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父亲
我的诗歌里很少写到父亲
棍棒之下的幼年,烙在身体上的
痛感,四十余年后始稍稍减淡
土中觅食的他,有着朴素的
愿望,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实现
几辈人祖坟冒青烟的念想
菜无油,盐有时也断顿
用嘴中抠出的零碎角票供子女读书
他将棍棒上的力视为灵丹妙药
他如愿了。我考取了那个村子中
有史以来的首位“状元”。那段时间,
他的话比棒子面粥稠,面如醉酒后
我偷偷哭过。为终于走出了棍棒
交加下的痛楚,为眼神不好因四处筹措
学费,屡遭白眼、磕破腿脚的父亲
很少写到他。面对如今仅能凭借听觉
触摸生活的父亲,我有太多说不出的疼痛
满头的白发之前,文字是苍白无力的
会经常去看他,会时常攥紧他的手
而话语稀少。我与老父亲之间的交流,
多是通过手与手的触摸来完成
2017/6/15中午
【编者按】棍棒之下出孝子,而诗人对于父亲的教诲深感疼痛,当最贫困之时,自己考上了父亲希望的学校之后,才发现父亲比自己还要兴奋与激动的脸,才深悟父亲的无奈与期望。诗人为走出棍棒而哭过,为四处筹学费的父亲感恩过,更让我们看到今天手握手传递亲情的画面深深感动与流泪!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