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前后九天

编辑推荐 前后九天


作者:赵文汉 秀才,116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72发表时间:2017-06-14 08:21:58


   第四天
   上午8:00,忽然接到二哥的电话:“咱娘病了。”
   “咋地啦?什么病?”
   “背疼。”
   “厉害吗?”
   “非常厉害,连饭都不能吃了?”
   “怎么病的?”
   “别着急,听我跟你说……”
   第一天
   母亲去给一个远房舅舅烧“一七纸”。家乡的规矩,人去世后,至亲每到一个七天就要去到坟头烧纸,祭拜死者。一般是“一七”“三七”“五七”都要烧,双数的“七”就忽略不计了。
   母亲回家的路上跟大嫂说,她的背有些疼。回到家去上厕所,疼得站起不来,大嫂把她扶到床上躺下。晚饭时,母亲满脸痛苦地说,不想吃饭。父亲说,可能是累的,好好歇歇就好了。
   第二天
   凌晨12:30左右,父亲把二哥喊起来:“给你娘接先生去吧。她疼得受不了,你娘是一个能忍的人,她说受不了,就一定受不了。”
   二哥立即骑上自行车把一个乡村医生接了过来。乡村医生按照他对医学的理解,给母亲查了个遍,然后对父亲、二哥说:“没发现大婶有什么问题,体温、心脏都正常。看来给她吊点水,水里加点止疼剂,先止住大婶的疼,让她少受罪,天明后,看看情况再说。”
   天刚亮,止疼药的药力就过了,母亲的背又开始疼了起来。大哥、二哥连同几个侄子把母亲抬到了乡村医生的诊所。医生又给母亲查了一遍,依然没有发现问题,如法炮制,母亲在止疼剂的作用下,安然度过了一个上午。
   中午刚刚错过,母亲的疼又开始了,医生只好再次给母亲用了止疼剂。晚上依然是用止疼剂让母亲安宁了下来。医生对大哥、二哥说:“明天把大婶送进城里去吧,老是疼,肯定有问题,我没有本事查出来,到城里,过过机器,看看病到底在哪里。”
   第三天
   母亲躺在床上,疼得翻身打滚,额头上一层一层地冒冷汗。医生说:“不能给大婶再止疼了,不然到城里就不好查了。”
   两个人在床头,两个人在床尾,四个人抬着母亲的病床,另外四个人跟着,过一段时间轮换一次,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把母亲抬到了县医院。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把母亲抬到医生的面前,医生经过一番观看,询问,就给大哥开出了一大把单子,让母亲一个个地去检查,查下来又用近两个小时,前后一共5个小时,母亲疼得一直是翻来覆去,有时候母亲安静了,那是母亲疼昏了过去。
   一大把单子全部检查完毕后,医生得出的结论是:“没事,回家吧。”二哥说:“可是,俺娘疼得受不了啊?怎么回事呢?”医生满脸诡异地说:“那就不好说了,反正她没病。”二哥央求医生说:“给俺娘找个地方给她打点吊水止止疼吧,俺娘疼死过去几次了。”医生说:“你非要治不可,那我就给你开点止痛药,安排个床位,吊吊水。”
   第四天
   “咱娘一夜就是靠吊止疼药过来的,咋办?”
   “还能咋办?赶紧把咱娘送过来,现在就来。”
   放下了电话,就去找医院的熟人,问熟人我母亲该挂哪个科的号。熟人一时语塞,隔了好长一段时间后说:“那你就先挂内科看看吧。”我立即到医院给母亲挂好了内科的号,并通过熟人找到了内科最权威的医生。
   母亲是下午一点来到我的楼下的。我赶忙跑到楼下,说:“赶紧上医院。”母亲说:“不急,把我弄到你楼上去,我去坐一会儿。”我说:“娘,等你病好了,再上去,现在治病要紧。”母亲说:“三儿啊,听娘的话,娘心里有数,赶紧把娘背上去。坐会儿再去医院。”我没有多想就赶紧把母亲背到了五楼我的家里。
   母亲强忍着疼,让我扶着她把我的每一个房间看了一个遍,把她关心的问题问了一个遍,然后坐在沙发上,额头上有豆大的汗珠。歇了一会说:“我放心了。走吧,给我看病去,让你们净净心。”
   到了医院,找到的那个权威非常细心地询问了母亲的病情,边问边给母亲诊断,他扶着母亲的背,问:“这儿疼吗?”母亲摇头,医生又挪了一个位置问:“这儿疼吗?”母亲又摇头。连续移动了五六个位置,母亲一直摇头。医生面对我说:“先去化验化验血、拍个胸透、做做心电图,再说吧?”我大哥说:“在家我都做过了。”医生紧接说:“拿来我看看。”我抢过话来说:“不,我们再做一次,您开单子吧。”
   所有的单子都做过之后,再次来到医生面前,医生审视了一个多小时后,说:“从检查和观察情况看,看不出你母亲的病情,但是,你母亲肯定是有病的,疼的位置,她自己也说不清。现在从内科来说,没有太多的办法了。这样,今天晚了,你母亲的病一时半会也不要紧,我建议明天你去骨科看看,怎么样?我给你开点止疼药,减少你母亲夜间的痛苦。”
   母亲的一夜又是靠止疼药度过的,可是止疼药的效果越来越差,药力的时间越来越短。母亲于此已经四天几乎没有进食了。
   在母亲与疼痛做斗争的夜间,我给母亲联系了骨科最好的医生。
   第五天
   骨科的医生也是很尽责,很努力。一番询问,一番诊断,一番观看昨天的资料之后,对我说:“再去拍一个脊柱、脊椎的x光片吧。”
   脊柱、脊椎的x光片拍好后,医生拿过来反复看,又叫来其他几位医生一起研讨了好长时间,最后的结论是“从片子中看不出问题”。骨科医生对我说:“下午,我召集其他科室的权威,一起来给你母亲会会诊再说吧。”
   下午,会诊的结论是:建议我们到上海去诊治。
   到上海?我开始有些犹豫了,到上海就一定能够诊治出来吗?我开始有些为难,上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到了那里两眼一抹黑,怎么去找医院,怎么去找医生?母亲受得了一路颠簸吗?谁去陪我去?怎么去?我满脑子的犹豫、困惑、忧愁、犯难……
   回到母亲身边,母亲得知这一消息后,对我们弟兄几个说:“赶紧把我弄回家,哪儿我都不去,我得死在家里。”我说:“娘,哪有那么严重?明天咱们就去上海,那里一定可以看出你的病的。”母亲对我说:“你是个孝顺孩子,从来在我跟前都没有说过半个‘不’字,这次还听娘的,咱不去上海。”我没有再接母亲的话,我不知如何是好?
   第六天
   天一明,当我还在为要不要送母亲去上海、怎么去等问题而犯愁的时候,二哥就跑来跟我说,昨天你走后,咱娘跟我说。你劝劝老三,别逼我去上海,我去上海回不来。我想回家,我想看看家里的人,我一定要死在家里,不让我死在家里就是对我最大的不孝。一定让我回家,明天就回家。我得死在家里,我从小就没有了亲娘,你奶奶对好,我跟你奶奶去。我要是死在外边,我会死不瞑目的。
   二哥最后说,我跟咱大哥商量好了,也跟咱大(方言“爸”的意思)打电话了,上海咱不去了,满足咱娘的想法,“顺”是最大的“孝”。马上我带着咱娘回家,你已经耽误了好几天的工作了,暂时别回去了,回去也没有用。我回去之后,看看情况再给你打电话。
   听了二哥的话,一面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一面又为母亲不能去上海而担心,害怕……我该怎么办?
   最后,我的自私还是让我让步了。我心如刀扎般地去车站送母亲,母亲拉开车窗告诉我:“回去吧,娘没事。”娘的眉头紧锁,我知道,娘的背依然在剧疼。在我的模糊视线中,娘坐的班车越走越远。
   第七天
   下午3:00,二哥打来电话:“明天你回来吧,咱娘怕是不行了,现在经常昏迷。清醒的时候,说话都说不成句了。”
   第八天
   赶到家里的时候,家里请的巫医正在给昏迷中的母亲做法事。我知道,那一点用没有,纯粹是骗人的,但是我没有阻止,还能怎么办呢?家人只能如此聊以自慰,包括我这个上过大学的唯物论者在内,只能自我欺骗,麻醉在一片虚幻中。
   巫医的招数使完,母亲又一次从昏迷中被疼醒了过来,一直用她微弱的气力喊疼。我说:“赶紧给咱娘打止疼针。”大哥说:“刚打过,没用了。”“能不能找到杜冷丁?”大表哥在旁边插嘴说:“我那里还有几只,上次没有用完的。”大哥说:“医生不让用,说,用杜冷丁会上瘾的。”我说:“管不了那么多了。先让咱娘不受罪再说。让人设法再多找几只,只要咱娘一疼就给她打。”
   母亲的一天一夜都是在杜冷丁的作用下昏昏而睡。一家人忙着商量母亲的后事。
   第九天
   上午8:38,母亲从昏睡中突然醒过来了,对着趴在床边的我非常清晰地说:“快扶我起来。”我赶忙爬上床,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半躺半坐着。母亲声音清晰且郎朗地说:“把你弟兄几个都叫来,我有话跟你们说。”大哥、二哥、四弟闻声都赶了过来,一个个跪在母亲的床边,等待母亲的话语。母亲用手理了理她的头发说:“老大,咱送给人家的那个孩子,如果人家愿意,一定要让她知道她姓赵。”大哥听后泣不成声。“老二,咱家操心的数你最多,一干起活来就不要命,四十多岁的人了,千万注意自己的身体,小勇的婚事抓紧时间给办了吧。”二哥狠命地抓住母亲的手,满眼泪花地拼命点着头。“老四,你的书虽然没读出来,在咱家照样能混出个人样来,你身子骨弱,注意着点,有了孩子好好培养,让他替你考上大学。”四弟听完转身跑到门外去了,蹲在门框边嘤嘤呃呃抽泣。母亲仰脸看着我:“别哭,好好听我说。你们弟兄五个,就你书读出来了。老五现在跟着你读书,就交给你了,让他考上大学,给他成一家子人家,光靠你大不行了。”母亲抬手给我抹去一滴泪水,手放下去时,闭上了眼睛。
   “娘……”我撕心裂肺地呼喊,但是没能把“娘”呼唤回来,娘躺在我的怀里沉沉睡去,永远再也没有醒来……
   第九天后的无数天
   从第十天开始,我一直深深地、反反复复地想:假如当时我带着母亲去上海……假如我当初选择当医生……一直到现在,25年了,这样的问题一直啮噬着我,撕咬着我的灵魂……
  

共 37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既然已经尽心尽力,顺从了老人的意愿,一切就不要后悔。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母亲病来得奇怪,医治却查不出病因,最后撒手人寰。小说语言平实,情感逼真,故事生动离奇,把一个孝子的表现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欣赏学习,推荐赏阅!【编辑:老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7-06-14 08:26:44
  问好老师,这篇小说充满悬念,一直萦绕在读者心中。祝写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