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早教,是助孩子成才的关键

编辑推荐 早教,是助孩子成才的关键


作者:时子军 布衣,13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90发表时间:2017-06-15 11:27:20
摘要:乡里没有幼儿园,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三岁左右时我便教他读书、认字,使孩子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六岁入学前,他已能看少年版《西游记》,小学、中学成绩一直优秀,16岁多,他便以地区高中“理科第一”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后来又考去美国留学(获美方大学全额奖学),现是美硅谷某电子公司资深高级工程师。我认为,对孩子适时早教很重要,而孩子的家长、亲人是给孩子早教的最佳人选,而玩中教、教中玩是基本原则,只要有耐心、方法得当,定获好效果

早教,是助孩子成才的关键 我在县工作近三十年,知道我的人,也知道我的儿子,因儿子三岁左右我就开始教他读书、认字,对他实行早教,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很好。1990年,在他十六岁半时,以地区高中当届“年龄最小”的“理科状元”身份,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因此我认为,对小孩实行早教,是帮助孩子早日成才的关键。
  
   玩中教,教中玩
   古代有“神童”,现有中科大等大学办的“少年班”。我不知道我小孩是否聪明,为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儿子三、四岁时,仍在乡下工作的我,没幼儿园让小孩上学,我只好琢磨自己来教,尽管那时工作很忙,但我认为,再忙也不能耽误小孩。
   可怎么教?教什么?没书也没现成课本,用小学课本也不合适。考虑再三,我决定先从简单的“山、人、口、手、头”等字教起,并把它写在黑板上。
   我对孩子说,你看对面远远那儿是山,那里有座最高的山,两边山都比它矮,然后我用粉笔在地一划,写出“山”字。不久,再教“人、大、小、孩、哭”以及“上、下、左、右、田、地”这几个字。接着教家人的名字、称谓,教人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的名称,教其身边接触到、能看到的东西的字。有关大自然的“日、月、星、水、河、雨、风、雷、电”等字,则随时见随时教。比如,打雷下雨时,教“雷、雨”这两个字;“吃、饭、菜、面、肉、蛋、果”等字,也利用吃东西时,边吃、边教。
   在他学会一定量的汉字后,便编些长、短句子或类似“顺口溜”给孩子学。如教“我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爱我”“我爱吃水果”“我爱吃面”等句子,这也是对小孩的亲情教育,后来我又编些“顺口溜”作教材。
   儿子四、五岁时,我就这样重点教他学识字,又教他背诵古诗词等语文方面的知识,又找些书、课本读给他,儿子后来逐步爱看书报了。在外面,屋墻上有标语,他会去看看、读读;地上掉有碎纸片,他也好奇地捡起来看上面有什么字。当时,中学校长见他未上学就那么好学、认得这么多字,曾说他以后可能会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
  
   读书报、讲故事
   自教儿子读书识字以后,我就订《中国少年报》《小朋友》两份报刊。每次出差都去书店看有什么合适的书,若有都会给他买一两本。
   我还不时给他讲故事,如《平原游击队》的精彩片断,使他也受革命英雄事迹的教育。他听以后也老缠再给他讲,我总会说:爸爸讲的故事是从书里、电影里看来的,你会字多以后就能自己看书,就可以看到更多更好看的故事。
   另外,当乡里有放电影,不论新片旧片,我都带孩子去看,风雨不改,一是为了丰富他的文化生活,让他开眼界、长知识;二是把他看过的电影片名写出来,趁他刚看完该电影,趁热打铁,教他学那几个字。因此,入学读书之前,他已学会很多字,有一天,他随妈去医院看病拿药,药房医生见他拿本少年版《西游记》,便问他“你未入学,这书这么厚,里面的字都认得吗?”他回说不全懂,但对书里人物及一些故事情节,却又答得差不离。
   经过一年早教,儿子认了一千多字,我想,他语文方面算可以,便开始教数学。
   我找来小学第一册数学课本,按书本一一给他讲,上完一个单元,便出题考,得80多分。后面几个单元我也这样教、这样考,用了一个月,便基本教完第一册。第二册也按此进度教,第三册他上学前也教了一些。六岁时带他到学校报名,经校长简单测试,认为他已掌握小学一年級有关语文、数学方面知识,同意他直接进二年级,他学习成绩还可以。1984年我夫妇俩调进了县城,孩子他妈在县中任英语教师,10岁半的儿子也就到县中学上学。
  
   注重全面发展
   我们除了教他读书识字,也重视儿子德育、智育的全面发展。我认为,一个人可以不成才,但必须成人,必须有是非观念、道德意识,应懂对错、知好丑。为要做到这点,我们大人要率先垂范、做出榜样,但对儿子则注意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读中学,他有时表现也不够好,上课迟到,他被班主任点名;上课偷看武打小说,被校领导发现并没收了书;有次数学课,不专心听讲的他在偷抄歌词,被老师发现并扯了耳朵;有一天,他把妈妈给买的作业簿撕了,说要的不是这种,被我狠批了一顿;没告诉老师、家长偷偷与同学下河游泳……
   儿子虽有此种种错误,但被批评、指出后,他大多能认错且改正,较少再重犯。
   其实,儿子对自己也要求严格,因他从小就有大的理想。1987年3月,他看到《中国神童近况》一文后,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些少年大学生年纪和自己相仿,他们已是大学生,而自己还只是一名初中生,他们被称为中国的精华。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能为中国做出较大贡献。因此我要战胜自己,才能得到成功,我必须抑制住小我,为大我而奋斗。”
   虽然我们没给他设具体目标,他初中的几年都自觉努力学习,段考成绩是班上第7名、期考升至第4名,初一全地区数学竞赛获“三等奖”。1986年春节,我们回孩子的爷爷奶奶家过年,亲人们给了他较多“压岁钱”,他把这些钱,去书店买了几本金庸“射雕英雄传”大部头武俠小说。买到后,一头便扎入书堆中,他完全被金庸小说汪泽宏肆的想象、广阔瑰丽的中国古代世界所深深吸引。后来,他也试着学写武侠小说,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写成14多万字长篇,他写武侠小说一事传开后,一些语文老师看到稿子,认为他这12岁初中生写出这样小说,实是少见。当时,我对他这篇小说只大致翻了翻,没认真看,我认为,他写得再好,也不会达到可发表的水平。初中二年级时,除了在班里上课,他大多时间都沉浸在那武侠小说里。当时,我不知道他沉迷金庸小说的情况,他写小说一事知道后,才开始担心他的学习(去年,本县文艺刋物知道后,加了个800多字的“编者按”,摘登该小说的第一回)。
   实际上,这件事对他学习没有多大影响,甚至没有影响,他的成绩仍稳居年级前三名,他所参与县校各种数学竞赛、物理竞赛、辩论抢答比赛,都获得一等奖或最好成绩。初二年级时,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他获“二等奖”,还被中国数学会授予“优胜者”称号。
   应该说,初中三年,儿子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他博览群书、知识面广,他语文基础扎实,数学也很好。由于看书多而杂,他的历史、地理知识知道不少,考分也较高。中考时,他以全县考生总分第二名(比第一名少1分)考上了重点高中。
  
   奋发学习,努力拼搏
   儿子13岁多考上重点高中,我们很高兴,但也担心他生活不能自理,影响学习。在焦燥不安中,我们度过了他去高中的第一个十天。
   9月9日,收到儿子发来的第一封信,信开头他写道:“我来这儿已七天,我感到适应不了这种生活,有可能给学习带来影响。在这里,毎天除了上课就是吃饭、睡觉,枯操得很,对我这性格合不来。而我怀旧之情似乎较浓,常想到你们,时刻不能忘怀。那晚我往宿舍走时,天上悬着一轮明月,天上一碧如洗,月光如水,静泻山城,不由一阵悲从心里来……真担忧我会不会像老师所说,一位同学因思乡哭了几天,回家不久得了神经病。但愿我神经足够坚强才好,哎,谁知道呢?我打算这样,若我是班上30名之后,期考又没明显进步,那我马上回县中复读。”
   看到这里,我不禁担心起来,不久他妈去校看他,也向班主任说孩子若不适应,就想让他回去。老师劝说不必这样,她相信会好起来的。这以后,他妈每月都去看一两次,我有空也去。还带他去亲戚家走动,让他知道这里有很多亲人,他们都关心他,使他不感孤单无助。
   渐渐他适应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心情也逐步调整了过来。他的学习基础是很不错的,尤其数学,他被认为是该届最有潜力的学生。
   但这些高中生都是各县来的尖子,实力强劲。在头一年,他虽努力学习有所进步,但仍不是年级和班里的尖子行列。因此,儿子继续对自己各方面深入反思。学习上他认真总结学习方法、审视前阶段的学习状态,他不断想法提高。他从第一学期段考年级98名升到第二学期期考20名以前。
   到高二分文理科后,他分在理科班,年级名次曾排到100名以后。但有理想有抱负、不服输又有较札实基础的他,并没放弃,更不气馁。尽管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挫折,他不屈服、更不自卑,他自信且直接去面对,积极地行动起来。经一段时间非常拼搏努力的学习,包括上“通宵教室”(此为学校特设,教室灯亮至午夜12点)去看书复习,他的学习成绩又追了上来。
   高中学习虽紧张,但生活丰富多彩。他除抓紧课堂学习,他课外阅读也广泛,他还是班足球队成员,他喜欢围棋,且棋艺不错,下棋常废寝忘食;他也去看电影、电视,1989年3月,电视台放《十六岁的花季》,这时他正是15周岁,看后他很高兴,让他感觉生活非常美好;另外,他还抽时间去学校电脑室上网,使他培养起对计算机的爱好与兴趣,为他日后选择学校和专业打下了基础。
   他除抓好自己学习,对他人、对妹妹也很关心,给他妹的信说:“关于学雷锋,一个人能做得很高尚时,其实是很潇洒、很快乐的。”
   他来信跟我们说,家里要有个好环境,保证妹妹情绪上、条件上的稳定,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妹妹休息好、学习好。他常写信给妺妺,对她的学习给予具体指导。
   他说,关于45分钟课堂,要认真听,力争比别人有更多收获;学语文基本篇目时,更多去思考可能没讲的层次、句子划分及概括,做到字、词没问题;数学课讲例题时,要抢在老师前头,把自己思路写出来,和老师、书本作比较,看是在哪转不过弯,为什么?哪里自己未想到,总之课堂上思维要高度活跃,充分利用。
   对英语,他说要带热情听课,试做笔记,抓可能变成选择题的知识点,多找练习做,找薄弱环节,着重那种题型的训练;对物理化学他说也没什么,不就三本书吗?多看课本,多做练习,做练习要认真才有效果,这是唯一诀窍,多弄些有价值、有针对性的练习,要保证有足够时间,宁可少看别的科,也要把这两科弄上去。
   他这样写给妹妹,当然也是他的学习体会。关心妹妺的同时,也没忘他自己,在总结自己学习经验时,也没忘借鉴别人成功经验。高三时,他再次翻阅日本田崎仁著的《中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书,探寻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最后冲刺阶段各种安排。
   髙中最后那个学期,他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基础更扎实。开学不久举行的摸拟考中,他年级排名为前10,班上第3。来信说他下一个目标更明确了,尽管道路曲折,但有了这个开端,他没理由原谅今后的失败。他说“我不认为我不行,我不仅有希望、有基础、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我还有信心。”他不断检查总结,找薄弱环节,增强补漏。总之,为理想他积极努力着,他相信“努力的人不会失败,他们至少赢得了生命”。他也不相信命运,他说:“命运是上帝的,路是我的。”
   最后进行的一次统测中,他名次又推进到本班排第1,全年级排第3。1990年7月高考,他估分为577分,到正式分数出来,其总分真是577分,是该市该届髙考的理科第1,与他自估一分不差,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从1980年6岁入读小学,到1990年高中毕业,恰是十年,儿子经这“十年寒窗苦”,等来了“金榜题名时”。此时16岁半的他,只是个大少年,印验了当年乡中学校长说的,成了一名从山区县出去的“少年大学生”。五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他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三年毕业后,在深圳招啇银行总部“电脑部”工作,至2007年又考去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留学,毕业后,今在美国硅谷某电子公司工作,是该公司资深高级工程师。
   对儿子实行早教,我认为成效是好的,做法是对的,我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一是人的早期智力开发很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于光远说过,人生下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受教育的过程,而早期智力开发非常重要。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太梭利也说:“儿童出生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
   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其它动物最大差别,是人有一个懂思维、会联想、能创造的大脑,人就是依靠大脑的思维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孩子生下来靠母亲父亲等家长哺育、呵护、喂养,保证并促进了婴儿生长发育。但孩子此时不仅要食品营养,也要精神营养,小孩脑子发育基本成熟的6岁之前,要注意给他够多的精神食粮。所以,作为家长,重视、抓好孩子6岁前智力开发,抓住对孩子的识字早教,从小培养孩子爱看书、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极为重要,这是孩子日后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
   孩子像张白纸,画什么就成什么。有资料认为:健康胎儿生下便有齐备器官和功能,有灵敏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两岁前是说话发展最佳期、三岁是认字识图最佳期、四岁是数字认知最佳期。此时針对孩子不同时段、不同最佳期进行早教,就能充分发挥孩子在孩童时期所特有探知力、接收力、摸仿力和记忆力,为孩子成长、成才打下基础。

共 613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早教,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讲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幼儿早教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其中“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论最为科学,依据五万份孩子成长基准数据,提炼出孩子的九大成长目标: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速度。作者对孩子实施早教的成果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能成为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父母对他的早教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可否从中学习到一点什么呢?尤其是作者的三点体会很重要,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6-15 11:30:40
  学习早教,即使不能再用于自己的孩子,还可以用于对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的早教。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6-15 14:24:56
  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其它动物最大差别,是人有一个懂思维、会联想、能创造的大脑,人就是依靠大脑的思维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