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的故乡崇化里

编辑推荐 我的故乡崇化里


作者:文辰己 白丁,8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31发表时间:2017-06-12 20:47:48
摘要:也许那张纸根本不存在,但我希望那是真的。我崇仰和怀恋那个尚德望化的故乡……

这一向心里颇不宁静。
   我是个厌倦了漂泊的旅人,照理说故园当是最好的心灵憇息地了。然而打开近两个月的日记,只在4月8日有过这样一段记述:“丁酉,4月8日。阴间小雨。无绪。携伞出东沟缘坡下,顺沿黄路漫游,而榆林而大堤而岔野,凡十数里,新路不竣,尚无人迹。干里黄河,朦胧雾雨,有天地唯我,山河在胸之逸。心旷然!”
   本来说清明前便也北游,飞机场的征地日日迁延,村里多婚丧嫁娶事,自己心里有许多说不清的恋恋眷眷,到如今愈发脱身不得。
   眼见着槐花漫天舞,蜜蜂已在枣花间嗡嗡地闹,布谷鸟的叫也在村落沟塬此伏彼起,我这心却随了夏之将至日渐躁动不宁。
   这一次绝不似两年前。那时工作新辞,郁闷寡欢,曾写过“常忆游龙腾云舞谁怜苍鹰铩羽归”的诗句,现在我并不怀念漂泊的风云叱咤,也不留恋潮白河(北京近郊)的景色旖旎,在我的心中除过我的黄河还能装得下什么?
   我已习惯了植杖耘籽荷锄夜归的日子。我能在夹着泥土的归牛长哞中陶醉,也能在带着草味的晚羊短咩中安眠。我所不安的又是什么?
   许多年来我只知道我家祖传着一把关公那样的大刀却不知道我爷爷的爷爷是保过王翰林的武举人,我只听过天盛弑叔霸地的旧事却不知那其实竟是一场视生命如草芥的杀人赌博,我考察过诗人王致远记叙的胡桃坡以为飞虎闹红那不过是《王贵与李香香》的翻版,却不知道那竟是一场感天动地的生死情恋……
   还有谁知道我的故乡我的祖先和我的兄弟曾经演绎和正在演绎的那么多今古传奇!
   我想做点什么却总感到沉重。
   于是,无绪而不宁。
   欧阳修说: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谁知斯人悲其悲!
  
   崇化里。
   我的故乡叫做:崇、化、里!
   我在确属无意的时候见到一张泛黄似已拿不起来薄而如丝绸一般的纸,那是一张民国25年的国民政府绛州县的公文,赫然盖着大红的印。公文里写道:
   兹有河西崇化里村人刘X因故被害案,因凶犯在缉,现着其弟刘红领其骸回老家安厝……云云
   这刘红是我一个同龄朋友的四爷,十多年前在世时一个精干的老头。这件事很早前我父亲也曾谈及,细节是早已忘了。令我惊异的是这张公文中的“崇化里”!
   我的故村叫作崇化里?
   于是我去访仍然健在却已有些糊涂的西勤爷爷,他是临河村现今硕果仅存的两位九旬老人之一。他识得一些字,听说他上过解放后的速成班。令我兴奋的是,他说那时候我们这里是确切叫作丛化里,但他坚持说没听什么“崇”化里,而是“丛”化里,他说那时的人很少写字也识之不多,应该怎么写他不知道。
   我终于敢肯定这是真的,1936年的临河村叫作崇化里!
   也许那时的崇化里不止是我的故村,或者是这一片村乡也未可知。我的文化常识告诉我,被称作“里”是应始于春秋而记载于隋朝的。郡县制的完善,里为540米,一里一村,那时的所谓里长里正当是今日之村长了。隋文帝父子虽共有38年的江山,却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文帝的三省六部沿至今仍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行政设置,炀帝为征高句丽从平民中选拔人才,打破了自晋以来的等级制度,使隋成为历史上最出英雄的时代,据说外号“大眼”的李靖就做过里正。
   我又百度“崇化里”,只在唐韩愈的《乌氏庙碑铭》中有记曰:“……寻,归葬京师崇化里。”我不知道那时的京师长安之所及是否也至于黄河西塬这个小小的村落(也许京师长安还有一个故称做崇化里的地方),同一文中韩愈还提到了华阴广平里和山东告平里,倘真如此,我们的祖先应该在这黄河塬上生活了至少1500年!
   我的坚韧刚强生生不息的先人呀!
   我忽然想起“通化”来,那是河东二十里的一个大村,属万荣古属绛州龙门。据说“通化”是王通教化过的地方,我在运城时曾拜谒过这位唐代著名教育家的故里,他是孔孟之后桃李天下弟子辈出的大儒先贤,那时候这块汾南小地除过他的孙子王勃,尚有才子贤大夫的柳宗元王维王绩等,闻喜裴氏丞相世家就有十数人乃他的门生。
   通化西北有村曰集贤,乃王通弟子聚居之所。
   通化北龙门山坳有上化和下化,也应是王通教化之地。
   如果没有了黄河阻隔,崇化里当是通化西二十里之大甸子了。而据考证上世纪七十年代芝川镇与河东庙前渡口尚能轮船往来通市,庙前的后土祠是清代中期因大水第三次东移约150米。那么唐代的黄河峡谷并不似今日之宽,水也不似今日之狂滥。
   崇化里,当亦属王通教化的地方!
   啊,我的故乡竟是有着千年历史尚礼望化的所在!
   我不知道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后人,哪一任里正或村长竟“金口玉言”呼“崇化”而为“临河”。临者近也,曹操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慨为抒一代英雄胸怀天下之豪情。而我们浅薄的后人也“东临高塬以观黄河”却不知近百年来谁胸中可有过振兴的图画?
   临河,这一个没有生命意义凡俗而平庸的名字。
   曾几何时,村口巷道堆满了垃圾,公所乡场变了自留地。我们模糊了信仰,没有了正义,泯灭了善良,容忍着腐烂,我们不赡养老人而让斑白者负戴于道路,不送终父母却厚着脸皮在人世间荡来幌去,偷鸡摸狗,弄了昧心钱,便走在村街上自命君子,把粪便抹在别人的门上还大摇大摆夸耀说别人怕了他……
   你们这些低俗而浅薄的后人!
   我怀念和敬仰我那“崇尚教化”的先人,崇化里,那应该是一个民风淳朴丰稔祥和的世外桃源。
   孟子对梁惠王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我们连小学校都关门了,还讲什么仁爱孝道?
   耶和华曾自责:世风日下,是我们不能,阿门。而崇化里的今天应该谁来反省和自责!
   我突然有了点空灵的感觉而不再沉重,为千年黄河塬人世代的荣辱悲欢,因为崇化里,我要说点什么。
   我在《旧巢》中写了童年的天真、少年的美好和青年的追求,现在,我想写一点中年的思考,谨记自有偏见的心态和情愫,善读者必是衷情故土尚德从化的正人。故命为《崇化里情绪》。
   是为序。
   (系列散文《崇化里情绪》之一:序)

共 23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讲述作者的故乡崇化里,讲述了其名称的由来,突出了其悠久的历史,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的叙述文字中,始终突出的是“尚德从化”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章也说了现在,把现在一些故乡人的行为与古人行为对比,进一步明确了该文的写作目的。借助对故乡历史的解读,写出思想,这是该文的巧妙之处。值得我们学习的写法。【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6-13 09:39:26
  欣赏老师佳作,精彩好文章,问好夏安,品读学习:而榆林而大堤而岔野,凡十数里,新路不竣,尚无人迹。干里黄河,朦胧雾雨,有天地唯我,山河在胸之逸。心旷然!”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6-13 21:55:36
  “善读者必是衷情故土尚德从化的正人。”是的,故乡,往往是一个或者几个家族绵延而居形成的故土,这里藏着一个家族的某种思想和精神,揭示出来,继承传扬。
语文教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