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微小说三则(小说)
一、张大爷送红薯
大年刚过,张大爷给儿子背了一蛇皮口袋红薯。
儿子说:“爸,你背那么多红薯来干啥?”
“春节大家大鱼大肉的吃了不少,吃点红薯对身体好。我给你邻居也带了些来,左邻右舍的,平时走动走动,有事时相互也好有个照应嘛。”张大爷回到。
张大爷提起红薯去敲对面的门,隔了几分钟,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你走吧,我们家没有破烂。”随即嘀咕道:“这保安咋当的,收破烂的都跑到楼上来了,也不管一管。”张大爷想解释一下,可再敲,里面已没了反应。
张大爷往楼下走时,碰到一个小学生,便热情地招呼道:“小朋友,放学啦,喜欢吃红薯吗?”
那小学生把他看了看,说:“我妈妈说了,不能与不认识的人讲话。”说完,迅速往楼上跑去。
张大爷又去敲儿子楼下那家,一个十七八岁的大男孩打开门看着他。张大爷说:“小伙子,喜欢吃红薯吗?”
“我都不认识你,你凭啥要送我东西?”大男孩边说边关上了门……
张大爷摇摇头,提起红薯准备上楼。刚上楼梯,碰到祖孙俩下楼,赶紧招呼道:“小朋友,喜欢吃红薯不?”
“喜欢。奶奶,我要吃红薯。”小朋友边说边回头看着奶奶。
“大哥,你那红薯是卖的?”
“不。是给儿子带来的,顺便给他的邻居带了些来。大姐,你要是喜欢,我给你送上去。哦,对了,我儿子就住上面这层呢。”
“那就麻烦你给我送上楼吧。一会儿有空,我给邻居们送去。”
张大爷的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小张,你交的任务完成了哈。”见张大爷上楼,“奶奶”对张大爷的儿子悄悄地说。
二转变
三儿婚后搬出去时,尽管三个儿子都对王婆说:“妈,你搬去和我们一起住吧。”但王婆却说:“我还想开几年副食店,谁也不跟,你们回家随时欢迎。”
此后,三个儿子有空总是回家看看。王婆高兴,对两个孙女也是喜爱有加。
这种和谐有一天被打破了——
自从老三儿子出生,王婆就三天两头往老三家跑,不是送鸡送蛋,就是给孙子送衣服玩具,弄得大媳妇二媳妇很有意见。慢慢地,老大老二两家回去的次数便少了。
1992年春节,王婆第一次用红包给孙子孙女发过年钱。三媳妇说:“来,乖儿子,把红包给妈妈。”哪知儿子边跑边说:“红包是奶奶给我的。”说着把钱掏出来,将空红包摔给他妈。顿时,大媳妇二媳妇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原来,王婆给孙女的是400,给孙儿的却是800。
从此,老大老二两家更少回去了。
时光荏苒,王婆的孙女孙儿先后都考上了大学。期间,孙女经常打电话和王婆聊天,孙儿却从来不和她联系。寒暑假,孙女经常去看王婆,帮她守守店子煮煮饭,孙儿除了要钱根本见不到人影。
大学毕业,孙女很快找到工作,虽然离家较远,但除了平时与王婆视频,还利用节假日时间回来看她。而孙子毕业后,由于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在家闲着。即使这样,除了要钱,也从不去看王婆。
今年7月王婆在医院打电话:“孙子,我想见你一面。”
“奶奶,我在旅游呢……”
王婆去世时未见到孙子,留给两个孙女各15万,孙子一本账簿。
原来,簿子上记载着王婆这么多年在三个孙子女身上的花销,差额正好是15万。
三、意外收获
3月21日,秦老幺羊肉汤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后,局上立即成立了321专案组。包括我在内,专案组共五人。
我们找到秦老幺。
“馆子晚上是否有人守夜?”
“馆子左边是覃老幺羊肉汤,右面是储蓄所,前门是卷帘门,一动直响。后面就是我家,有啥响动,一家人都听得见。”
“与谁结过梁子?”
“做生意的,都讲和气生财,这么多年来,我谁也不曾得罪过。”
“最怀疑谁?”
“覃老幺。”
“凭啥?”
“凭……”半天,秦老幺说不出个所以然。
“那你想想,出事那天有啥异常?”
“要说异常,就是来了几个卫生执法队的人。”想了一会儿,秦老幺对我们说。
下来,我们对覃老幺进行了调查。发现他虽然对秦老幺每天中午专门安排一个服务员吆喝“老牌秦老幺羊肉汤,安阳羊肉名汤,老顾客请进去坐坐,新顾客请一定尝尝。”的事有些看法,对秦老幺的生意火爆有些嫉妒,但却并未发现什么疑点。
我们去了解卫生执法的事情,也确有其事。
眼看三天时间过去了,领导一再催问,案子却没有一点进展,这让大家都很着急。
第四天上午召开案情分析会。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分析,最后决定:回到出事地点,继续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对左邻右舍进行走访。
第五天上午,我在储蓄所门口屋檐下意外发现一个监控探头。我站在探头下,却发现秦老幺羊肉汤的汤锅就在监控范围内。有了这一发现,我立即打电话请同事在局里带一个到储蓄所调阅监控的手续来。
调阅监控资料发现,是卫生执法队的小曾干的。原来,小曾是覃老幺的外甥……