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檀香】打工随笔系列之雷会的哥哥雷向年(小说)

编辑推荐 【檀香】打工随笔系列之雷会的哥哥雷向年(小说)


作者:夕晨 布衣,43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9发表时间:2017-06-12 07:19:29


   雷会的哥哥也在表弟的公司里,夫妻二人住在公司的宿舍里。他自已主要在注塑车间做搬运工一类的活,很累,一天到晚基本上是没有休息的时间,深圳是一个闷热的地方,雷向年干的是体力活,身上的衣服一天到晚都是湿淋淋的,如同刚刚从水里捞上来。偶然有点空闲,他马上到丝印部,或站立一会,或帮一下忙。很听妻子的话,几乎是妻子让他到东,就不会到西。有二个小孩,放在安微阜阳老家,夫妻二人的工资不高,在公司里属中等,每个月还要寄钱回老家,父母和孩子的生活费,主要是孩子的生活费。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二人是相当的节简,雷会的日常饮食也与他哥哥在一起,这可苦了雷向年,他们夫妻二人非常的艰苦,现在为了弟弟,不得不经常做一些好菜,不得不多化费一点,因为雷向年实在是太宠爱他这个弟弟了。这个弟弟的话,他也很听的。有比较重大的事都依弟弟的主意。兄弟二人在公司里有着巨大的反差,雷会有着很多的“敌人”,而雷向年似乎人们都很赞赏,这是因为他的勤劳和木讷,反正任谁都可以讲他几句,通常他也不会反驳。要么笑笑,要么一声不啃。
   早上八点钟上班,雷向年六点多就要起床了,要去买菜。中午下班,他是急急忙忙的赶在别人前面,去熟菜店买一些熟菜。如果雷会上午不在公司,那他下班时就慢吞吞的走在别人的后面了。无非是下班吃午饭而已,与他无关。
   我到深圳表弟公司时,雷向年也只不过早到了一年而已,他原来不在深圳谋生。在公司上班,他没有技术,只能干一些体力活。在注塑车间做搬运工有时需要记一些流水账。为这些流水账也经常发生争执,估计他的笔记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很能吃苦,弥补了他这方面的缺点。
   雷向年这个人很有意思,这个有意思是在他来深圳之前。
   他也是在十五六岁就离家在外打拼了,好象中国的各个省份没有他没到过的。在建筑工地做过小工,也在一些工业区里做过早点。反正是赚了一点钱就要跑路了。就这样赚一点,跑一个地方,赚一点,跑一个地方。中国几乎跑遍了。他的妻子就是在福建买早点认识的。我经常笑他,赚的钱都贡献给了运输部门了。
   在到深圳之前,雷向年夫妻二人在浙江温州一带做水果生意,有着自已的一辆小货车,他们夫妻二人开着小货车去进水果,开着小货车去买水果。生意也还可以,在浙江的很多地方,都有着安微人开着货车在买水果,这是比较赚钱的。生意好的时候,一天都可以进账一千多元钱。当时我听得很奇怪,这么好的生意放着不做,跑到深圳来干什么?后来才知道,他化了一二万元钱去买这一辆小货车,可是这车什么证都没有,他自已连驾驶证都没有。结果,在路上看到前面有交警在检查车辆,雷向年跳下车就跑了。这一跑就跑到了深圳。跟着他弟弟老老实实的安顿了下来。你说这个人有没有意思?
   雷向年很节俭,不抽烟,也不喝酒,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地摊货,在吃的方面,只要能填饱肚皮就可以了。这样的一个人,在外面也闯荡了将近二十年了,可以想象的,他这将近二十年的闯荡,是不会有一顿上档次的消费的,也不会有在一个地方闲荡几天而不去挣钱的日子的。我对在外打工的人不是很熟悉,但是可以肯定,雷向年不是唯一的。
   听说雷向年雷会兄弟已离开了表弟的公司。不知道他们兄弟二人是在深圳、还是已回到了他们的老家?
   兄弟二人回到老家共同合作也或许会有所收获。如果在外打工倒不如回家自已做点小生意,或者搞点种养殖业也未偿不可,打工毕竟不是一条好的出路,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人总要走自已的路!这路就在脚下!
  
  

共 14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过雷会的故事,又读到了他的哥哥雷向年的故事。雷向年勤劳能干,木讷老实。勤勤恳恳地工作却仍然过不上好日子,负担沉重,开销巨大。在外打工二十多年,也没有一次够档次的消费,没有一天闲暇世间。打工者的辛苦让人心酸,而这却不是唯一一个打工者的生活。最后累氏兄弟离开了公司,如果能回乡创业也是一条出路,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期待。贴近生活的题材,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笔流畅,语言充满感染力。描写生动,意境优美。好作品,力荐共赏,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纷呈。【编辑:卡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卡米        2017-06-12 07:52:00
  情节精彩,引人入胜。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
卡米
2 楼        文友:冷月轩主唯一        2017-06-12 17:33:23
  打工的故事,一个不同的世界。祝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