营策略。那印着中国电信商标的遮阳伞,就不知疲倦地立在小区铁门边。
   当年人家做完充值活动忘了收,老高偷偷捡回来,插在一只灌了水泥的实心铁桶里,从此给自己的摊位封上了顶。那伞替老高扛了风,淋了雨,面上褪了色,布头也稀松了,却不见哪处有新的伞忘了收。于是哪里戳破一块,老高就往哪补上一块,狗皮膏药越贴越多,早已看不出是谁赞助的了。老高仍稳稳地躲在它的荫庇下,每天看着人,狗和汽车在小区门口走过来,走过去。
   人们上班去,老高已经出来了。人们下班了,老高还在摊上。
   人们散步回来说:“老高,差不多啦,好跑路啦。”
   老高躺在摇椅里摆摆手,等一歇,再等一歇。他心里总盘算着下一个生意。
   有人就嘲笑他:“你这块根据地嘛,要比小官值班时间还长了,不如两份生活一道做。”
   小官不乐意了:“伊敢来抢我劳动人民饭碗,我就砸掉伊资本家的店面!”
   老高笑嘻嘻不响。
   老高的店面小的好比孙猴子临走前给唐僧划出的一个圈,一把伞撑开,底下几只篮筐,几只纸板箱,提桶,蒲扇,收音机,摇椅上面躺着老高,底下躺着老高的宝贝性命铁皮盒。人们路过就要戏耍他:“诶哟!小金库怎么不见啦!”老高便就像触电了似的从躺椅上弹起来,立刻俯下身去摸。铁皮盒摸到了,嘻嘻笑一下,回去躺好。屡试不爽。
  
   二                                                        
   老高不单固守根据地,还叫他老婆,一个矮个黑皮的中年妇女,每天蹬一部人力小三轮出去打游击,在桥下,路口,菜市场,或是车站拐角卖点散装水果。多了不行,跟城管打埋伏的关头跑不利落,罚下了还亏本,只能像蚂蚁搬家似的拿一点卖一点。卖得好那几天,傍晚就能看到夫妇俩坐在大伞底下吃饭,有时七八点了,老太婆还没回来。
   老高就自行吃起了夜饭。
   几个男人就说他:“老高老高,自家不吃苦,叫老太婆出去打游击。”
   老高嘴里含着一口饭,伸长头颈,大腿一拍:“你将我这只脚从大兴安岭捡回来么,我也出去打游击好了。”跛脚总是能让他理直气壮。
   人家不响,他就得意地哼一下。老高笑起来阴阳怪气,他不像小官那么火爆,也没有徐爷爷的威严,缺边少角的太阳伞底下,老高戴着一顶乌黑的鸭舌帽,两手交叉在胸口,遇到什么小小的胜利,就不痛不痒地哼几声。最要命的是,买水果的人但凡问他点什么,他向来以这副皮脸回应,笑里藏刀,十句话里九句假。
   你问他:“老高,哪几样水果新鲜一点?”他说:“新鲜!都新鲜!”
   你问他:“老高,这批西瓜甜吗。”他说:“怎么不甜!保准甜!”
   你买回去,就上他的当了。
   一般的水果摊主,新不新鲜,碰到回头客总多少会透露一些实情,近来哪些好,哪些不要上当。不好的,就卖给那些偶然光顾的客人,年轻人和外地人。老高不是这样,他对待所有顾客都一视同仁,你问他什么,他都说好,怎么不好!买回来一尝,就晓得老高又在卖假药了。
   熟门熟路的人有时多逼问一句:“老高,讲良心话,香蕉哪串好一点。”老高不正面回答,他悠悠地指一下:“这几串,便宜点一道带走。”对方就晓得这几串不大好了。几次买下来便知,老高所谓好的那些,其实也并不怎样。按质量来说,老高的水果摊出售着一些极为平庸的水果。按信用来说,老高实在是个隔着肚皮的黑心店家。久而久之,人们心里就有数了。老高这个人做生意不是那种地道做法。一次客也好,回头客也好,在他眼里都是葱头。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再熟的客人他也绝不肯给你抹零。老高总是说:“一毛钱也是钱呀,盖房能少一块砖吗。”若是换作你急着回家,懒得收找头,他就会立马停下在铁皮盒里摸索的手,堆起满面笑意,客气客气!毕竟你家的砖他不心疼。大家说:“迟早有一天,老高得像老菜皮那样,丢了点小钱就能活活把自己气死。”老高抿着嘴笑:“那你们捐款给我呀,我就不去寻死了。”
   小官讲:“老高这种小气卵子,但凡铁皮盒里还有一分钱,怎么舍得去寻死”。小官的眼睛是很毒的。
  
   三
   摸清楚老高的套路,小区里的人都不再去找他买水果,宁可穿两条马路走十多分钟去菜场里买。即便这样,老高的水果摊竟然不声不响地在小区大门口这种黄金地段摆了有七八年的时间。每当人们掐着手指头算出这个可怕的事实,都带着一股见不入眼的嫉恨大声叹气道:“哪可能啦!”
   人们问他:“老高,你的水果这么蹩脚,谁来买啊。”
   老高就苦着一张脸,好像汰碗池里一只用久了的丝瓜精,皮皱皱的。他讲:“没人买啊,生意差,吃不起饭啊。”
   可是大家分明有数,这些年老高硬是靠一只铁皮盒里的铜钱买下了两套房,一套在小区里,一套在外面。
   老高扒分这么凶,自然有眼红的人要跳出来,讲老高赚的都是黑心钱。有人总结说,老高这个摊位好比码头出来第一爿杂货店,食堂里唯一的饮料窗口,下了船的犯烟瘾,放了学的嘴巴干,没办法,再贵也得买。人们讲来买老高水果的,都是小区前门进后门出的过路人,他们下班经过,或是偶尔进来看个亲戚,就顺手买一点。老高盯准了这群目标客户,狠命敲人家竹杠。
   还有人说:“老高的水果蹩脚,不是他不懂行。”“伊门槛不要太精哦,农贸市场去一趟,专门问人批便宜的、快要熟的那种水果,纸板箱装装好,拿回来高价卖,闷声做坏生意,怎么能不发洋财。”于是有人特意关照来做客的亲眷朋友,小区进门口那家水果摊不要买,老板不上路,东西也推板。
   此等风言风语,老高一概不理。你若问他:“老高,生意好吗?”他定要对你诉苦,日子过不下去啦。你若问水果好不好,他必拍着胸脯跟你保准新鲜。你若不问,他就坐在那里,看人来人往,上班下班,看住自己身下一只顶顶要紧的铁皮盒子。
   小区里的人不爱买老高的水果,可这丝毫不妨碍大家在水果摊聚众碰头。早上,午后,夜里,人们借他的地盘,搬几只凳子,乘乘凉,扯扯闲话,打打牌,偶尔也当着老高的面骂他奸商。老高并不介意,按他的生意经,摊上人越多,过路人越要噶闹忙,于是总有人会顺手买点走。他躺在摇椅里,朝外眯缝着眼。闲人们则捧着茶杯,抓一把香瓜子,挤在水果摊四周,像一根一根卖不掉的甘蔗,你倚着我,我倚着你,从早上站到晚上,走掉一根,又插进来一根,互相看看,互相盗取些见闻。他们叽叽喳喳地聊,老高的水果生意,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做着。
   唯有草鸡蛋,大家是要找老高买的。老高老婆有一帮乡下亲戚,定时定点要送好几篮子货真价实的草鸡蛋来。大家说:“宁可信老高的乡下亲戚,也信不过老高批来的水果。”老高并不反驳。在他看来,凡能做买卖的,就没有拒绝的道理。鸡蛋好卖,鸡蛋就是最上乘的水果。每到月头,老高便会在水果摊旁边支起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一行字,草鸡蛋来了。
   看到草鸡蛋来了,甘蔗们也便一根一根走过去了。
  
   四                                                           
   老高名声这么臭,连小孩也不亲近他。小区里有那么多大伯伯,印象里我从没叫过他一声,老高大伯伯。路过点个头就算数了,大人绝不怪罪你不讲礼貌。也许在他们眼里,尊重老高是一种浪费。可我还是要讲讲他。没办法,哪个电视剧里没个丑角,反派,糙皮脸呢。老高就是这么个款式,在小区里呆了十来年,没几个人讲他好话,他不还是过的挺适意,大家不还是照样吃完饭朝水果摊聚拢过去。进一步说,不是老高要紧,而是老高的水果摊对这部电视剧实在是太要紧了。不管怎么拍,镜头都躲不掉这块背景。
   小区进大铁门两边,外面报亭,里面朝左是小官的传达室,朝右是毛头的臭豆腐摊,瑞萍剃头店,中间夹着一栋外地人开的房屋中介,底下便是老高的水果摊。这摊头自树立以来,聚集过多少人,打过多少副牌,飞过多少唾沫星子,流传过多少件轰动小区的喜报或丑闻,谁也讲不清楚,老高自己也不知道。他两只手能掰算清楚的,大概就是这些年在水果摊前发生过的大型战役了。
   小区里的人吵架是很奇怪的,那是一种流动的战役。两个人在屋里吵着吵着,就要开窗通风,叫大家都来听一听。吵着吵着,又要从自家屋里挪出来,站到楼道上,叫大家都来看一看,顺便吸收几个帮腔的。再吵下去,就要挪到室外了。杂货店门口,停车场拐角,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吵。那吵架的双方尽管势不两立,在位移的方向和时间点上却有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几经辗转,双方已经裹挟了一大群忠实的围观者,像一朵积雨云,黑压压的,缓缓地蠕动着。战役升级至顶峰,在前往居委会评理的路上,也就是转移到小区门口的时候,演员和观众便自觉停下来,好像前者找到了自己的斗兽场,后者找到了最佳天象观测点一样,准备在人口流动最汹涌的台面上大干一场。
   “大家听听看,这种人有吗。”
   “破烂货,覅面孔!”
   谁不讲道理,自家心里有数!
   婆婆埋怨媳妇在家不劳动的,五楼浇花弄湿一楼晒干的衣服的,狗咬了隔壁老人不给赔偿的,统统都在小区门口吵。这是一个相当要紧的关子,谁会吵,谁就能吸引人驻足聆听,有人听,就有人来评理,这是吵架的人最需要的武器。
   “啧啧啧,这就是年轻人不对了。”
   “这年头人还不如狗了!”
   “你有钱别住底楼啊!”
   可是一朵乌云老堵在大门口叫车来车往的怎么过,小官就会把人群赶到旁边去。久而久之,要吵架的,来帮腔的,想围观的,就自动挪到老高水果摊前面。老高呢,就像个县太爷似的,稳稳地坐在躺椅里,翘起一只瘸了的脚,眯着眼听大家吵架,评理,自己从来不多说一句。
   有些人骂到嘴巴干,就借老高的热水瓶倒满一茶杯继续骂,有些人站着听累了,就坐下和老高讲起闲话来,草鸡蛋啥辰光来啊。也有人干脆转头去围观打牌了。路人呢,一看水果摊前如此热闹,便要挤进来挑挑新到的货色,或者问问,西瓜啥时有啊。等乌云完全转移到居委会,老高门前恢复平静,便留下了一地的瓜子壳,话梅核,不小心还会踩到几口愤怒的老痰。这时老高的发言权就到了。
   后面几天,那些因为上班错过好戏的人,谁要来听故事,就去老高那里坐一坐,几个人描摹气氛,你演一句我演一句,高度还原现场给他看。老高是什么都知道的,他就等诸位七嘴八舌讨论某个细节的时候,幽幽地说上一句:“是伊先动手的,我看到了。”大家便信服了。毕竟凡是发生在小区门口的战役,没有哪一桩老高不曾见证的。
   老高不是居委会,概不断案,可是他眼门底的战火绝从不比居委会的少。如果把他见过的战斗统统记录下来,也许能编一部《小区战斗大全》,可惜他只记自己一个小小水果摊上的生意经。这么想来,一个小区和一个世界的历史是毫无差别的,日复一日,经年累月,小战役渐渐被遗忘了,只有那几桩反复被人说起的大事,常说常新,版本多变,终于被人们口口相传而垂于史册。有时刚见证完一场争吵,人们便要拿它同从前几场类似的比较一下,看看谁更厉害,说着说着,忍不住就要回味起那些经典战事来。
   近几年里,大家公认的,发生在水果摊前足以称得上经典之战的事体大约有三桩。老子对儿子一桩,女人对女人一桩,还有一桩,是唯一老高亲自披挂上阵的水果霸权之争。
  
   五
   先讲前两桩给老高的事迹作个兴。
   大不同和小不同在小区里的名声,跟怪脚刀小刀父子不相上下,反正都是子承父业,家传流氓。大不同早年在大不同牛肉店里切牛肉,故得此名。他儿子从小顽劣不堪,到初中已经是本地杰出小混混头目了。我对小不同了解不多,只记得为了保障其他同学的安全,他的课桌被单独摆在讲台旁边,由老师专门看管。做眼保健操,全班唯有小不同瞪着一双圆眼看来看去,也没哪个检查员敢上前纠正他,更不敢扣分。印象最深的是军训喊口号,教官在上面喊“向右看齐”,他在下面喊“酱油蘸鸡”,搞得整个队伍笑得颤抖失形,教官气得半死。后来小不同毕业参军(不知他还蘸不蘸鸡),大不同改行去医院当食堂师傅,在住院部发盒饭的时候,认识了和小不同一样年纪的小护士,被小不同他妈抓了现形,就要和家里彻底了断。
   那天大不同回来分家当,被小不同带着一帮兄弟截住,两人僵持在水果摊前,摆出了要决斗的架势。甘蔗们哪见过这杀气四伏的场面,一根根纷纷聚拢过来。父子俩瞪着血缘铸造的如出一辙的凶狠大圆眼,沉默,不动,伺机等待某一时刻,忽然开始对骂,污言污语喷涌而出,骂着骂着就变成了互相骂娘。

共 1053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个占便宜不吃亏又自私的小市民老高,做尽了坑人骗人的事,还妄想成为“地方一霸”。没想到另一个经营有道的商贩齐光荣,用自己真实的物品,热情诚实的态度,以及合理的摊位顶替了不实在的老高。一个杂乱的社会一角,斤斤计较的不良风气,可就是这种人,影响了社会的文明和谐。文章反映了社会上真实的一面,令人深思。如果世界上都像老高那样,那社会文明何在?如果人间多一些善良和诚恳,谦让和包容,那邻里间会更加地团结,社会更加的和谐,人类更加的进步,那样的世界多么美好啊! 感谢赐稿百味!【编辑:小白兔白又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7-06-09 13:05:19
  问好老师,感谢赐稿,创作愉快!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