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节的雨
父亲节那天早早起来。
青城(呼和浩特)背靠大青山,南傍黄河。是一个古老的城,在秦朝时就有“云中郡”,市志记载救灾捐过粮。发展迅速,形成城市规模,是三百多年前的,“三娘子”建的。
依山傍水的地方,自然有自已的小气候,可是城市楼高了,人多了,小气候也变化了吧。
青城的气候,像山区的气候,说变就变。
青城的雨,是带有野性的,有性格的,有时城南下,城北不下;道西下雨,道东就无雨。怪怪的。
父亲节那天早晨,青城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整个城便被一种雾气笼罩了。那种感觉稍显暧昧、迷离,有情调。
可是,刚刚好。“下雨天,喝酒天”。
女儿昨天就告诉了,今天给过父亲节,给妻子过生日。巧的很,赶上一天了。
来青城多年,没有正儿八经过个父亲节。那是赶时髦。
今年过,是女儿俩口子的意思,结婚的第一年没过成,今年是第二年,要过,而且,与妻子生日一起过。
朋友明星打来电话,下雨天了,又是父亲节,一起喝点酒吧。
女儿说,不待这样的,不能去。妻子也劝,你看着办吧,一副不高兴的模样。
我思忖再三,还是不去的好。
女婿订的饭店,是个蒙餐。我们坐车去饭店。
带上“竹叶青”酒和“美特好”蛋糕。竹叶青是我的,蛋糕是妻子。不经意间,细思量,是不是有点禅意?!
雨是细细的、润润的,霏霏的,些许的凉意。路上的行人很多,有打伞的,有穿雨衣的,也有没遮没盖的,一边抽一边看风景。
修地铁站的工人们,头上的安全帽上有暗哑的斑驳和污亮,光阴似的,让人心里着实一紧。
到了饭店,找了小桌,我们坐下。已参加工作的侄子梦琦,也赶了过来,还给买了水果卡。
都懂事了,长大了一岁是一岁。
女儿点了我爱吃的。羊杂碎,牛蹄筋……我就爱这口。
我们喝着酒,隔着窗望着雨,听着饭店播放的草原牧歌。
对孩子来说,我是父亲节;对于我来说,是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向天堂的父亲敬一杯酒吧。父亲在世时,没过个父亲节,也不知道啥日子是父亲节。是不是遗憾呢?!
儿女的生日,是娘的苦难日。今天是妻子生日,那苦难的母亲,早已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了。
我突然就生生地惆怅起来,妻子也低着头想什么,当有好多感慨吧。
人生,往往是触景生情的,这大概是最心疼的。
可是孩子们的孝心,是指日可鉴的。也不要纠结什么旧事了。
就是在这浓浓的中午,饭店里,都是家宴多。有一对白发老人,坐在邻桌。
老俩口边吃,边低语,是说不在跟前的孩子吧。
那近似自言自语吱吱哑哑的声音,像动画,很像老电影。
吃完了,老头拎着打包的食物,老太太结帐。
相依相靠的走了。
我所在的饭店,名字好听,是蒙古族名字。屋内有成吉思汗的像。有人还去烧了一炷香。
我们吃完了,我站在门口,照了一张像,因为那有一个骑士,那是成吉思汗的卫队吧。
忠诚的卫队,子孙后代守陵七百多年了,还在继续。是不是好多光阴,也打马经过。
我发一会儿呆。雨仍然在下。今天的雨,因为染了父亲节的日子,更显得意味深长。
有意味的东西总是让人值得记忆的。
又有几人,看似家人,扶老携幼的,也是来过父亲节的吧。是那一低头的爱,是那不张扬的、低调的情。
还有打着小旗的导游。带着游客一队队从我的身旁经过,稀疏的心情,有些散淡。
青城的雨。有风的气势,没有尘土味道,更多的雨渗进街道,淌入污水井。
女儿打着伞,把我拉车里。老爸没喝多吧。姑娘从生下来,我几乎没照顾她,没接送上下学,没辅导过功课,连玩具都没买过。在姥姥家长大的。姥爷姥姥偏爱她,就像偏爱我一样,我又尽了多少孝呢?给过父亲节了吗?连平日的关心都少,家远不是理由,忙不是借口。
回过头想,女儿从小到大,没受制,但是也很孤独和寂寞,恋爱结婚后,才有满满的幸福。女儿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先苦后甜,当然比诗人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姑娘幸福一百倍。
青城的雨,有人说,细雨霏霏,也有人说,豪雨潇潇,也有说,冰冷的暴厉,一滴雨,一激凌。
雨中过青城,下雨的日子过节日,有雨才是这个意味。因了雨,会格外缠绵起来。
街道两旁的槐树、松树、垂柳……和花园里的丁香、芍药以及不知名的花草在一起,感受着湿润的雨。
走进小区院子里,一只喜鹊在路灯上站会儿,又叫着,跳到地上,叨着西瓜皮,优雅婉转。
青城的雨,今天把我打湿,我愿意。
节日恰恰好,雨也恰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