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论“反父母小组”走红(随笔)

编辑推荐 【江南】论“反父母小组”走红(随笔)


作者:隔水望伊人 举人,576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44发表时间:2017-06-18 20:47:12

在我们的理想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当是鱼和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依靠。但是,自从“反父母小组”走红网络之后,我们感受到的是父母和子女共同的悲哀。我相信中间的代沟决定了他们彼此关系的撕裂。很多80后对50、60后的父母严重地不满,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缘何走到了对立面呢?关键我认为还是双方的生活理念和教育观念的不同。
   举个例子,很多父母习惯了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并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导致孩子很多不满。如果孩子的不满爆发,父母可能采用棍棒的方式让孩子屈服,加深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和矛盾。相对来说,50后、60后都经历过饥荒的年代,对浪费粮食等行为看不惯,但是80后出生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年代,对这个方面没有较深的体验,两代人容易因为生活细节产生矛盾。
   50后、60后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他们的观念都是灌输孩子一些他们认为的正确的理念。80后受教育程度相对来说较高,他们更渴望的是个性的张扬。两者必然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那又有人问了,为什么40后父母和60后子女没有那么强烈地对峙的情绪呢?
   这又涉及到独生子女的问题。70、80后是独生子女的一代,父母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孩子,他们把毕生的希望都寄托到孩子的身上,自然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特别引起他们的关注。在50后、60后父母的眼里,教育孩子应当要驯化,让他们变得顺从为上。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一个顺从的孩子多半是没有主见的孩子。当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可能表现得乖巧懂事,成绩优秀,但是当他们踏出社会以后,面对社会种种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会变得无所适从。
   在50后、60后一代人,读书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在80后子女看来,读书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在我们的身边,很多高材生从事的不过是普通的工作,没有人脉的支持,就算你是名牌大学毕业也不过如此。50后、60后的父母更倾向于子女结婚要办婚礼,要周知所有的亲朋好友。但在80后看来,结婚不过是两个人的事情,只要两个人关系好,裸婚或者旅行结婚都是可以考虑的。
   时代在进步,两代人的冲突在不断地加剧。50后、60后家长觉得你怎么不懂我的苦心呢?80后子女认为爱我,就应当给我自由。在两代人之间,无意中产生了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有些50后、60后对外人宽容客气,唯独对自己的子女横加指责,恨不得扒了他们的皮,殊不知80后子女在追求自我的天地,渴望的是父母的支持和体谅,哪怕他们摔跤,只要有站起来的勇气,一切都可以克服。
   50后、60后普遍缺乏安全感,渴望子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80后渴望的是施展自己的才华,有些冷门的工作,比如给娃娃化妆、做网络直播等工作被父母认为不务正业,严加斥责。50后、60后父母常打着爱的名义做伤害子女的事情,他们以取笑子女的短板为乐,有些甚至在亲戚朋友面前开涮子女。
   80后子女很多自己也当上了父母,在一方面面对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父母的刁难,活得疲惫不堪。他们无非渴望的是父母的认同和支持罢了。但是很遗憾,50后、60后的脑袋装满了权威教育,认为自己是万事万物的主,你是我的子女,你必须要听我的。站在50后、60后和80后子女之间的代沟不可能会消失,反而这些固有的思想加深了彼此的隔阂。
   有些80后子女坦言自己从小被打大的,对父母的印象就是恨,没有了爱。当我阅读完一些相关的教育书籍,我发现被打大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的不可调和早在他们童年的时候就埋下了。很多时候,我们埋下了什么种子,等种子成熟之后,享受什么样的果实。当我们对子女怀着爱和感恩,埋下的必然是甜蜜的果实。反之,其中的苦涩只有种下的人自行体悟了。
   回归到本文,我认为反父母小组的走红必然是社会的一大悲哀。但是,反父母小组出现所引发的社会思考,如果能被当下的父母重视和反思,不失为一个好事情。父母和子女都是前世缘分注定,没必要弄得鱼死网破,但是相互之间的尊重和信赖是维系两代人最根本的纽带。我们不能等失去了子女的好感,再感叹自己的教育失败。

共 16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父母和子女之间,时代背景,文化差异,导致两代人之间对很多事认知上都有所不同。父母一代接受的是中国传统式教育,他们从小接受的熏陶就是父母之命,一定要顺从。他们把他们半生总结的认为对的观念,都传输给自己的孩子。目的是让他们少走弯路,少受挫折。然而,两代人的人生观不同,价值观不同,时代也在发展。完全照搬老一套,是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年轻一代还太青涩,社会经验不足,有时难免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两代人,都必须向前一步才能解决问题。联系两代人之间的纽带就是多理解,多谅解,勤沟通。文章语言朴实,条理清晰。推荐阅读欣赏。【编辑:杨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花        2017-06-18 20:49:32
  感谢赐稿江南烟雨,期待更多佳作。祝创作愉快。
杨花
2 楼        文友:隔水望伊人        2017-06-19 21:33:58
  谢谢编辑,辛苦了。
隔水望伊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