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见闻】闻香入户(征文.随笔)
书香门第,诗书飘香,即使是翻开久闭的古籍,字里行间凝留的芳香顷刻盈满鼻囊。晓荷,读名解意,黎明破晓,荷绽江山,晓荷凝香,氤氲满府。入户晓荷只因闻香。
初入江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亭台轩榭,山水城郭,一派辉煌。几十个文学社团赫然而立。驻足间,一股浓郁间夹几分清爽的芳香撩拨了心房,闻香拾路,入了晓荷厅堂。
初入晓荷,初读几篇文章,不禁让人眼明心亮。情浓意真,词美句华,浓厚的文学氛围立刻将你包围。何叶社长的亲自热情慰问,令人受宠若惊,即刻温润心腹,五脏俱暖。咋见其名,何叶,即为社长,名当显赫,声当高亢,不禁疑惑。识之日久,渐明心志。“何叶”即是“荷叶”,晓荷绽放,少不了叶的衬托,即为社长不是领导、不为名头,年方妙龄的东北女孩,凭的一份豪情、一份热忱、一腔热血,一份真性情,聚友结社,只为浇筑诗文之平台,扬文友之所好,谱江山之华章,为晓荷破晓的绽放撑篙。此份情怀与担当对于一个90后的在校学生何其难得,令人钦佩。
一人行,二人从,三人成众,百千为宏。在社长的带领下,晓荷的编辑、写手亦是如此。甘之如饴,垒叶擎花,能高坐了江山二把交椅想来是必然。
蒙社长恩宠,授予编辑一职,入编辑群,满眼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80后,多么古稀的词汇,90后的俊男靓女丰满了这个大家庭。才思敏捷、妙笔生花的学府骄子正如晓荷之绽放,给人以清爽、娇艳、生机勃勃。几位同龄的80青年置身其中,俨然一副垂垂幕矣的老叟,不禁慨叹年华不负,晓荷才源滚滚啊……
编辑不少、个个精英,但相比于铺天盖地的文章投稿,依然是捉襟见肘。每天纷至的文章层层叠叠,凡事怕日久,日久则成千上万。那么多的文章,那么几个人,更何况各有其职,各有个家,时间和数量,成为了拦路虎。但,荷叶精神,晓荷责任,将这两只拦路虎变成了编辑们的工作数量。快速、精彩、及时的编辑流水线已然成型。写作,源于灵感、天天日日写灵感枯竭、创作低谷屡见不鲜,为了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高涨大家的情绪,或慷慨解囊为大家发放奖品、红包,或谈心开导、打气加油树立信心……家里的编辑携手也都群策群力,你帮我扶,共建共勉,所以晓荷的帆满扬。
投稿量、编辑量、精品量造就了今时晓荷的辉煌。看着编辑们那不断上涨的数字不禁黯然,成为编辑以来投稿、编辑量少得可怜,对此深感愧疚。然社长的一次次问候与理解感受到了何叶的魅力,体会了家庭的温暖,我想这也许就是晓荷能够网聚群贤,蒸蒸日上的原因所在吧。
时光荏髯,芳华更迭,晓荷这座大厦日益高耸,无论编辑还是写手与日俱增,可谓是群贤毕至,高朋满座。时至今日,逢二载诞辰,正是晓荷亭亭玉立,饱满绽放之时,碧叶连海,采莲高擎,清香袅袅、徐徐,一派欣欣向荣。与有荣焉!
“荷叶”城聚,共擎娇蕊,凝香破晓、同绽清莲,闻香拾路即可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