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难得糊涂
摘要:糊涂,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纷纷扰扰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左右不了的事情。我们时常感叹,这个世界的无情,可是转念一想,又能如何。人生在世上,本就不易,活在当下,多多少少都有些无奈。一些人厌恶了世界,心痛了,说出的话是无声的。一些人看透了世界,心碎了,流出的的泪是无痕的。一些人告诉我们,人活世上,难得糊涂。
苏子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子懂自己,他告诉自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既没有像屈原一样怀恨投江,也没有像海子一样卧轨而亡。他看得很清,做的很浊,因为,他知道一些事情不必计较得失,只需生然后强。
现实中,我们不必将某些东西看得太清,因为它本就浑浊。我们亦不必把某些东西看得太浊,因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
道理简简单单,行动却多有不堪,是多少人践行真理的写照。言行不一的背后,包含着社会几十年的条件反射。很多事情一昧的谴责,不是对现实有力而有效的痛诉。发展,才是对现实的强烈谴责。而这其中,包含着一种无为却有为的思想,难得糊涂。
【编者按】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后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郑板桥的“难得糊涂”难在那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