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韵】说勤奋(随笔)
我勤奋吗?不知。可有人说我勤奋;我懒惰吗?不知。可我老伴说我懒得要命。说蛇都钻进屁眼了拉都懒拉。这些结论又是怎样得成的呢?
先说懒惰。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要搞清楚了,既是说勤奋,为何又拉出懒惰来陪斩呢?实则这勤奋与懒惰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懒惰,就能衬托出另一人的勤奋。同样的,一个人勤奋,就能衬托出另一人的懒惰。
那么,懒惰是否天生呢?难说。专研究与此相关的学科似乎也没得“天生”一说的资料公诸于世。这样,就给我这个不学无术之人以可乘之机了,我也就可以主观臆断了。我就可以大放厥词说,懒惰是后天形成的。而我老伴说我懒得要命的话语又是从何形成的呢?很显然,她是拿她的行为作为参照物的。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傅与徒弟的区别了。或叫内行与外行的区别。不然,怎么就有“师傅眼里到处都是活,徒弟眼里没得活”的话语出现呢?那么,我还可以说,懒惰与一个人的经历,心性有关。周立波(当然不是现在在媒体上蹦跶的周立波,而是湖南已故的老作家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内里就写了个懒人,姓白,名字已忘记了。白懒人懒到个怎样的程度?老婆不喊他起床,他不起床;老婆不喊吃饭,他不吃饭。那他又有什么经历呢?原来,他与人打了一场官司,门板大的理由,就因对方势大,钱多,路子野,官司输了。连带着自家几亩薄田,瓦房也赔进去了。结果,就成了懒人一个。
说了懒惰,就要回过头来说勤奋了。通俗的说法,应该叫勤快。还说那个白懒人。后来,闹革命了,白懒人变勤快了。为何变勤奋?因为他看到了希望。穷人不起来闹翻身,地主老财又怎么会让你过大富大贵的日子?即便他后来连命都搭上了,他也无怨无悔。这也就是以往常说的,一个社会两重天的话语了。也是当时的又一种说法,叫“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典型例子就是歌剧《白毛女》。
扯远了,还说勤奋。还说我自己。
别人说我勤奋,我茫然。为何?我觉得我并没有做出什么令人眼睛发亮的事情,只做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比如现在,就是我在写这篇小文时,别人都在那里吹牛打屁讲荤段,我却窝在角落里对着屏幕诉衷肠。要说这也叫勤奋,那就勤奋一盘吧?而我为何又要这样做呢?说来也简单,各人的追求不同,从而导致的行为举止言语就不同了。比如我认识一个熊爹爹,就是拙文《熊爹爹想当作家了》那里面的熊爹爹。老人告诉我,旧社会是文盲,新社会脱了盲,脱盲后,老人有了话说,这些话光单位的同事知道了不行,还要广而告知,老人就去写,就成了作家。后来,单位领导不让老人写,还打成了右派,为了生计,老人终于不去写了。后来,老人的问题解决了,老人又开始去写了。都快八十的老人了,一写一个通宵。老人勤奋吗?勤奋。那他为何要勤奋呢?这就是老人心中有个动力,什么动力?感恩的动力。什么恩?共产党叫人翻身做主人。这一点,并非说教,而是亲身经历。为何说伤口只在自家身上最疼呢?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的动力在哪里?我又感谁的恩呢?爱好文学是我的动力。网络登载是我的恩人。为何要这样说呢?这就涉及到我的经历了。
从哥哥拿回来的第一本书开始,我就偷偷看。第一本书叫《童年》,接着是《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了十七岁,就开始提笔写作了。稿件寄出了,音信遥遥无期,这未免有点打击积极性。此后以读书为主,兼写日记。现在,网络发达了,各种文学网站也应运而生,只要你的文有一定的水准就登。见此,自然是心花怒放,积极性大增。只可惜,此时,我的年纪也大了,离六十也不远了。但心中的这份执念却愈发的火热,再不来做点什么,那也真只是爱好一场,犹如天桥下的把式光说不练了。
所以说,我的勤奋是逼出来的。也是网络给我加油打的气。所以说,人要有点精神,就是这个道理。
把我勤奋的理由说完了,这则小文也就结束了。我也该起身去干活了。也让诸位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