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谷黄米白粉如霜(散文)

精品 【菊韵】谷黄米白粉如霜(散文)


作者:逝者如斯 探花,1514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40发表时间:2017-06-16 21:46:57

那年,我十四岁。在江桥中学寄宿读初一。
   那天傍晚,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周五。我从中桥中学步行回源塘村柳方塘湾。学校与家相距六华里,走路至少四十分钟。当我刚走过二甲吴村,快要接近兰亭小镇的时候,天气突变,瞬间乌风斗暗,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四面八方向我砸来。
   没有带雨具,我唯一的办法只有跑。为了书包不致于被淋湿,我把它藏在胸前外衣的下面,再用双手紧紧捂住,防止在跑的过程中掉下来。
   到家的时候,雨变小了,风仍然很大。
   我身上外面的衣服湿透了,所幸书包里的书只是受了一点潮。我估计那天的温度,至少接近零度。
   祖母因为怕冷,早早地躺在床上,脚下还要放一个暖水瓶。瓶子是医院里病人用来静脉注射葡萄糖的那种,瓶盖是皮的,里面装满热水,一是不会炸破,二是水不会溢出来。
   换好衣服,我从书包里拿出上个星期语文测验的试卷,递给父亲。
   考了88分,全班第二名。
   老实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不怕语文,却对数学怕得要命。
   父亲怕我冷,知道我每周五下午要回家拿米拿菜,特意提前从阁楼上翻出陈年的几个干得几乎点火就着大木桩,更是早早地把火盘从床底下翻了出来。严格说起来,在七十年代,农村人家里的火盘是过年用来烤木炭的。可木炭比干柴贵,一般的种田人家平时舍不得买,因此也只有过年三十晚上和正月来亲戚的时候能享受到烧木炭烤火。
   父亲把其中一个最小的木桩放进火盘里,再往木桩底下塞些木头花儿,外加几根折得十多厘米长的干竹子,然后拿出火柴,划了第一根。虽然堂屋的大门是关着的,却还是有几丝无孔不入的风,从两扇木门的逢隙里钻进来。火柴很快就灭了。
   父亲只好蹲下身子,先从火柴盒里拿出一根火柴,捏在右手上,然后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火柴盒,再用右手的那根火柴去擦火柴盒侧面的火硝。当火光闪起的刹那,父亲快速丢掉左手里的火柴盒,五根手指合并围拢起来,作成一个扇形的墙,来尽可能地挡住从左侧吹进来的风。当火柴的火苗稳定之后,父亲这才不慌不忙地将燃着火柴棒丢进火盘中心的木花儿身上。
   火苗猛的一下向上窜起,火就这样烧着了。点着了的木花儿先是引燃了竹节,烧着后的竹节,像得到火将军的命令似的,一声呐喊,从四面八方杀了上来,一起合力围攻木桩这个庞然大物。当整个木桩的表面被明火烧过以后,火盘才算点着了。当明火暗下来了以后,烟慢慢的就四散开来。如果鼻子不小心吸到了,就会闻到一股含着樟木油的烟味儿。
  
   “来,坐近点,把手放在火上烘一下!”
   父亲对我讲话的时候,眼睛总会盯着我的脸。他的语速不快不慢,不高不低的声音里透着一种不容反抗的威严。
   祖母曾经给我讲过一句俗语,“小孩不冷,酒不结冰。”
   我当时其实并不觉得冷,但父亲既然为我烧起了火,我不得不遵从父亲的意愿。
   我一边敲火,一边拿出语文课本预习。当我读到后面还没学到的一篇课文《连升三级》的时候,不禁笑出声来,因为文章的最后一句,写着“一群混蛋!”
   坐在一旁戴着老花眼镜正在看弹腔戏谱的父亲,被我的笑声所吸引,只好放下手中的戏本,好奇地望着我。
   我就向父亲解释书上的内容。
   父亲说,中国的古人是很聪明的。明朝的解缙就是江西人,小时候他家的对面住着一户财主,财主家隔壁是一个大大的竹园子。有一年的大年三十那天,解缙要写对联,朝对门一看,提笔就写:
   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财主一看,故意找人将竹子砍短。解缙于是在上下联各添一个字,对联变成: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财主一看,气得叫人将竹子连根拨起。解缙于是又在上下联各添一个字,对联变成: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财主一看,气得胸中一口血直往上涌,不久一命呜呼。
   听完这个故事,我对对联有了浓厚的兴趣。记得父亲曾跟我说过,爷爷小时候只读过三年私熟,父亲小时候只读过半年私塾。那么父亲胸中的这些故事,究竟是谁告诉他的呢?难道是私塾的先生?当时我很想问,可是因为一直比较怕父亲,就没有开口。
   父亲见我听得津津有味,一下子来了兴致,便说,我出个对子考考你,看看你能不能对出下联来。
   我说,好呀。
   父亲出的上联是:谷黄米白粉如霜。
   哇,这么难啊。七个字里,不仅颜色在层层变化,而且又是同一种物质,改变了三种不同的形态。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这样变化的呢?
   植物里,好像没有;动物里,好像更没有。那么,竟究是什么东西呢?只要找出这种东西来,下联就自然出来了。
   我先是眯着眼睛冥思苦想,什么都不是啊。完了,本来父亲今天对我寄予厚望的,我可不能令父亲失望啊。
   父亲说,这是古代考状元的题目,难度很大的。你要慢慢想,看看跟什么有关系。只要你对上来了,我奖你两个荷包蛋。
   听说有荷包蛋吃,我高兴得一下子睁开眼睛。咦,我看到了火盘里的火。火是红的,干柴是杂色的,烧成的灰是什么颜色呢?对了,木炭,是黑色的,烧着了是红色的,最后的灰呢,是接近白色的。有了,“炭黑火红灰似雪”,对不?
   “好小子,还真有点出息,将来或许能吃文字这碗饭呢。我去煮鸡蛋了,你看着火,别让它熄了!”
   那天傍晚,时间过得特别快,当我吃完两个荷包蛋,天已经全黑了!我自觉点上自制的煤油灯,开始认真地做起作业来。
  
   这件往事已经过去三十六年了,在我的记忆中却如同昨天发生的一般。
   父亲离开我已经整整二十五年了。父亲走的时候,还只有59岁。如果今天他还健在的话,一点也还不算老啊。在我的周围,有好几个接近百岁的老人呢。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有不少人问我:柳伟,你为什么爱好文学啊?
   每次我都只是笑笑,一遍又一遍地把答案留在心中。
   现在,你应该知道了吧。三十六年前,我那有远见的父亲,就算准了我今后会走写作这条路!
   为了报答父亲对我的养育之恩,今生我既当不了官,也做不了老板,更不可能成为名人显贵。作为一个注定平凡的男人,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默默地怀揣一个梦想。我每天不停地对自己说:当生命还没有走到尽头的时候,扛着的这个梦想,每一秒钟也不能丢!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
   我在每一个不是父亲节的日子里,默默地怀念我的父亲。
   之前,我写过两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写给父亲》、《父亲与弹腔戏》)。今天,我又忍不住把对父亲的怀念,定格在文字里,再次张扬在互联网上。相信父亲远在天堂,只要戴上老花眼镜,一定能够看到!
   谁说天人永隔?我言近在咫尺!

共 25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年年少时再次涌上心头,有种暖溢满心田,细细念,柔柔火,融化了寒,父亲的每一个动每一个点滴历历在目。炉火间父子共语其乐融融。文字的根不经意间已经植入。那一句谷黄米白粉如霜,炭黑火红灰似雪,成为记忆深处最重的一笔。父亲走了,但永远会活在心中,曾经的少年如今依然与文字为伴,写下心思为天堂的父亲。感恩父亲,让作者一路走来。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619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7-06-16 21:56:06
  问好如斯,恰逢父亲节,品读写给父亲的文章,感慨颇多。问好夏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1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7-06-17 09:12:30
  按语太好了,紫薇真棒!谢谢!
2 楼        文友:蠖蛇之度        2017-06-18 10:48:23
  此散非彼散,很有教义!如斯的文笔永远是江山的一面旗帜,佩服+点赞=祝福!!!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学联合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流派《诗歌周刊》,《参花》,《三晋诗韵》,《江山文学》《西部作家》等杂志和网络。
回复2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7-06-20 15:56:11
  不敢当!学习诗圣的勤奋!
3 楼        文友:叶雨        2017-07-01 13:55:22
  父亲的启蒙教育很重要,或许是父亲发现了你的才能,才故意循循善诱呢。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