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五台山与皇帝的情缘

编辑推荐 五台山与皇帝的情缘


作者:远山狼声 布衣,11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33发表时间:2017-06-15 17:52:52
摘要:2010年4月24日,我们在游览了平遥古城、晋词和乔家大院后,在太原再住一宿。次日一早,我们离开太原,向东北奔五台山而去。

五台山与皇帝的情缘 2010年4月24日,我们在游览了平遥古城、晋词和乔家大院后,在太原再住一宿。次日一早,我们离开太原,向东北奔五台山而去。山西的高速,因为道宽车少,限速120公里,车子跑起来呼呼作响,约两小时后,转入普通公路,速度却很慢,这与运煤车碾压后路况差有关吧,到五台山时已近下午二时。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中心区台怀镇,离太原市230公里。五台山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以北台最高,台顶海拔3000余米,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东汉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唐代全盛时期,共有寺庙300余座,目前仅存47座。其中,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李唐王朝起兵太原而有天下,所以视五台山为“祖宗植德之所”。武则天为争夺皇位需要,自称“神游五顶”,敕命重建五台山的代表寺院清凉寺。在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其为佛教徒所尊崇。由于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萨,视五台山为佛教圣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这是五台山在全国佛教界取得统治地位的发端,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发展成为名山圣地的开始。
   清朝时,五台山有三处行宫:台麓寺、白云寺和皇城。康熙五次朝台,乾隆六次朝台,他们都写下了许多赞颂五台山的诗篇,与五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康熙第四次朝台时,还演绎了一段风流韵事。
   康熙四十一年,他48岁,康熙皇帝一行人马去北台狩猎,路过营坊街时,看见一个姑娘正在碾米。姑娘穿着一身粗布衣裳,轻盈的步态,苗条的身段,眉清目秀,十分俊俏,把康熙吸引住了,他不由自主地下马走向姑娘。不多时,姑娘的眉上落了一层米尘,脸上泛起红晕,额上渗出汗珠,越发妩媚、可爱。碾完米,姑娘离开碾房,康熙却久久伫立不愿离去。他再也没有心思去狩猎了,便调转马头回庙,去显通寺求佛祖保佑他好梦成真。显通寺住持得知康熙来拜佛,又惊又喜,急忙陪同皇上来到大雄宝殿,正赶上这里举行受戒仪式——烧香疤。康熙也想参加,住持很为难,他说:“圣上不宜参加受戒仪式。”康熙面有愠色地问:“高僧何出此言?”住持胸有成竹地说:“圣上天庭亮,地阁有光,像是交了桃花运,走桃花运的人最忌参加受戒仪式,否则……”在皇帝面前忌说不吉利的话,住持咽下了后面的话。
   康熙清楚,那个碾米的姑娘,尽管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但她俏丽的姿容,已留在了自己的心里。听住持一说,他认为这是佳音吉语,心里一阵喜欢,当场脱下龙袍赠给寺院,以示虔诚,并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和七月十五这两天,由住持穿此龙袍代替康熙进香拜佛——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康熙在显通寺赠送龙袍的故事。可惜,这件龙袍在1948年被人盗窃,否则它将是一件珍贵的文物。相传,康熙看中的那个姑娘,名叫梅枝,年方十八,是远近闻名的佳人。正花不如野花香啊,皇帝走出宫门总是拈花惹草,这就像人们吃惯了大鱼大肉,喜欢吃点野菜一个道理吧。
   太监猜出皇帝的心思,身带银两来到梅枝家,说是巨商愿出高价雇侍女。梅枝为了替父还债,便跟着他们来到行宫。在康熙离开五台山的前夜,梅枝告诉他:“妾已有了身孕。”康熙沉吟了半响才决定:“将来要是生个男孩,就给他起名叫元旦,往保定总督衙门给我捎个信,衙门总督是我的大表兄。”康熙走后,梅枝生了一子。孩子5岁时(另一说是12岁),康熙留下的纹银所剩无几,为生计所迫,梅枝领着元旦来到保定总督衙门寻亲。梅枝从身上解下一条丝织腰带,总督认出这是宫廷之物,这才禀报康熙。按照清朝制度,野妃子生下的私生子是不能进京的,所以,康熙在保定总督衙门接见了梅枝。在他们娘俩返回五台山时,康熙亲书朱谕,令元旦在五台山菩萨顶出家,享受皇子的俸禄(每年白银1200两),成年后封元旦为札萨克大喇嘛(一品官待遇),并赐提督印和斩杀剑。可惜元旦十六七岁时,依仗特权——斩杀剑,开始无恶不作,成了当地一霸,梅枝百般规劝无效。在千夫所指的情况下,梅枝被迫出家,今菩萨顶东坡原有一个妃子寺,就是梅枝出家的寺院(“文革”中被毁)。梅枝出家后不久,元旦到一个姑娘家去寻欢作乐,被人用绳索套紧喉咙,使他早早见了阎王。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告别陕北,东渡黄河,经晋西北、晋东北挺进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4月9日晚,因大雪路阻,毛泽东、周恩來和任弼时一行登上五台山鸿门岩,当夜宿于塔院寺方丈院。
   据导游介绍,次日中午,毛泽东准备下山。此时,江青游兴正浓,拽扯着毛泽东走向大殿。周恩來和任弼时对视一下,也只好随他俩入殿。殿中一老僧正为香客解签,香客颔首聆听。毛泽东至前,微微躬身道:“打搅长老了……”老僧举目一瞧,见说话的中年男子身材魁梧,慈祥大度,聪睿沉着,忙言道:“何来打搅,施主求签还是拆字?”说话间,江青早已从香案上拿起签筒,摇了几摇,随手抽一签,看完一笑,然后递给毛泽东。毛泽东略为扫视,只见竹签上写着:“上上大吉”四个字,也开颜大笑,又将竹签递给周恩來和任弼时,最后传至老僧。
   老僧一见竹签:“八十一难得席位,三十六计走为上,四十八愿为极乐,一十六字为真言。儒佛道气功养生十六字诀”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八三四一”,与建国后建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吻合。他两眼凝视着毛泽东,言道:“施主此行平安无事,一生上上大吉。”毛泽东摇了摇头说:“莫当真,莫当真,这只不过是逗着玩玩罢了。”毛泽东是个唯物主义者,一生虽然不信神鬼,但佛家有句名言:“贵人信佛佛在,贵人不信佛佛自在。”这不能不说是毛泽东与五台山的佛缘所在。

共 23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皇帝多半是与佛家有缘的,这是因为,他们身份显贵,能得到佛家的高度重视,而那些身份显贵的人一旦受到僧家吹捧,便会满心喜悦,舍得布施,僧家便会用他的布施大做文章,例如乾隆皇帝在五台山留下的孽缘,如果他不是皇帝,可能会因此名誉扫地,哪会有他那私生子的尊贵?武则天为争夺皇位需要,自称“神游五顶”,敕命重建五台山的代表寺院清凉寺。在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其为佛教徒所尊崇。由于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萨,视五台山为佛教圣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这是五台山在全国佛教界取得统治地位的发端,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发展成为名山圣地的开始。 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6-15 17:56:45
  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