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小说征文】暮年的风,刺骨的寒

编辑推荐 【小说征文】暮年的风,刺骨的寒


作者:乐亭叶子 白丁,1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14发表时间:2017-06-15 23:13:38

张老太,教了一辈子书,可谓桃李满天下。她有一女两儿,早已成家,日子都还过得去。张老太退休的时候,老伴去世了,就又找了一个后老伴。后老伴是位离休人员,无儿无女,有侄子侄女。张老太和后老伴结合后,过了几年快乐日子,那时他们身体都健康,手头上的退休金花不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也算幸福。
   随着岁数的增大,两位老人身体都大不如从前,生活上需要人照顾了。张老太女儿揽下了此事。张老太每月把自己的退休金给女儿,女儿负责二老的生活起居。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此间,两个儿子不要退休金,也不管母亲,一年到头,去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去,张老太都热情招待,给儿子媳妇往回拿东西,再给些钱,说是奶奶给孙子的。儿子们每次都不客气地接受,媳妇们背后说,不要白不要,我们不要,就都便宜了她闺女,不就是给做三顿饭嘛,干什么退休金全给她,三千多元呢,分明是偏心,就偏爱闺女。
   媳妇们不满归不满,日子照常继续。时光辗转,一晃就是十年,琐碎的烟火日子,每天平平淡淡,没什么波澜。谁也没想到,张老太的女儿突然去世了,此时的二位老人,都是八十多岁的人,生活上不能自理,需人照顾。双方亲人商量,二老分开,各由自己方亲人照顾。张老太两个儿子,丑剧也就拉开了序幕。
   第一天,大儿子说他照顾母亲,把老人的退休金,医疗卡装了起来,但通过一天的陪伴,发现老人看着挺精神,其实大小便失禁,所以第二天又变了,又要兄弟轮。老二没意见,怎样都行。可第三天,老大又变了,又不照顾母亲了,理由是兄弟二人居住甚远,母亲轮来轮去不方便,母亲的钱他不要,以后生病住院他也不管,一切由老二负责,并要求公证。兄弟二人去了公证处,人家不管,告诉他们,这样的要求是违法的。二人没办法,私下写了个协议。最后老大媳妇包里装着老人的退休存折,医疗卡就想走,被老二把东西要了回来。老大媳妇笑笑:看我啥脑子,你不提醒,我都忘了,快给你。说着掏出了退休存折和医疗卡。老大要老二的地址,说什么时候想母亲了,好去看看。其实,老大的心思,路人皆知,母亲过世后,会有一笔可观的安葬费。
   老人被二儿子接回了家中,好像以后的路也能平坦。儿子,媳妇悉心照顾,妈长妈短。张老太虽然刚刚痛失女儿,但看到儿子媳妇的孝心,心里也舒展了许多,心想,还是二儿子好,平时,惦记二儿子没有错。
   由于大小便失禁,每天,老人都要换几次裤子,无论是屎、尿,都得有人去冲洗。刚开始,二儿子没去做活,在家陪母亲,老人换下的衣裤,儿子,媳妇谁都洗,不显什么。过了几天,儿子出去做活了,媳妇单独照顾老人,问题就来了。媳妇是个爱干净的人,哪见过这个,整天在屋里又拉又尿,还得不停地换洗,一天下来,手被水泡得红红的,腰也发酸。屋子里总像飘散着一种怪味。要知道,以前她可是成天没事,爱去哪里去哪里,现在多个绊脚石,要成天伺候,终究没那个耐心,心情也烦燥了,动不动就开骂,不管老小,一并带上。老人默默地听着,心在流泪。本身有三千多的退休金,可嘴里嚼着干馒头,没有一口菜,却对外人说,吃得很好。
   二儿子或许还有些孝心吧,这边不敢惹媳妇,她身体也不好,常年有病,怕她因气而加重。那边又不想母亲受气,可自己又不能成天陪着母亲,思来想去,想把母亲送去养老院,无论怎样,有母亲的退休金,找家好的养老院,费用也够了。但这话怎么和母亲开口呢?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这期间,母亲脑血栓又要输液了,每天她拉着母亲去诊所输液,然后就在家陪母亲,一连十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个男人,成天窝在家里,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可自己去打拼,媳妇不管母亲,母亲拉了、尿了只能挨着,况且还要不时地听到辱骂。母亲心里没病,什么都明白。思来想去,他还是张口了,要找一家好的养老院,送母亲过去,并且答应母亲,只要一有空,就会去看她。看着儿子一筹莫展的样子,张老太不想为难儿子,或许自己走了,家里会安静些,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吵闹,儿子开车,也会安全些。所以,老人家二话没说,点头答应了。
   张老太进养老院后的次日,来了两位客人,是大儿子和儿媳,看妈来了。一听说老人进了养老院,话就多了。这的环境这么差,怎么能让妈住呢,你们不能养活老人,开口呀,怎么能这样对待老人?妈还是由我们照顾吧。这是大儿媳的话。其实,他们这次来,就是想重新夺回老人的护理权,老人每月的工资,还有以后的安葬费,一直在他们眼前打晃。谁知这一来,他们便抓住了把柄,什么事没费,成了孝子,养老权重新改写,顺理成章地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二儿子自知自己做的不妥,又没别的办法,所以任由哥嫂说辞。毕竟母亲由他们照顾,比在养老院要好吧。
   张老太住到了大儿子家,新的生活开始了,儿孙满堂,应是幸福的。大家默默地为她祝福。可她偏偏天生没福,谁叫她大小便失禁呢。一天天地伺候,大儿媳也烦了,既想要钱,又不愿伺候,天天对老人没个好脸色,一点也不逊于二儿媳。更可气的是,大儿子一点不心疼母亲,听媳妇一味所为。老人的生活,依旧是朝不保夕,日日提心吊胆,看不到一点光亮。每天,老人尽量不喝水,吃半饱,这样,解手的次数就会少,就会少麻烦人。到这时候,张老太越发思念天国的女儿,如果自己和女儿换换,老天把自己带走,事情不都解决了,自己少受罪,孩子们有钱,还都是孝子,多好呀,天不随人愿呀!
   张老太一天天往前挨着日子,总感觉胸中是苦涩的。在二儿子家,媳妇骂,二儿子还会一声声地叫个妈,问句寒暖,可此时在大儿子这,什么都听不到了,生病也没人过问,老人的心更凉了。即使这样,大儿媳最终还是晾出了底牌,你二儿子不是把你送养老院吗,我也送。于是,没经老人同意,就再次把老人送进了养老院,说是为了老人得到更好地照顾。由于哥俩签了协议,老二一切不管了,在得知母亲被再次送到养老院时,他没说任何话,就让哥哥去办吧,自己没那么大的精力,不想要钱,也出不了力。张老太大儿子一家,把母亲送去养老院后,轻松了,两口子都不上班了,每天就是接送孙子,可谓逍遥。每到开支的时候,他们就会去银行取张老太的退休金,然后去超市买一堆好吃的,等待小孙子回家吃,这样,孙子就不会闹,就爱跟爷爷奶奶玩。
   张老太在养老院度过着孤独地时光,每天看着日出又日落,残喘着自己余下的光阴。有一天,她听到一位工作人员的小孩在背弟子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老人听着听着,眼泪就下来了,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前边坐着小儿子,后座坐着大儿子,女儿在旁边跟着走,母子四人去学校,三个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着弟子规,那时学校检查,孩子们背,她的学生们也背,可时过境迁,大家由于忙,都忘了。现在,恐怕大儿子家的小重孙也开始背了吧,但愿这孩子记性好,千万别再学一个忘一个呀!
   一股寒风吹来,张老太打了个寒战。天凉了。她不由自主地裹了裹身上那单薄的外衣,暮年的老人,怕刺骨的寒风吹呀!电视中,正在播放那则全家团圆,围坐桌前,喜笑颜开的公益广告,老人慢慢闭上了眼睛,这一切,已经离她越来越远了。
  
  
  
  
  

共 28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讲述了一位孤寡老人暮年生活的凄凉,因为有病,需要照顾,而儿子们竟然推三阻四,天天训斥、冷脸对待老人。一位母亲可以养活三个儿女,两个儿子却养不了一个垂暮的母亲。良心何在?母子的情谊何在?小说以点带面,紧贴现实,针砭时弊,关注老年生活,唤醒为人子女的感恩之心。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值得深思!荐赏!【编辑:雅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雅润        2017-06-15 23:15:24
  人老了,真的难过。做儿女的就没想到他们也会老。可叹可气又可悲。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雅润
2 楼        文友:乐亭叶子        2017-06-16 22:38:33
  谢谢老师的精心编辑,谢谢!愿大家从文中有所启发,孝老敬老,使老人们老有所养,让他们的晚年不再凄凉。
3 楼        文友:一生守候喜欢        2017-06-16 23:17:37
  百善孝为先,上有老的日子也是一种幸福,应珍惜。
回复3 楼        文友:乐亭叶子        2017-06-16 23:24:06
  感谢支持,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