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在深圳过年(散文)
年前入冬,父母被大弟接去了深圳。临近春节时,大弟便邀请我和小弟两家,去他那里陪父母过年。我们很犹豫,一行七人,吃喝拉撒,多大的开销啊!大弟却坚持,来吧,往返机票及一应费用都不用你们操心。还能说什么呢,毕竟我们也在渴盼着团聚。
飞机降落深圳机场时,已经是午夜了。大弟和弟媳分别开车来接我们。行驶在灯火阑珊的宽敞马路上,感受着南国微微的夜风,心里不由暖流激荡:如果不是父母在这边,不是大弟一家盛情相邀,我们怎么可能,来到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而且是在这样的时刻?
最先感到的是明显的南北温差。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特意穿了薄一点的冬衣,里面只一件春秋衫打底,依然无法应对深圳的冬天。深圳的冬天太温暖,街上穿行的人们大多单衣,爱美的女性干脆丝袜短裙。面对这始料未及的温度,我只得放弃原先的搭配,胡乱地只穿了一件外套。
大弟家在宝安区,为孩子上学方便,又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春节期间,全家住回了宝安区,我们正好住在他租来的房子里。晚上在这边休息,白天去那边跟父母团聚。地铁站离两边都很近,出行方便。
因为我们大多是第一次坐地铁,出了不少小状况,好在儿子轻车熟路,一路上忙着查线路、排队、买票、换乘、进站、出站,总算一切顺利。
母亲早已做好了早饭等我们。听见门响,马上开了门,递过拖鞋让我们换上,笑吟吟地问昨晚的包子好吃吗,几点睡的,睡得好吗。昨晚,心细的母亲担心我们在飞机上吃不饱,不辞辛苦地跑到租住房里,掐算着时间,为我们蒸了一锅热腾腾的爱心包子,完事后又坐地铁回去休息。等我们又倦又饿地到了住处,打开锅盖一瞧,包子还是热的。当下也顾不得什么了,将行李胡乱一丢,个个站在厨房里,便开始风卷残云,一会儿工夫,两笼包子吃完了。小弟拍了拍肚子,满足地喊道:“这下饱了,咱娘蒸的包子就是好吃,对了,到底啥馅的?”一句话,把我们都逗乐了。弟妹白了他一眼,揶揄道:“好像几辈子没吃过包子!不知道啥馅的,知道啥味儿的不,甜的还是咸的?”“啥味儿的?爱心味儿的!这就是老娘的味道,我不管啥馅,只管好吃。”小弟嘿嘿笑着,踱去整理行李了。我收拾着锅灶,回味着小弟的话,不觉泪湿了眼眶。是啊,母亲的味道。每个母亲都会用自己的爱,自己的心,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留下温暖的独有的味道,那是一个家永远的痕迹。
我们一面换鞋,一面抢着跟母亲打招呼。小侄子早已不耐烦大人对他的忽视,跑到母亲跟前,摇晃着她的手说:“奶奶,奶奶,包子可好吃啦!我一下吃了一个,还想再吃,老爸不让。奶奶,我想死你了,你想我吗?”母亲揽过他的头:“乖孙子,当然想啦!”“那你一会儿只疼我,不疼他们。”说着,故意藏到母亲身后,冲大家做着鬼脸。侄女闻言不高兴了,黑着脸跑过来,冲他嚷道:“奶奶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凭啥只疼你?我看你就是来拉仇恨的!”母亲一边一个揽住他俩,一面拥着往里走一面说:“你们都是奶奶的宝贝疙瘩,都疼,都疼!”屋子里立刻满溢出快乐的笑声。
吃过饭,陪母亲到附近的菜市场闲逛。一路走着看着聊着,似乎有一种穿越感,许许多多熟悉的东西凌空而来。地摊儿,日杂店,服装店……一一驻足品评,问商品,谈价钱,店主始终热情有加。在一家鞋店,母亲操着半生不熟的“鲁味儿”普通话,跟老板砍了半天价,非要给我和弟媳买旅游鞋,说我们脚上的鞋不适合远游。拗不过她,我索性付了钱,直接穿着新鞋出了门——母亲开心得什么似的,直说好,真好。
腊月二十九,天气特别好。大弟提议,全家去红树林海滨公园游玩。过年了,不准备年货吗?我疑惑地问。弟媳和母亲都笑了,这里过年就是放松,好好玩儿,玩儿好了,年就过好了。于是大家雀跃着,奔向这南国冬日的野外。
沿途到处是苍翠欲滴的巨大树木,浓荫遮蔽的幽静街道,稀疏洒落的暖暖阳光,肆意怒放的各色鲜花,写满惬意安闲的笑盈盈的脸……无一不在昭示着,这座城市的美丽和祥和。徜徉其中,心情不由分外爽朗、明媚。我们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海滨公园。弟弟提议绕海岸骑行,于是租了几辆双人、三人和单人的自行车,自由组合。两个侄女早已按捺不住,嚷着要自己骑一辆,不由分说跨上车子走了。我们各自找好搭档,摇摇晃晃地在后面紧追。
骑行在绿荫夹道的植物长廊里,各色树木竞相摇曳,奇花异草点缀其间,绿的纯粹、红的惊艳、黄的夺目、粉的妖娆,争先恐后地挤进你的眼睛,真要目不暇接了。隔栏而望的是水天一色的深圳湾,远远的,可见海鸥在海面上掠过,几只不知名的水鸟,停在岸边的礁石上,梳理着灰色的羽毛。孩子们跑着闹着,率先绕过围栏,迫不及待地投进了大海的怀抱。小侄子不时尖叫着:我发现了一个小海螺!我捡到了一个花贝壳!红红的小脸上满是好奇和欣喜。儿子早已不见踪影,原来是为了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跑到很远的远处去了。
父亲和母亲在后面慢慢走着,看着孩子们追逐嬉戏,心满意足地微笑着,时不时大声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
阳光渐烈,把孩子们喊回来,选一处林荫匝地的草坪稍事休息。或躺,或坐,或闭目,或凝神,或私语,或旁若无人地伸个懒腰,幸福和惬意就这么悄悄地深入了骨髓。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回来的路上,看到马路中间高高悬挂着的两排大红灯笼,才突然的有了一丝过年的感觉。想不到,异乡的春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临了。想起往年这时候,我正在昏天黑地地收拾屋子、打扫卫生、煎炒烹炸、准备年货呢。原来春节也可以这么过,悠游自在地放松着、享受着。
下午父亲又要带我们去世界之窗,我不想去——来深圳过年,就是想好好陪陪父母的,母亲却说,花这么多钱出来,不出去逛逛,那多冤啊。于是我们被父亲拉了出来,大弟一家和母亲留在家里准备晚饭。
世界之窗离弟弟家不远,很快就到了。在公园门口,父亲几乎是一路小跑,抢到我们前面去售票处排队。我劝他别管了,他坚决地推开我,着急地说:“你们来了深圳,怎么能让你们花钱!”终于排到了,父亲递过钱,为我们买好票,然后掏出老年证,想给自己办一张门票,售票员说这个不行,也要买票的。父亲急了,怎么不行,有老年证不是免费的吗。不行,要满七十岁,您还不到呢,大爷。售票员礼貌地回道。父亲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伸手擦拭着,有些懊恼地辩解了几句,沮丧地离开了售票口。转过身,勉强换做一副笑容,对我们说:“你们进去吧,我都来过好几次了,就在外面等你们。”阳光下,父亲的满头银发闪着炫目的光,晃得我睁不开眼睛。我强忍着心中酸楚,要去给他买一张,被他拒绝了。他挥手让我们进去,以一种不容辩驳的坚决。
拐过公园的门,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我的年届七十的老父亲,他笨拙地想用他的方式,告诉他的儿女们,他还能照顾他们,他还是那个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人!而我,不敢拂逆他的一腔父爱,竟什么都没有为他做。
想到父亲一个人在艳阳下苦等,我的心就不由狠狠地扯着,赶紧打电话给母亲,叫她把父亲劝回家去,仿佛只有这样,我们的负疚感才能稍有减轻。
弟弟的小区里面,有一个小型喷泉,中间是一家三口的雕塑,父亲母亲孩子相互牵着手,围成一个完美的圆。午后的阳光斜斜地射在喷出的弧形水花上,幻化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透过彩虹迷幻的光影,我仿佛望见了多年前那个位于农村的家。那里,有父母,有弟弟,有我。那里,有贫穷,有辛苦,有快乐,有温暖。这么些年来,我们姐弟先后走出农村,离开父母,离开那个家,各自走进自己的小家,父母也随着儿女辗转南北。我们一路奔波,很少回望。现在,猛然间望过去,才发现,其实它从不曾远离,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团圆,一直就在心里。我们走得再远,始终在父母的视线里,我们的手始终被父母牵着,我们的天空始终被父母护着。
坐在绿植环抱的木椅上,仰望那个属于我们的住满了亲情的窗,心被安宁、柔软、幸福甚至还有一点儿酸楚包围:这里是我的异乡,此刻却是我的家。就在那扇窗里,有我的父母,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幸福的家!
除夕之夜,远在深圳,我们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大家团团而坐,频频举杯,一起祝愿我们的父母幸福安康,快乐长寿,一起祝愿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儿子摆好相机,调到自拍,举着胜利的手势,跑到预先留好的位置,大喊着“茄子”,定格这全家团聚在一起的幸福时刻。
1、落雪的这篇散文《在深圳过年》也让我的思维回放到在深圳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生活。
2、有父母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幸福的落雪,这样的幸福,难以企及!
3、亲情美文,赏心悦目!
4、写得好,是因为这样的亲情真的好!
这篇文章表面上朴实无华,无外乎吃喝玩乐。但仔细体会,字里行间却尽是亲情见得温暖……包括母亲悉心算好时间,使“我们”一下飞机就能迟到的热包子;孙子、孙女在奶奶面前的争宠;一家集体出游的其乐融融,每一幕生动温馨的画面都让人感到温暖,感动。尤其是老爸得知自己的“老年证”不能免票,为了省钱,甘心在院外守候的画面……既感动又心疼。
深圳,是一座有名的“移民城市”。春节选择到那里过年,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哈。



我就老老实实呆在流年,看你们的美文,感觉也不错,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